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世 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也就是身世。黛玉在賈府,王夫人很是不愿意她跟寶玉似的。這是黛玉的身世不夠嗎? 顯然不是。如果林如海還活著,按照林黛玉的身份,那世上再怎么樣尊貴的男子她都配得上。因為,當時的社會里,又有幾家配得上是鐘鳴鼎食之家,詩禮書香之族呢? 鐘鳴鼎食是富貴,詩禮書香是文化,他們家當就是當時社會文明家庭的范本。 只是她從小孤苦無依,難得有人為她作主,獨自一個人生活在賈府,內(nèi)心有些悲涼。 顏值 王夫人看不慣晴雯病西施的樣子,或許是因為她對于黛玉之美的一種驚心。外加上,她對于黛玉的不了解,她也就開始排斥這種美。 雖是病西施之美,但是寶玉第一次看了卻是面善,可見黛玉是美得令人憐愛,絕對不是真的病態(tài)。 另外這種美也是一種有情。作者說她的眼睛是,一雙似泣非泣含情目。有一種版本是“含露目”,雖然沒有情,但是也說明了黛玉之美是一種清亮之沒。 總之,黛玉之美,是一種意象美,也就是詩意之美。因為作者從不曾具體地描寫寫過她的五官輪廓及其衣著。 氣派 這一點,還是王熙鳳說得好,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 這里不僅褒揚的是賈母,也是黛玉。想想看,整個賈府,誰有賈母的氣派足? 賈母走到哪里都是沉著、自信、睿智,端莊。他身上凝聚著歲月之美。 這一切在黛玉身上,當然就是一種尊貴,如同她母親賈敏當初在賈府一樣,其光芒每每都會傷到王夫人的眼睛。 黛玉的氣派,也在于她吟詩時的狀態(tài),人們總不是感覺不到她在思索,可是,只要她一開口,都會有著新的氣象。李紈最終也不得不肯定她的才華,不再說薛寶釵的的多么好。 教養(yǎng) 這一方面教誨得黛玉最多的當時賈敏了。王夫人說賈敏多么尊貴,但是并不是那種公主作風。她知道教養(yǎng)黛玉要有分寸,要知禮節(jié),要善于察言觀色,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要多觀察,多留意別人的舉動,多向他人學習。 黛玉婉拒邢夫人留飯,在王夫人處注意座次及其對王夫人話語的應(yīng)答,在賈母處飯后漱口用茶,均表現(xiàn)得非常得體。 之后,她生活在大觀園里,也不想游神薛寶釵一樣,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讓人很是不適應(yīng),她而是不肯輕易邁出一步,不肯多說一句話。 因此,黛玉也最是安分,從不拉幫結(jié)派,從不投機取巧,更會像寶釵一眼去算計她人。 才情 其實,最后大家都被黛玉的才情吸引。特別是薛寶琴來了之后,大家都去瀟湘館聊天,蘅蕪苑雖然住著史湘云跟薛寶釵兩個,卻是人跡罕至。薛寶釵也就是枉有虛名了。 這才當然是她的才華,情也就她的情操。 從《桃花行》得知,黛玉每有詩作,大家都正向傳看。大家當然愿意跟這么高雅的人聊天。 情操方面,當就是黛玉的冰清玉潔。她詩作清新,與她相處也簡單,她容得下你,你隨時可來。對于污濁的內(nèi)心藏奸的人,她自然不齒與之交流。譬如,剛開始,薛寶釵的缺點她都懶得挑。 世俗 許多人只看到黛玉的出世,以此論斷她不適應(yīng)于社會。其實,黛玉入世更是高妙。只是她不像薛寶釵一樣玩弄世俗罷了。 賈元春來,大家寫詩,誰的入世之作有黛玉的好。那還是賈元春看到了,要是皇帝看到了,定會重重地嘉獎林黛玉。薛寶釵自然只有眼紅的份。 再看,黛玉也關(guān)心身邊事,為賈府的經(jīng)濟感到憂心?;蛟S是王熙鳳看出了,一些事情,總是找黛玉幫忙。因為王熙鳳又不作詩不讀書,找黛玉干什么。自然是黛玉會算賬,知人事,洞察人情什么的,有王熙鳳用得著的地方。 品讀紅樓經(jīng)典,感悟詩意人生 喜歡,就一同分享吧,也要記得關(guān)注我們哦 征稿郵箱:492889801@qq.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