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1組方:方1、生地黃300g,熟地黃300g,炒白芍300g,烏椹300g,山藥300g,生牡蠣360g,煅牡蠣360g,山萸肉150g,五味子75g,糯稻根750g,地骨皮240g,枸杞子240g,白薇240g,炙甘草60g,夜交藤600g,金櫻子360g,阿膠(烊化)360g,龜板膠(烊化)120g。 方2、海狗腎90g。 可治:腎結(jié)核。 用法:方1、除最后2味藥外,水浸一夜,煎3回,取汁去渣入最后2味,用白蜜1500mL、白糖1000mL收膏。每回1湯匙,每天3回,約50日服完。 方2、將海狗腎切片,微焙后研成細末,每回9g,每日3回,熱水沖服。 方2組方:龍膽草12g,車前子(包)12g,柴胡10g,木通10g,川牛膝15g,澤瀉15g,生地黃20g,夏枯草30g。 可治:下焦?jié)駸嵝湍I結(jié)核早期,尿痛,尿急,尿頻或者血尿,舌質(zhì)稍淡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用法:水煎,分兩回服,每天一劑。 方3組方:熟地黃20g,山藥20g,菟絲子20g,山萸肉10~12g,丹皮10~12g,澤瀉10~12g,知母10~12g,牛膝10~12g,續(xù)斷10~12g,鹿角霜10~12g,鹿角膠(烊化)10~12g,龜板10~12g,炙蛤蚧10g,車前子(包)12g,白和12g,百部12g,茯苓24g,何首烏24g,黃柏6g,烏藥6g。 可治:腎結(jié)核中期,證屬腎陰漸耗、陰虛火旺者,尿濁,腰酸,失眠,耳鳴頭暈,咽干,盜汗,潮熱,遺精,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用法:水煎,分兩回服,每天一劑。 說明:同時加服犀黃丸1.5g,每天服3回。 方4組方:熟地黃20g,山藥20g,山萸肉15g,丹皮15g,澤瀉15g,車前子(包)15g,牛膝15g,知母15g,龜板膠(烊化)15g,鹿角膠(烊化)15g,茯苓24g,白和24g,百部24g,炙黃耆24g,菟絲子24g,夏枯草24g,制附子(先煎)9g,黃柏9g,續(xù)斷12g,杜仲12g,牡桂12g。 可治:腎結(jié)核后期,證屬腎陰陽兩虛,邪濁未盡者,身體虛弱,形寒肢冷,腰酸困痛,小便淋漓,舌淡苔白,脈細弱。 用法:上藥先使用涼水浸泡半個小時,煎煮兩回,藥液混合,分3回服,每天一劑。 方5組方:黃精30g,百部15g,山萸肉15g,黃柏12g,旱蓮草15g,知母10g,龜板15g。 加減: ⊙低熱不退,加柴胡10g,青蒿10g,地骨皮15g。 ⊙尿頻,尿急,尿痛,加連翹15g,黃芩10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5g。 ⊙血尿,加茜草10g,白茅根30g,大薊15g,小薊15g。 可治:腎結(jié)核,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潮熱盜汗,咽干口燥,五心煩熱,腰酸腰疼,眩暈耳鳴,顴紅,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 用法:水煎,分兩回服,每天一劑。 方6組方:黃精30g,山萸肉15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絲子15g,鹿角膠(烊化)15g,當歸10g,黃耆15g,百部15g,黃芩12g。 加減: ⊙血尿不止,加阿膠(烊化)15g,田七5g;⊙背寒肢冷,加制附子(先煎)15g,仙靈脾10g。 ⊙尿頻量少,加茯苓15g,王不留行10g,冬葵子15g,桂枝6g。 可治:腎結(jié)核,尿頻量少,尿血不止,尿痛不明顯,腰膝酸軟,眩暈耳鳴,納呆便溏,倦怠神疲,面色無華,舌質(zhì)淡,苔白潤,脈弱。 用法:水煎兩回,藥液混合,分兩回服,每天一劑。 方7組方:生地黃15g,小薊12g,滑石(包)30g,通草10g,炒蒲黃(包)12g,淡竹葉10g,藕節(jié)12g,當歸12g,梔子8g,甘草6g。 加減: ⊙血多痛甚者,另吞服參三七、琥珀粉。 ⊙虛證用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并且加旱蓮草、阿膠、小薊等以補虛止血。 可治:腎結(jié)核濕熱下注型。 用法:水煎,分別在早晨和晚上服用,每天一劑。 方8組方:生地黃12g,枸杞子15g,山萸肉20g,龜板15g,旱蓮草15g,丹皮20g,烏梅肉12g,白茅根30g,冬蟲夏草6g。 加減: ⊙陰虛內(nèi)熱者,加地骨皮、鱉甲。 ⊙虛火灼絡(luò),絡(luò)損血溢者,加大薊、阿膠。 ⊙夾有濕熱者,加黃柏、知母;⊙腰疼者,加續(xù)斷。 可治:腎結(jié)核。 用法:水煎,分兩回溫服,每天一劑。 方9組方:龍膽草12g,車前子(包)12g,柴胡10g,木通10g,川牛膝15g,生地黃20g,夏枯草30g,當歸8g,梔子10g。 可治:早期腎結(jié)核。 用法:用水煎服,每天一劑。 方10組方:山藥10g,鉤藤12g,生石決明20g,川牛膝10g,桑寄生8g,杜仲8g,梔子12g,黃芩6g,益母蒿15g,赤茯苓10g,夜交藤12g。 加減: ⊙脾虛氣陷,少腹墜脹,小便點滴而出,加人參、柴胡、白術(shù)、甘草等。 ⊙腎陰虧虛,面色潮紅,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脈細數(shù),加知母、黃柏、茯苓、丹皮、澤瀉等。 可治:脾腎虧虛型腎結(jié)核。 用法:水煎兩回,藥液混合后分兩回溫服,每天一劑。  
  | 
|  | 
來自: 子孫滿堂康復師 > 《腎 結(jié)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