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裝修完的朋友都說,曾經(jīng)以為窗簾是很便宜的軟裝,印象中一二十塊一米,沒想到最后裝出來的價格要好幾千甚至上萬,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 多出的布料從哪來 明明你家的窗簾就只有2米寬,窗簾店的老板卻告訴你要8米布,最后為什么還會淘腰包?被套路了唄! 套路一:“整面墻的窗簾更好看” 一般家中安裝窗簾有兩種方式可選,一是只裝窗戶區(qū)域,二是將窗戶所在的整面墻都裝滿。顯而易見,商家會默認裝后者,因為用料更多啊! 破解方法: 不要聽商家一面之詞,只裝窗戶還是裝整面墻根據(jù)自家情況來定,前者肯定比后者的用料節(jié)省很多。如果房間本來就小,你還選后者,可能會讓空間更壓抑。 套路二:褶皺究竟要幾倍? 這里的褶皺,就是我們平??吹酱昂煉煸谀浅什ɡ藸畹臉幼樱皇侵蓖νΦ囊粔K布。老板說2米的寬度,打個褶要4米?。薨櫛稊?shù)就是2倍) 破解方法: 如果你自己不提,商家一般默認2倍,但其實窗簾褶皺在1.5-2倍之間的效果都是不錯的。如果預算有限,用1.5倍完全沒有問題。 套路三:紗是配套的,對不起,價格不是! 窗簾大多是一層布一層紗,你指著掛著的樣品問老板多少錢一米,但得到的報價都是一層布的,不含紗。 破解方法: 不是人家報價含糊其辭,只能怪自己沒問清,下次別忘加一句“這價格含紗么”,讓商家沒有空子可鉆。 02 比主料還貴的輔料 到這里,你以為布料都算清楚了,這下不會被窗簾店老板坑了,殊不知后面還有更多的套路等著你呢! 套路四:布料沒多算,輔料賺翻天 老板為招攬顧客給出的報價往往是不含輔料(布帶、鉤子、軌道和各種你叫不上名字的配件和加工費等)的,而天真的你卻把它當成是最后的成品價。 破解方法: 在詢價時只要明確一點,商家的報價并非最終成交價,以“專業(yè)”的姿態(tài)回復老板:“別跟我說這個,最后算上輔料的錢,大概多少一米?” 套路五:窗簾桿非羅馬桿不可? 窗簾軌道有兩種:滑道和羅馬桿,一般商家肯定會推薦你裝羅馬桿,價格也更貴一些。 破解方法: 雖然羅馬桿顏值相對較高,但如果家里有窗套或者做了吊頂,其實完全不需要裝羅馬桿,滑道一樣好用。 套路六:“加個簾頭吧,上檔次” 簾頭,也就是給你宮殿版華麗感的窗幔,這種富麗堂皇的東西如今真的OUT了。當然,也有小清新一點的,如果你真喜歡,請看破解辦法,跟老板砍砍價。 破解方法: 據(jù)某資深商家透露,窗簾的定高是2.8米,很多房型層高不足2.8米,多出來的布料都可以用來做簾頭,所以你花幾百塊定做的簾頭可能就是多余的廢布! 套路七:“來點花邊吧,更好看” 為什么店里掛著的樣品格外好看?因為加了很多配飾呀,各種花邊流蘇能讓平淡的窗簾更吸引人。但窗簾買回家,主要是和家里其他軟裝相搭配,并不是單純要窗簾本身好看。 破解方法: 想要更多裝飾,花錢是自然的。但不要被商家忽悠,否則就過猶不及了?,F(xiàn)在的裝修風格都偏簡約,簡潔大方的款式就很好。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索要詳細的商品清單,明確品名、單價、數(shù)量和材料,弄清楚自己的每一分錢都花到哪兒去了,自然就沒那么好忽悠了。 編輯:cc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