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能嘗試,而且有些事情做了是沒法回頭的。所謂的“老人言”是先輩們用汗水與智慧寫下的忠告,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燦爛文明,先輩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jīng)驗,盡管時代不斷的變化,但有些老話依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令人受益一生。 今日與大家分享十句老話,句句精妙,你要好好的讀一讀! 1 、要知山下路,須問過來人。 釋義:要想知道去往山上有哪些路,只需問問上山的人,比喻要了解情況,應(yīng)當(dāng)虛心向有經(jīng)驗的人請教。經(jīng)驗是需要時間的積累,當(dāng)我們不懂時,就應(yīng)該向有經(jīng)驗的人虛心學(xué)習(xí),做到不恥下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與成長。 2、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釋義:路途遙遠(yuǎn),才能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能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有些人善于偽裝,認(rèn)識一個人是需要時間的,唯有時間才能檢驗出真正的朋友。 3、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路。 釋義:出門在外向人有禮貌的問路,就會少走很多冤枉路。中國是個禮儀之邦,做人做事有禮貌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方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4、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釋義: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考慮安排,一日的計劃要在早晨就做好準(zhǔn)備,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開頭就要抓緊。時間是無價的,我們應(yīng)趁青春年華,努力奮斗,才不枉這大好年華。 5、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語出自《戰(zhàn)國策》。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越要堅持到最后。孟子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6、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釋義:聽別人講一百遍,不如自己去看一次;看別人做一百次,不如自己去做一次。實踐出真知,只有親自實踐過,才最有發(fā)言權(quán),不要做一個只說不做的人。陸游有詩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p> 7、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釋義:良藥多數(shù)是帶苦味的,但卻有利于治??;而教人從善的語言多數(shù)是不太動聽的,但有利于人們改正缺點。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凡是成就突出的人,大都勇于接受批評意見。他們能夠吸取眾人的智慧,避免自己的失誤,從而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8、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釋義:冰凍了三尺,并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達(dá)到的;水能把石頭滴穿,也不是一天能夠?qū)崿F(xiàn)的。比喻做事學(xué)習(xí)要持之以恒,要有恒心。 9、磨刀不誤砍柴工。 釋義:磨刀花費時間,但不耽誤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準(zhǔn)備,就能使工作加快。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 10、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釋義:只要有遠(yuǎn)大志向,就算年紀(jì)小也沒事,一個沒有遠(yuǎn)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歲數(shù)也是虛度光陰。蘇格拉底曾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p> 文中的釋義若有不足之處,請不吝賜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