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2)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情感與態(tài)度 (1)喜歡和同學在一起觀察討論,與同學友好相處。 (2)喜歡花草樹木,能夠保護花草樹木。 3.行為與習慣 養(yǎng)成喜歡觀察、努力探究的良好行為習慣。 4.過程與方法 根據教材提供的素材確立活動主題,激發(fā)探究花草秘密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2.難點 (1)培養(yǎng)獨立觀察、得出結論的能力。 (2)知道花草也是有生命的,懂得怎樣愛護花草。 教學過程: 一、走,看花看草去 1.師:同學們,你們經常去公園嗎?有沒有看到美麗的花草樹木? 學生回答:我們經常去公園。我們看到公園里有很多美麗的鮮花、小草、樹木,還有銀杏樹…… 2.我們一起來讀一首詩歌:大樹有生命,花兒有生命,小草也有生命。它們會發(fā)芽,會開花,會結果。種子落在地上,又長出新的嫩芽…… 師:讀完這首詩歌,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都見過哪些草、哪些花? 學生回答:見過綠蘿、槐花、月季花、牡丹花、柳樹、楊樹、小草、菊花…… 師:同學們知道的可真多呀!讓我們一起走進公園去看一看吧!(教師播放教材第23頁圖片,學生在老師點撥下說出花草的名字) 二、愛護花和草 教師展示課件,內容如下: 公園里的花好漂亮,采一朵帶回家吧! 好漂亮的草坪,進去玩會兒吧! 發(fā)現了一盆花,我拿回家吧! 草坪上開滿了鮮花,摘一朵吧! 把書包掛到小樹枝上,然后就可以在周圍玩了! 師:這些做法對嗎? 學生分組討論,積極發(fā)言。 師:大家討論好了嗎?讓我們一一作出判斷,歡迎同學們盡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漂亮的花摘下來就會枯萎,也不能讓別人欣賞了。同時,我們不能隨便把公共場所的花帶回家,也不能隨時到草坪上玩。另外,小樹正是生長的時候,把書包掛到上面,樹枝都壓彎了,小樹會很生氣的。因此,我們應該愛護花草樹木。 (展示課件)師:接下來我們再分組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愛護花草。 提示:給小樹澆水;植樹;看到小朋友摘花應及時阻止;看到小朋友踐踏草坪應及時阻止。(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主動觀察、討論、得出結論為主,鼓勵學生參加小組討論并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自信心和正義感。】 三、花草面前要小心 教師: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花和草,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別樣風景,我們和花草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受到傷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展示教材第25頁的圖,引導學生逐一展開討論) 學生根據圖展開討論,小組代表發(fā)言。 師小結:圖一表明有些花草的莖上長有刺,用手觸摸的時候要注意觀察,以免劃破手。 |
|
|
來自: 影寶兒 > 《業(yè)務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