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cture from 500px by Rafat Mamutov 翻譯文章首發(fā)于唧唧堂,譯者:唧唧堂研究人 Zoe 有很多文獻告訴我們怎么正確地做心理學研究,但是很少有人告訴我們怎么做出有趣的心理學研究。有趣的研究不僅揭示科學真相,它也像音樂一樣有起有伏,抑揚頓挫,它展現(xiàn)人類體驗的博大精深,不僅征服我們的頭腦也征服我們的內心。那么如何做出有趣的心理學研究呢?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Kurt Gray和哈佛大學的Daniel M. Wegner結合自己以及同行的社會心理學科研工作,給我們支了幾招——Six Guidelines for Interesting Research,于2013年發(fā)表于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文中,有三點是關于如何選擇研究問題——現(xiàn)象第一(Phenomena First)、搞個大新聞(Be Surprising)、做人民的大眾的研究(Grandmothers, Not Scientists);另外三點關于如何回答所提出的研究問題,如何做實驗設計、統(tǒng)計分析和進行有效的交流——注重被試體驗(Be The Participant)、簡單的統(tǒng)計( Simple Statistics)、有力的開頭( Powerful Beginnings)。 選擇你的研究問題1.現(xiàn)象第一 只有植根于給人鮮明感受的人類經(jīng)驗,研究和理論才是有意義的。Wegner等人針對人們無法壓制自己想法的現(xiàn)象做了一系列研究,而它們起初只是來源于一句話“告訴自己不要想一只北極熊,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不停地想它?!?/span> 社會心理學研究是為了“理解人類主觀的體驗”,這就意味著研究的點子要源于生活而不是JPSP。Milgram的服從實驗、Asch的從眾實驗、Zimbardo的監(jiān)獄實驗,這樣經(jīng)典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并非來自于關于服從、從眾、殘忍的理論。什么東西都能被塞進研究和理論中,但只有當它是基于活生生的經(jīng)驗時,才會有真正漂亮的、令人嘆服的成果出現(xiàn)。 2.搞個大新聞 人類經(jīng)驗千千萬萬,只有一部分是能用來做出有趣的心理學研究的。有趣的現(xiàn)象常常是反直覺的——看起來是這樣,實際上恰恰相反。這樣的例子很多,如現(xiàn)實VS.錯覺(你以為自由意志是真的,其實并不)、好VS.壞(自我欺騙看似不好,實則有益),相似VS.不同(男女看似不同,實則相似)等等。 檢驗你的idea是不是夠厲害的一個好辦法是想象最能讓人“震驚“的情形——如果結果正如你所料,它是不是夠有趣?不是的話,那么你需要在做假設時更大膽一點。當然反直覺也有一定限制,不是讓你胡來,而仍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3.做大眾的研究 上面說的反直覺是反誰的直覺,科學家的還是吃瓜群眾的?反門外漢直覺的研究才會產(chǎn)生最深遠的影響,因為門外漢的直覺一定程度上是穩(wěn)定的,但是科學家的直覺則要依賴與不同的范式。比如,在行為主義占統(tǒng)治地位的時代,提出認知過程的重要性是具有革命意義的,但這一觀點在今天已經(jīng)被廣泛接受。但是吃瓜群眾怎么都不會猜到Milgram的實驗中被試能實施致命的電擊。 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能同時反科學家和門外漢的直覺,但兼顧不到的話還是后者更重要。不僅是因為大眾的直覺更有普遍性,也是因為這么做能減少你和別人“撞車“的風險。要是你覺得你要做的題目別人也在做的話,試試看開拓新疆域吧,有些風險,但也可能有高回報。 回答你的研究問題4、注重被試體驗 激發(fā)被試鮮活的體驗。此外,把實驗設計得盡量令人驚奇、引人入勝、妙趣橫生。比如Wegner他們曾經(jīng)用通靈板來研究自由意志,用色情片和折磨來研究道德模式化傾向等等。提升被試的投入度讓研究經(jīng)費花得物有所值,吸引到被試的研究才能吸引到讀者,而且被試投入的話,結果也會更有效。 5、簡單的統(tǒng)計 要想研究變得有趣,作者建議使用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除了簡單平均,首選t檢驗,然后是單因素方差分析、二因素方差分析。要是得用更復雜的統(tǒng)計方法,試試重新設計研究吧——你可以解釋四因素交互作用,但是誰會有耐心聽下去? 不過,圖表用得對,復雜的數(shù)據(jù)也能顯得清晰易懂、看著不累。比如復雜的格式塔知覺原則能用點和線來闡釋。和統(tǒng)計方法一樣,圖表也力求簡單,不要給讀者的雙眼帶去一萬點傷害。正如數(shù)據(jù)可視化先驅Edward Tufte所提倡的,圖表也要惜墨如金。 6、引人入勝的開頭 寫作和人際交往一樣,第一印象很重要。文章的開頭應該用日?;恼Z言總領全文,激發(fā)讀者思考。正如前文所述,第一段要能強調所研究的現(xiàn)象給人帶去怎樣的感受、有多么反直覺、這現(xiàn)象對讀者的意義有多大,也可以概述你后面巧妙的研究設計。 呼應開頭,結尾要把前文所述內容如絲線般編織進豐富多彩的人類經(jīng)驗。結論部分并非簡單地重復研究結果,而是升華,最好能讓讀者回想起開頭、或是想起其他的重要概念。至于中間部分,要清晰、簡明、直接,開開玩笑也未嘗不可。 真理和更“真”的真理 無疑,科學的最高目標是追求真理,但有些真理比其他更重要。想做一個吸引人的心理學研究,光是發(fā)掘真相是不夠的,有好多科學真相是味如嚼蠟、讓人轉頭就忘的??蓮椭菩援斎恢匾?,但至少別人得愿意去復制。當研究能同時與你的大腦和心靈對話,當科學成為藝術、藝術成為科學,心理科學會真正走向繁盛。 當然,這篇文章也只是一家之言。一個研究是不是有趣,還是要看你的讀者是不是能情不自禁地聆聽你為人類體驗譜寫的樂章。 就在這篇文章交付出版的時候,Daniel M. Wegner與世長辭。 參考文獻: Gray, K., Wegner, D. M.(2013). Six Guidelines for Interesting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8(5):549. DOI: 10.1177/174569161349796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