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已經(jīng)冷到飄雪,但在好吃的成都人眼里,建設路的夏天仿佛從未走遠:放眼望去,你依然能看見食客們“前赴后繼”,為這片老舊的街區(qū)源源不斷地注入人氣 。 上世紀50年代,一批工廠在前蘇聯(lián)的大力援建下拔地而起,除了鋼林鐵壁的廠房,還配備有專門的家屬區(qū),醫(yī)務室、蔬菜供應站……宛如一個獨立運轉(zhuǎn)的小型王國。如今這些頗具時代烙印的紅磚瓦房搖身成為本地人的鬼飲食天地,像胖媽小吃這樣充滿民間風味的小館,便隱匿在82小區(qū)的大院中。 “吶……就在這道圍簾后面!”本就不太好找的店子還被老主顧們藏掖得很好,吃完抹嘴就走,絕不舍得在網(wǎng)絡上跟人分享,開業(yè)8年來點評上居然只有20幾條評論,生怕外地人來搶位子。眼看著附近街坊、剛下班的職員以及背著兒童書包的家長魚貫而入,我們也立馬加快腳步,好在還有座位。 圍簾內(nèi),砌起的矮臺上隨意搭起了幾副桌椅,老式陳列柜上五彩斑斕的圣誕樹與綠袍紅臉的關(guān)二爺畫像交相輝映,頗有幾分奇趣。 胖媽是重慶人,店內(nèi)菜品也以重慶江湖菜為主。而幫我們的點菜的大叔則是胖媽的弟弟,怕我們看不清干脆直接拖了個黑板過來介紹,渾身上下都是戲。 “開店嘛純粹就是個人愛好。我女兒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讀研一,每年光學費就要八萬美金!我這個 OMEGA 的表,七萬港幣!你再看看我們家的菜,就沒有高過40的!光靠這個哪能供得起……”面對在座所有人的驚訝目光,老板還略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很有些頑童氣質(zhì)。 “這個你們一定要試試,不管吃完是喜歡還是討厭,絕對都會讓人記住?!?/strong>江湖菜講究一個“雜”字,復合調(diào)味,北料南烹,南料北烹,中菜西做等各種做法都屢見不鮮。一道涼拌素菜,便將地中海沙拉里常用的橄欖油與白醋和芥末一同攪拌,柔滑清新的果香中還微帶一絲酸辣之感,讓再路人不過的油麥菜也綻放出別樣魅力,十分開胃。 多用豬肚、雞胗與泡椒旺火爆炒的火爆雙脆,可謂是川菜中的常客。胖媽少見地將雞胗換成了口感更加厚實的腸頭,讓爽脆感再上一層樓:韌中帶脆,咀嚼時還能聽見咯吱咯吱的響聲在頭腔中回蕩,好似經(jīng)歷了一場清脆的 ASMR (顱內(nèi)高潮)。而青紅花椒的加入則增添些許麻辣干香,很有重慶菜重麻的風味。 白白嫩嫩的兔丁被紅油澆淋涼拌后,色澤紅亮更顯誘人。蘸著切碎的自制豆豉醬一同送入嘴中,綿柔化渣,焦香中略帶回甜,佐上酥脆的炸花生,相當驚艷。
老板挺有閑情逸致,還在城郊包了塊地專門用來散養(yǎng)各種雞鴨魚肉,耙泥鰍用的即是自家的泥鰍?!皝韲L嘗,很受歡迎的喲!”嫩氣的泥鰍耙而不爛,一抿即化,嘴中充盈著干辣椒的香味,毫無泥腥感。肚里還有許多飽滿的魚籽,更添幾分肥美。
吃慣了麻婆豆腐,嘗嘗日式蛋豆腐也是不錯的選擇。相較于綿韌的鹵水豆腐,炸過的玉子豆腐吃起來外脆里嫩,還自帶一股雞蛋的清香。酸甜鮮辣的魚香味與濃濃的蒜香一齊襲來,味感豐富。友人突發(fā)奇想,想用生菜包住豆腐來模擬烤肉時常見的吃法,看得老板兩眼一瞪:“呀!還是你們年輕人有想法。那個其實就是裝飾用的……”
食至尾聲,還得喝點湯才算完整。一碗面皮湯,湯底用的是酸蘿卜老鴨原湯,酸香醇濃;幾片豬肝與瘦肉底下是白花花的手搟面皮,入口軟糯而又不失嚼勁。“四川的面不得行啊,這面還是專門請陜西榆林那邊的師傅幫我做的呢?!?
臨走前,老板還送了我們每人一包自制的炸花生米,十分耿直。還來不及開口道謝,又一波食客紛至沓來:“老板兒,今天還是要雙脆、肥腸魚、泡椒牛蛙和面皮湯哈,再打點飯來喲?!?/p> “要得!” ENJOY TIPS ??店內(nèi)以江湖菜為主,每天皆有不同的特價菜品 ??“胖媽小吃”所在的82小區(qū)并非 “干海椒抄手”所在的八二信箱小區(qū),注意別找錯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