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八、鼻    疾
   1.治鼻衄秘方    .
  即鼻竅出血,以實(shí)熱癥為多見(jiàn),如風(fēng)溫外感,肺素有
熱,或胃經(jīng)積熱,或肝火上炎,均可引起。
    白人參5克  白茅根lO克  童阿膠5克  大生地5克  白芨
末lO克  生甘草5克  仙鶴草5克  條黃芩5克  天花粉5克  生
梔子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l(shuí)劑;連服3劑可愈。 
    2.治鼻碰傷出血秘方
    白茅根15克  川田七5克  童阿膠5克  生甘草5克  生梔
子10克  生地黃lO克  條黃芩5克  白芨末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血止。
     3.治鼻塞秘方    、
    鼻塞不通,嗅覺(jué)減退,常用口呼吸,伴有咽喉干燥,胸
悶,頭眩,心煩。
    羚羊絲2克  梔子仁lO克  甜桔梗5克  北沙參lO克  白
芨片lO克  射干lO克  大生地lO.克  火麻仁lO克  冬瓜仁.15克
生甘草lO克  條黃芩8克  川大黃5克    .
    上藥水煎服,每日l(shuí)劑;渣再煎服1次。連服5劑,鼻
通。
   4.治嗅覺(jué)減退秘方
  五氣人鼻,不知其味,伴有頭痛,癥屬肺燥生火,灼傷
內(nèi)膜。    .
    北沙參lO克  麥門(mén)冬lO克  杭菊花lO克  生梔子5克  北
杏仁5克  生石膏10克  生甘草10克  西瓜絡(luò)8克  淡竹葉10克
夏枯草10克  條黃芩5克  甜桔梗8克  浙貝母5克  蓮子心5克
赤芍藥8克  生地黃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1次。連服3劑,香
臭可聞。 
  5.治鼻痔秘方    ,
  鼻腔內(nèi)生贅肉,又稱鼻息肉。輕者鼻塞氣堵,重者鼻大
畸形,乃由肺經(jīng)風(fēng)濕熱諸邪郁滯而成。
    羚羊絲2克  射干10克  川升麻2克  荊芥穗10克  大玄
參10克  杭菊花10克  夏枯草10克  生甘草15克  生藕節(jié)15克
生梔子1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工次。連服3—5劑,
鼻塞可通。 
  6.治鼻淵秘方
  俗名腦漏,即鼻竇炎,經(jīng)常鼻塞,呼吸迫促,流出帶惡
臭味的膿濁鼻涕,并出現(xiàn)頭痛、發(fā)熱、食少、健忘等。
    射干15克  川芎片5克  浙貝母5克  白茯苓10克  當(dāng)歸
頭lo克  甜桔梗10克  西瓜絡(luò)10克  生甘草10克  杭菊花10克
麻黃3克  大烏棗3枚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可愈。
     7。治鼻疔秘方    .
