|
中國古代燦爛的玉文化中存在著一類特殊的玉器,即改制玉器,它們有的是古人對殘器的修補(bǔ),有的是古人對舊物的改造。通過梳理這些改制玉器,我們可以加深對古代治玉工藝的理解,也能夠更加全面地認(rèn)識古人的治玉理念。 先來看一組改制玉器玉器圖示,這些都是原器物有殘了之后,古人惜玉,利用現(xiàn)有造型改制成其它器型,達(dá)到再利用的目的。 下面來看一組館藏玉器改制的例子。
下面我們就一些實(shí)例來看看,有修型,修補(bǔ),改型。有后代改前代,也有同期改,還有兩次改動??梢愿鶕?jù)造型和紋飾的先后關(guān)系來判斷。
西周器春秋時(shí)期改成玉玦,但背面龍首紋又未完工。
這件屬于老斷后打孔修復(fù)。
這件屬于龍山獸面鐲修型改制成腕飾,殘留的獸面是亮點(diǎn)。
西周鳳鳥改制成盾形飾。
元魑龍?jiān)诿鞔鷷r(shí)改制成將軍扣,背面靈芝紋是明代的。
漢代玉器在明代被改制成魑龍帽正。
漢代魑龍佩殘了,同時(shí)期修了形,保留了龍形
漢代劍鉍同期改制成劍衛(wèi)。
春秋玉墩改制成七竅塞。
這件是漢代劍鉍改小蟬。圖一保留了劍鉍的邊緣紋飾。
龍山殘件同時(shí)期改制成玉玦,留下了個(gè)鷹爪。
良渚器改制成小墜子。
最后留一題,這件您看懂了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