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李宗盛說:“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shù)?!?/strong> 有個朋友說,寫作沒有白寫的字,所寫下的字,今后都是你的財富。 我這個朋友,真是一個大寫的勵志。她以前在工廠的流水線上班,她自稱是半個文盲。現(xiàn)在竟然開辦寫作課,教別人寫作了。身邊也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敢說全是因為她的才華,但她確實很勵志,我自愧不如。 每次看到她保持日更,再對比擁有很多優(yōu)勢的我,更覺得我沒有偷懶的理由,假如她都可以把寫作這件事做好,那么我為什么不可以呢? 實際上,能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堅持下去,更多的是與才華無關(guān),而在于堅持的意志力。 賈平凹曾經(jīng)分享過他的寫作經(jīng)歷,說當年大家都在寫小說,他還不是寫得最好的一個,后來為什么只有他出名了呢?因為寫到最后的,只有他一個人在堅持。 除非天賦異稟,但我們更多的都是半斤八兩,能力都是差不多的,就看看誰能夠堅持到最后。 2 都說越努力越幸運,也正是這份堅持的“幸運”,拉開的距離可不是同日而語的。 有人做過實驗,兩個相同條件的人,在同一起點,其中有一個運氣就好那么5%。20年后,他的好運不再是5%的一點累加,而是300%,這就是差距。 只有堅持過的人才知道,堅持本身有多么的不容易。 村上春樹堅持跑步長達八年之久,按理說,像他意志力這么堅強的人,每天早上起來跑步,應(yīng)該不是一件難熬的事情了吧?但他卻說,每天一大早要起來的時候,內(nèi)心仍然有無數(shù)掙扎的聲音,他只是習慣了而已。 當堅持成為習慣的時候,內(nèi)心也會逐漸堅毅起來;當堅持成為了生物鐘,不想堅持都難。 對于堅持本身有多難呢?以我的經(jīng)驗來說,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給嚇住了,在思想中上苛求完美,卻遲遲不愿意行動。結(jié)果在腦海中掙扎累了,大腦自然會傾向于那些不需要動腦力的事情——娛樂。 3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不容易堅持的人,即是——自我效能感差,事情一旦沒能達到預(yù)期的效果,就開始自責自己。 就像我,自責是不需要任何提醒就能及時完成的事。每天早上醒來,總有心碎了一地的感覺,特別是昨天虛度了光陰尤其如此。 所以,這時候就要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有一個網(wǎng)友分享到:
還有人建議,剛開始可以去學一些平衡感特別強的技能,比如像游泳、騎自行車等,這些技能,只要掌握了平衡感,就容易學會,更容易給人信心。當你信心越來越足的時候,那么嘗試其他事情就顯得容易多了。 當任務(wù)沒有及時完成的時,對自己最好持——抱持態(tài)度,把事情做好時,認可自己;遭遇挫敗時,支持自己。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因為自責無濟于事,只要不斷總結(jié)、不斷改進,才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才更容易堅持下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