    疔發(fā)鼻部,形如粟粒,上有白色膿頭,形小而根深,腫
硬劇痛。    、
    蒲公英10克  大玄參10克  天花粉10克  白菊花20克  粉
甘草10克  赤芍藥8克  金銀花10克  赤連翹8克  赤茯苓10克
全蝎尾2條  制乳香5克  制沒(méi)藥5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外用捶爛的鮮菊花葉敷患處。
連服3劑可愈。    
醫(yī)案
    (1)李朝誠(chéng)l男,46歲,農(nóng)民。涕水帶膿血,面黃肌
瘦,唇色紫赤,苔絳,脈浮。癥屬鼻出血。治以掠血清熱、
消腫化膿之劑。
    [處方]
    犀牛絲1克  羚羊絲2克  射干10克  大玄參10克  赤茯
苓15克  天花粉10克  條黃芩10克  大生地10克  蘇銀花15克
牛蒡子5克  赤連翹5克  生甘草15克  蒲公英5克  生蒲黃5克
川I芎片5克  紫花地丁5克  鮮藕節(jié)20克  白茅根15克  白芨
15克
    上藥加水4碗,煎存碗半,溫湯服之;渣再煎服1次。
連服10劑,膿血可消,鼻癥痊愈。
    李開(kāi)山曰:肺開(kāi)竅于鼻,鼻為肺之外竅,故鼻病與肺關(guān)
系密切。引起鼻癥原因很多,但內(nèi)火、積熱,濕蘊(yùn)生熱,以
及風(fēng)、寒、燥、火和疫癘侵襲為主要。寒邪化熱,則流膿涕
或膿血涕。本案乃因火熱、血毒及感染而致,以清肺腑之內(nèi)
熱、血毒,托里升肌之法,則療效顯著。其方,為余家之秘
方也。
    (2)葉振業(yè):男,36歲。鼻塞數(shù)月,呼吸受阻,頭痛,
涕黃,時(shí)出鮮血。面赤帶青,唇干舌紅,脈實(shí)而數(shù)。癥屬肝
火上炎,引起鼻衄。治以平肝清脾涼血之劑。
    [處方]
    白茅根15克  大玄參10克  北杏仁8克  甜桔梗8克  白
芨末15克  射干10克  天花粉10克  條黃芩10克  生大黃5克
火麻仁15克  冬瓜仁l0克  杭菊花15克  生梔子10克  生甘草
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服1次。連服10劑,痊
愈。
    (3)黃松元:男,26歲。鼻尖腫脹,發(fā)一瘡毒,大如
黃豆,乳白化膿。面烏帶紫,舌苔粗赤,口枯燥,脈浮數(shù)。
癥屬風(fēng)火關(guān)疔毒,因肺經(jīng)壅熱而發(fā)。治以消炎、涼血、止
痛、解毒之劑。
    [處方]
    鮮菊花15克(黃、白均可)  大玄參15克  大生地10克  荊
芥穗5克  生梔子10克  北柴胡3克  小木通10克  赤芍藥10克
赤小豆10克  生薏米15克  川大黃10克  生甘草15克  蘇銀花
15克  赤連翹10克  牛蒡子10克  赤茯苓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1次。同時(shí),外敷驅(qū)
毒膏。
  驅(qū)毒膏秘方:
  綠豆20粒  鮮菊花適量
  將上藥捶爛如泥,敷于患處;藥干則換。
  內(nèi)服6劑,外敷6日,內(nèi)外夾攻,鼻疔消除。
  (4)楊君:男,34歲。鼻青帶赤,嗅覺(jué)不靈,數(shù)月來(lái)
聞不知味,且鼻塞不通,心胸?zé)?。唇紅,舌淡膩,舌尖
絳,脈實(shí)帶數(shù)。癥屬心肺燥火,五氣人鼻。治以清火解熱疏
燥之劑。
    [處方]
    北沙參10克  麥門(mén)冬10克  杭菊花10克  生梔子5克  北
杏仁5克  生石膏10克  生甘草1克  西瓜絡(luò)8克  淡竹葉10克
夏枯草10克  條黃芩5克  甜桔梗8克  浙貝母5克  蓮子心5克
赤芍藥8克  生地黃10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渣再煎服1次。連服3劑,聞
五味。
    (5)蘆才源:男,25歲。鼻塞不通,張口呼吸,胸痹
微嗽,虛煩少眠,面色萎黃,鼻尖帶青,唇淡略紅,舌苔厚
膩.脈象虛緩。癥屬虛寒積胸,外邪入侵,郁久化熱。治以
養(yǎng)血助氣、散風(fēng)清熱之劑。    ’
    [處方]
    川芎片5克  杭菊花lO克  射干lO克  荊芥穗3克  麥門(mén)
冬lO克  當(dāng)歸身lO克  熟地黃8克  蘇薄荷lO克  生甘草lo克
    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劑,鼻通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