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劇情大家早已是熟知,湯顯祖以如椽巨筆書寫了人世間最凄美的傳奇,盡管最后是以大團(tuán)圓滿足了人們的情思,但其精華當(dāng)在前十幾回中盡顯,那優(yōu)美的唱腔、動(dòng)人的詞句,無不給人以充分想象的空間。 柳杜之戀由夢生情,由情生愛,由愛而亡;其情之真摯感動(dòng)上天,讓那杜麗娘還魂以了人間這對癡男怨女之愿。湯顯祖以《驚夢》到《追夢》的過程,將那一枝牡丹種在亭上,寫追思夢想,訴悠悠衷腸,那一刻,月光如水,心情激蕩,夢中的那一枝柳深藏心中,卻也一并收下了那徹夜的難眠,苦了歲月,瘦了衷腸。心在蕩漾,情在流淌。 良辰美景奈何天。傷心樂事誰家院?那姹紫嫣紅,漫山開遍,春色宜人,都付與斷井頹垣。那相思之苦有誰知,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都化作那溫柔繾綣;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癡情一片,碧落黃泉。如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fù)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
“但使相思莫相負(fù),牡丹亭上三生路”,這《牡丹亭》的夢,圓了明月,滿了星光;文字懷春,拔節(jié)生長,膨脹了詩情,修補(bǔ)了凄涼,讓夢中的眷戀,催開生命的夢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