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人中37人考入清華、北大4人被劍橋等世界名校錄取 這是中國教育界的奇跡,全班55名同學,37人考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4人被英國劍橋大學等世界名校錄取。全班100余人次在全國高中數學、物理、化學聯賽等各級別、各學科競賽中獲獎。 更令人稱奇的是,他們還是校男子足球賽冠軍、校女子籃球賽冠軍、校春季運動會總分第一名……音樂天才、電腦奇才,甚至跆拳道高手……在這個班上也不乏其人。 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2003屆高12班,人稱“第一班”。 今天下午2點半,該班班主任王金戰(zhàn)老師和部分同學將來到西單圖書大廈,向讀者獻上出自該班師生、家長之手的《濤頭弄潮·第一班》一書。在此,我們從書中摘錄了兩位同學的故事,以揭開“第一班”的神秘面紗。 跆拳道高手綽號“老大” 男生性格中有女生的一面是個悲哀,女生性格里有男生的一面是筆財富?!业拿?/p> 我是女生,并且我自認為是有小小一筆財富的女生,生于1985年1月31日,水瓶座(星座寶典中說水瓶座的人有天生的人格魅力),B型血,學號1(很厲害的)。 以前有人問我下輩子做男做女,我頗認真地考慮后還是決定做女生。原因嘛,就是我的名言中所說的。也許是4歲前都被打扮成男生的緣故吧,我性格中有男生的一面。說話言簡意賅、做事干脆利索、運動樣樣在行、思維靈活敏捷,行動迅速。同時因為搏擊(跆拳道)達到比較高的水平(藍紅帶),我被班里的眾多女生和少數男生喚作“老大”。頗有黑幫老大的意思(不過我從不使用暴力)。我的優(yōu)點是全能,音樂、美術、運動、學習,幾乎沒有我不擅長的項目。不過悲哀的是我沒有一項是精通的。 我大部分時間比較“懶散”,令父母無可奈何,可總能在關鍵時刻(如初三、高三)沖出來勇攀高峰,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都比較順利、沒什么大波折的主要原因。剛才說了,我大部分時間都比較“悠哉”,這也就決定了我不可能是老師眼中的“寵兒”,就此推之,我沒當過什么要職,直到高一時才“榮升”女生體委(麾下只有區(qū)區(qū)15名女將,還因出國、免體損失兩員)。不過因為有“老大”的稱號,所以也算是小有些“威信”。人緣自然挺好,朋友一大幫,女生占主導,和男生比較有“隔閡”(請男生不要生氣哦)! 12班是這樣一個環(huán)境——這里有競爭,有壓力。剛開始面對它我很沒自信,畢竟這里2/3的學生在初中都曾經是第一實驗班的,我則是新來的一員。不過我的神經比較“粗”,也很會使自己放松(說白了就是樂天)。所以,我并沒有耗費多大精力就適應了高中第一實驗班這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不僅如此,我還漸漸地發(fā)現12班真的是一個神奇、偉大、充滿活力的班級,這里的每個人都個性飛揚。我們不僅在學習上獨領風騷,而且在各個方面都顯示出了超人的實力。 高一女籃比賽,憑借在籃球上的一技之長,我成了女籃隊長。每個第一實驗班的特征之一就是女生少,12班只有15名女生,因此一半都不得不上場。就是在這種條件下,我們從沒有考慮過退縮,大家一起拼搏。最終我們獲得了第三名。 高二,我開始擔任女生體委。前面說過,因為適應能力強,神經較粗,所以我成功交到了一大幫朋友,“老大”的稱呼也從那時起傳開。 高三的日子是苦的,可是高三是我們豐收的一年。我們在運動會上最后一搏,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了第一名,這是我作為體委的自豪。很多人計較回報,而我更在乎付出。三年來,我和12班一起成長。在12班的日子,是我風景獨好的一段旅程。 (何珊,曾任12班女生體育委員,現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學習。) 數學冠軍想去搬磚 本人一歲那年,哦……抱歉,實在記不清了。 …… 十二歲,我來到了這個班——人大附中第一實驗班。剛進入第一班,我就感到很大壓力,倒不是因為同學們學習都比我強,而是連玩的都玩不過人家(豈有此理!);不僅如此,自己在各方面似乎都比別人差很多。幾次大考下來,分數不高,名次不低。于是,班主任把我拎到辦公室,再一瞧平日里和藹可親的老師:面目猙獰,頭上冒煙,唾沫星子橫飛;回到家中,形勢同樣不容樂觀,父母的觀念是:如果不打牢基礎知識,將來只有去搬磚。可是我卻…… 于是,在老師和家長的雙重“壓迫”下,我終于大徹大悟:憑什么我就比別人差,憑什么一考試就比他們分低!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我毅然決定,——忍了!唉,搬磚有什么不好? 于是初中三年就這么混下來了。 中考過后,或許是神差鬼使,我僥幸還殘存在這個班中,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涯。 有人說高中三年是人一生中最關鍵的時期。 高一那年,我倒是認認真真讀了一年書,收獲頗豐——金庸的書重溫了一遍,還有傅堅義博的《幽游》和《獵手》以及韓寒的幾部大作,等等。那時我還沒有高考的概念,所以一有空閑時間我就看電視、玩筆、發(fā)呆、刻橡皮、看天花板、玩游戲、白日做夢……學習?學習上我從來不擔心,因為已經無藥可救了——并非我不想好好學習,只是在我可看來有些東西沒有必要學,人將來只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了。比如吧,我將來要搬磚,那我只要學會和搬磚有關的技能即可。 伴隨我成長,我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到了高二,我終于認識到原來我們現在所學的都非常有用——父母得知這一點后感動得涕淚橫流——我從那開始認真苦讀,因為我知道了原來學這些東西是為將來的發(fā)展。這一年,我奮發(fā)向上,頭懸梁,錐刺骨,總算在學習成績上趕上了大部隊。 高三一開始,我被形勢的驟然變化弄得有些發(fā)慌——教學進度明顯加快,作業(yè)量也明顯加大,老師在上課時講得飛快,經常是打個盹一黑板板書就寫完了又擦了。高考迫近,我真有些不知所措,這才后悔莫及。 上帝給了我一根藤,讓我重新看到了希望。多虧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也承蒙兄弟姐妹們的抬舉,我在高中數學聯賽中取得北京第二名的成績,并因此進入全國復賽。在復賽中我也考得不錯,進入了國家集訓隊,并被北大錄取了。高三這一年幾乎就沒去過學校,但在準備參賽和參加國家集訓隊選拔的過程中我遇到過很多人,從這些人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我想這才是這一年來我最大的收獲。 這便是我的六年中學生活,難忘的經歷。 (周清,獲2002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 信報記者劉易/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