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無德禪師 ?。o德禪師,俗姓俞,太原人,是臨濟(jì)子嗣,世稱汾陽禪師。另一說,此詩作者是布袋和尚契此。) 農(nóng)夫種稻插秧時(shí),彎腰低頭,倒退著身子,一步一步把秧苗插滿水田。這首詩,借著農(nóng)夫倒退插秧,告訴我們謙退的人生哲理。人世的真知灼見,必須回到大自然的法則里,人與人的相親相和,要把自我拋卻。所以一個(gè)人一“低頭”時(shí),謙虛了,自我消失了,心中的“我”越少,心中的“天”越大。 這一首禪詩我們太熟悉了,對于一般的人,沒有種過田插過秧,不能了解“退步插秧”的道理,每個(gè)人走路都是向前的,哪有后退走路的呢?但是種過田、插過秧或看過農(nóng)人種田插秧的人都知道,插秧的時(shí)候,是彎著腰,一步步后退地插下每一株綠油油的秧苗。 對于插秧的農(nóng)夫,“退步原來是向前”一點(diǎn)也不奇怪,完全是真實(shí)狀況的寫照。 這一首無德禪師的作品,據(jù)傳說,是他看了一位畫師的草稿,所得到的靈感。 這位畫師正要完成一幅“龍爭虎斗”的佛寺壁畫,作為修行人去除妄念、降龍伏虎的依據(jù)。無德禪師看了以后,他覺得龍虎雖有形狀,但氣勢不足,一般畫龍下?lián)渲畷r(shí),龍頭必然高高抬起,身體蜷曲;畫虎的時(shí)候,虎要向上飛躍,勢必將身軀下伏,后臂抬起,如此才能蓄勢待發(fā)。 一幅降龍伏虎的壁畫如此,在無德禪師的看法里,參禪更是如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