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十五年前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個離婚理由是“性格不和”,今天我們探討更多的變成了“三觀不合”,里面包含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琳瑯在公眾號中輸入三觀不合幾個字,立馬就彈出了N篇推文,足見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guān)注程度。有人說“好的婚姻,是精神上的門當(dāng)戶對”,有人說“好的關(guān)系,從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那我們到底該聽誰的呢? 首先肯定的一點,導(dǎo)致夫妻心里沖突的原因之一中有就有價值觀不同,這種不同表現(xiàn)在溝通上的各執(zhí)一詞,也表現(xiàn)在行為上的誰也不妥協(xié)。 但琳瑯覺得這不是一個充分必要條件,即價值觀不同并不一定就不能擁有好的婚姻。 上述談到的“性格不和”和“三觀不合”這兩個理由,其實都有一點太過籠統(tǒng),表面看起來說明了婚姻中的各種問題,但其實什么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也沒有觸及; 其次,這兩個理由都有很強的主觀性,這種價值觀不同,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實際情況?可能有哪些問題,影響了你對這個問題的判斷呢?
-2-歸因方式的影響盡管伴侶彼此感覺已經(jīng)非常了解對方了,但仍然會受到“行動者/觀察者效應(yīng)”的影響,即人們常常能夠意識到影響自己行為的外部壓力,因而對自己行為的解釋容易做出外部歸因。 但是他們認識不到同樣的問題也會影響他人,因而對他人行為的解釋容易內(nèi)歸因。 好比你們打算計劃一次旅行,結(jié)果具體的出行計劃卻一直沒有擬定出來,你可能把自己的拖延解釋為“工作太忙了”,卻把對方的拖延解釋為“他根本就不喜歡旅行,他只愛他的電子游戲 ”。 這個問題再往上走,已經(jīng)可以解讀為價值觀不同的一個高度了。但事實可能是對方正在面對一個大客戶,一堆的事物等著處理。 其次,我們常常欣然的把成功歸功于自己,而極力擺脫自己在失敗中的罪責(zé),也就是所謂的“自利偏差”。 親密關(guān)系良好時我們通常覺得自己勞苦功高,而在親密關(guān)系變得糟糕時,我們卻常常指責(zé)都是對方的過錯。 但有時我們需要將我們的這種憤怒情緒包裝一下,以至讓我們看起來并沒有蠻不講理/歇斯底里,性格不和和三觀不合這種似乎不帶任何評價的中性理由,也就自然而然的誕生了。 好的消息是,如果伴侶雙方都選擇積極的歸因模式,能有效提高親密關(guān)系的滿意程度。 幸福的配偶對彼此的積極行為通常給以內(nèi)部的、穩(wěn)定的、普遍的歸因。而將消極的部分進行外部的、易變的、特定的歸因,淡化彼此的過失。 -3-溝通的作用
溝通的過程一個簡單的人際溝通模型是由傳遞者的意圖、傳遞者的編碼特點、傳遞者的行動、接受者的編碼特點、對接受者的影響,以及溝通過程中的噪音和干擾因素組成。 我們常常認定自己發(fā)出的信息會產(chǎn)生我們想要的影響力,然而事實卻是,這其中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問題,都可能導(dǎo)致最終接受者的解讀與傳遞者的意圖之間大相徑庭,這就是我們所面臨的“人際隔閡”。 假設(shè)小A想約老公小B去看場電影,小A欣喜的跑去問小B,“晚上有什么安排嗎?”,小B正在玩手機而沒太注意到小A的問題,隨口說了一句“沒什么安排”。 小A看到他專注玩手機的臉和滿不在乎的回答,特別憤怒,馬上罵了回去“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玩手機”…… 然后話題被成功的引開,他們陷入爭吵,小A再也不想跟小B去看什么鬼電影,他認定小B就是個沒情調(diào)的男人,然后問題就從是否愿意一起去看電影,演變成了價值觀不同。 我們試著來分析一下這個過程,小A 很清楚自己的意圖,然而她在表述時并沒有明確出自己的這種意圖。 同時她誤以為她這種含蓄的表達,能準(zhǔn)確的被對方接收到,事實卻是小B并沒有理解這種含蓄背后的真正意圖是什么,加上玩手機在溝通過程中對注意力的干擾,最終誤會就這樣產(chǎn)生了。 關(guān)于溝通中的非言語溝通,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結(jié)論,具體來看就是非言語溝通不良的夫妻往往對婚姻不太滿意,如果出現(xiàn)了這類問題,一般都是丈夫的過錯。 看這篇文章的男性,估計在心里罵了一萬句“什么狗屁邏輯”,其實這是經(jīng)過試驗研究的,原因在于這種交流的失敗,可能是編碼或解碼出錯。 男性在這兩方面都相對顯得笨拙,他們往往更容易制定出讓人難以解讀的混淆信息,或者不能正確解釋人人易懂的信息。 男性在溝通方面做得很差卻不自知,因此他們往往很難真正理解女性的憤怒或其他情緒。在這個觀點來看,一方面需要男性加強這方面的訓(xùn)練,另一方面可能也在提醒女士們別太跟他們計較。 溝通在親密關(guān)系中的影響,想必我用再多的篇幅也很難描述完整。那我們到底能做什么呢?以下幾點是可以參考的:
-4-認識自己這種認識可能是認識自己真正的需求,你看重的是婚姻中的門當(dāng)戶對,還是精神交流? 有得必有失,如果你是一個精神契合度追求很高的人,你就是不能忍受兩個人不在同一個頻道,那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只要你把自己確定好了,其他的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 這種認識可能更是對你深層次的認識,好比你知道自己的依戀類型嗎? 安全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guān)系的各個方面都具有優(yōu)勢,回避型依戀的人通常不習(xí)慣太過親密,而焦慮型依戀的人通常卻會希望每天都膩在一起。 還有你認真分析過你的原生家庭嗎? 原生家庭中父母的親密關(guān)系模式在你擇偶、危機處理、問題解決這些方面都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試著想想你的另一半在多大程度上與你的異性父母相似呢? …… 當(dāng)我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似乎能感受到你一次又一次對另一半未發(fā)泄完的憤怒,以及一次又一次對這段關(guān)系的沮喪。琳瑯也曾經(jīng)陷入過這種困擾中,也相信這個問題正在困擾著很多人。 我們常常以為找到了對的那個人,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段好的婚姻關(guān)系,然而事實卻是愛和畫畫一樣,是一門需要不斷學(xué)習(xí)的藝術(shù)。 如果一個畫家告訴你,他之所以畫不出好的作品,完全是因為沒有好的紙張、畫筆和顏料,那你一定會覺得他是在開玩笑,然而這就是我們在親密關(guān)系里經(jīng)常犯的錯誤。 |
|
|
來自: 昵稱535749 > 《男女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