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這里是黃帝內經網,今天和大家分享有關于橘子的話題,橘子,有人把它簡寫成“桔”,字不同,說的是同一個東西。橘子原產于我國,是蕓香科柑橘屬常綠喬木,因為它對溫度、濕度和土壤環(huán)境要求比較高,所以主要產自長江中下游和長江以南地區(qū)。一般說來橘子都是紅色和金黃色,而綠色的、黃色的多屬于柑類。柑橘相近,皮肉容易分離,皮肉中間有橘絡,而橙子則不是這樣。 橘子,性溫味酸甘,能滋補脾肺津液,過多食用則會上火生痰 第一:橘子:性溫味酸甘,能滋補脾肺津液,過多食用則會上火生痰! 中醫(yī)認為,橘子性溫,味酸甘,適量進食能滋補脾肺津液;過多食用則會上火生痰,引起口角糜爛,咽喉腫痛,口腔潰癀,舌苔增厚,痰聲轆轆,大便干結,小便色黃。酸斂過重還會誘發(fā)結節(jié)、腫瘤。橘子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得過量或連續(xù)攝入過多,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髙將會導致皮膚發(fā)黃。 第二:橘皮:理肺氣,祛痰等功效,治療咳嗽,食積,痰飲! 橘子可謂全身都是寶:不僅果肉的藥用價值較高,其皮、核、絡、葉都是“地道藥材”。橘皮入藥稱為陳皮,是中醫(yī)常用藥物之一。橘皮刮掉白色的內層,單留表皮稱為“橘紅”,主入肺經,具有理肺氣、祛痰等功效,臨床多用于治療咳嗽、喘憋等癥。完整的橘皮兼入脾胃經,能治療食積、痰飲導致的嗽。所以說橘皮是既能治咳,又能治嗽。 第三:廣東新會陳皮最地道! 陳皮最地道的產地在廣東新會,所以,中藥里面常用新會皮來代指陳皮。存放得當的陳皮,年頭越久藥用價值越髙。在廣東,陳皮用途最多的是食療,大家日常煲湯、燉肉、做菜都會放陳皮,用的就是陳皮的芬芳、理氣、消食的功效。 第四:橘核:散結止痛,治療疝氣腹痛,睪丸腫痛! 橘葉氣味芬芳,具有疏肝理氣、消腫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脅痛、乳痛。橘子的果核叫“橘核”,有散結、止痛的功效,臨床常用來治療疝氣腹痛、睪丸腫痛、乳腺炎引起的腫痛等癥。茴香橘核丸在藥店一般都能買到。 第五:橘絡:通絡化痰,順氣散結,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瘤和神經纖維瘤! 橘皮和果肉之間的網狀橘絡,有通絡化痰、順氣散結之功效,除了常用于治療痰滯、咳嗽以外,還用于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脂肪瘤和神經纖維瘤。橘絡治病的主要原理是能疏通經絡、稀釋黏稠的血液和體液,消解郁結。除了煎藥服用以外,我們還建議患者每天用橘絡泡水代茶飲,效果明顯。 |
|
|
來自: 無涯書館8 > 《養(yǎng)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