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人推銷暴利產品,你是否會膽戰(zhàn)心驚? 廣州,炎熱的8月,一家整形醫(yī)院,VIP咨詢室,咨詢師(推銷員)小艷和主婦李。 主婦李想打除皺針。咨詢師(推銷員)小艷總結道: “韓國的這款7800,美國這款1萬2,效果好了很多,”小艷介紹,“你看它……”小艷夸了一通美國貨。“這款很好,很多顧客做!” 主婦李很猶豫,小艷看了出來,又大聲強調了美國貨的優(yōu)點,卻把主婦李惹毛了,她不開心了,抱怨候診等了太久,抱怨上次醫(yī)生打針,弄得她眼角有點痛……這打亂了小艷的節(jié)奏,她茫然不知所措。 10分鐘后,她搬來救兵。郭老師走進房間,和主婦李面對面。主婦李越說越氣,又噴了20分鐘。 郭老師靜靜地聽著,她是醫(yī)院高薪請來的洽談顧問,1天2萬元,員工們都在看她,想知道她真有那么厲害? “竟然讓你等那么久,我也很生氣!”郭老師表示,主婦李的抱怨她全部同意,“但是你放心,下次我們安排專車去接你,你來了,我們只服務你!” 主婦李情緒平緩了些,郭老師又說:“眼角有點不舒服是嗎?這是正常的反應,你不用擔心?!?/span>她喊來主任級專家,只是為了給她眼角涂點藥,“這樣會不會舒服一點?”主婦李感覺自己終于被人重視了,語氣松動,點點頭:“好多了?!?/span> 氣消了,主婦李問郭老師,自己該打哪一款針劑? “如果你是我的妹妹,我建議你做美國這款”,郭老師說,她拿來一面鏡子,“你看,你有一雙很漂亮的眼睛……” 接下來,她介紹美國產品的優(yōu)點,語速很慢,很溫和……主婦李同意了。 當天我在現(xiàn)場學習,親眼看到主婦李去收銀臺刷卡,我被震撼了。 美國針的賣點話術,小艷和郭老師說的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她說沒用,郭老師說就管用! 你說奧秘在哪里? 1 “老關,你看下我這段文案,為什么感覺很平?” “老關,我用你說的方法寫了,感覺還是不吸引人?。 薄?/span> 時不時有人留言問我。 看了很多文章,還寫不好文案,你是否這樣苦惱呢?缺方法嗎?我覺得不是。 你看,權威、從眾、稀缺……這些方法,你已是如數(shù)家珍,用戶思維、反向思考……這些理論,你也熟悉得很呀。 到底問題出在哪里?我的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2個字——溫柔 寫不好文案,很可能是你不夠溫柔。 如果你感覺自己文字生硬,平淡,或是不自然,請你客觀地審視自己,問自己 我對顧客真的溫柔嗎?我的文案表達出溫柔了嗎?為什么要溫柔?我要的是銷量!可能有人會這么說。 我理解呀,可是,你還記得開頭的故事嗎?同樣的賣點,小艷說得生硬,顧客拒絕;郭老師說得溫柔,顧客接受。瞧,溫柔改變結果。 現(xiàn)在請你花10秒鐘換位思考下: 如果你是顧客,A銷售員強勢地推銷,急促地催你買單,B君溫柔地問你的需求,給你客觀建議,你喜歡找誰買? 答案很明顯。問題是:怎樣寫出溫柔的文案? 3種方法,請看—— 2 在我講方法之前 我先給你介紹“3個營銷朋友” 包公臉很黑,很兇悍,總是訓斥人。 這兩年,各種營銷方法廣為流傳,“恐懼訴求”就是其中之一。有營銷文章會得意地介紹,說恐懼訴求多么有效,宣稱要嚇唬顧客,讓顧客害怕,顧客就會買單。 “市面上很多電吹風輻射強烈,嚴重傷害發(fā)質,不僅導致嚴重掉發(fā),還會導致發(fā)質干枯毛躁,20歲出頭,發(fā)際線就可能后移!” “眼部四周的肌膚保護功能很弱,一定要好好保養(yǎng),否則最終會形成干紋,很難祛除,28歲的人看起來像40歲!” 上面2段就是包公型文案,黑著臉,嚴肅、強硬地警告顧客。雖然言之有理,但顧客聽起來很不舒服。本來吃著火鍋,唱著歌,上手機里購物逛街,突然跳出個包公破口大罵,整個人都不好了,趕緊按左上角“返回”鍵,跑路! 同樣的產品,換我來寫,我會這樣寫—— “根據消協(xié)抽檢報告,市面上電吹風的輻射值普遍高于650mG,偶爾用可能還好,但如果經常吹頭發(fā),我們總是會擔心傷害發(fā)質,頭發(fā)干枯毛躁,甚至掉頭發(fā)?!?/span> “眼睛四周的皮膚沒有皮脂腺、汗腺,厚度只有其它臉部肌膚的1/3,特別的薄,所以水份容易蒸發(fā),干燥時容易形成細紋。下面2張圖來自同一位女性,是她眼周滋潤/干燥的對比照,你看,是不是感覺差了有5歲?” 這樣寫感覺是不是好一點? 顧客越聰明,包公的文案越不靈。 包公強硬、激動地恐嚇,反映出他的內心——他并不是真的關心顧客,他只想要顧客害怕,掏錢消災。 但是,顧客不是傻瓜,他能感覺到?;ヂ?lián)網時代,每個人都見多識廣,你誰都嚇唬不了。 我們應該做的,是提醒顧客,為他擔心,拿出確鑿的數(shù)據和事實,幫他分析利弊。至于買不買,他定。 把“嚇?!?/strong>改成“擔心”,這是第一種溫柔。 3 “這款精油既能提亮肌膚,又能深層補水,還能緊致眼周,如果你不認識它,你顯然不知道,你的精油可以好到什么地步!” “這款紅酒入口飽滿,回味醇厚,酒香四溢,無論原料還是工藝,都是近年來的品質王者,完全符合頂級紅酒的一切指標,乃酒中珍品!” 營銷人滿腔熱血,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感覺他口水要噴到你臉上。 我理解他們。創(chuàng)業(yè)不容易,團隊辛苦開發(fā),投了很多錢,大家多希望產品一炮而紅??!于是,營銷人用力吶喊,用各種華麗、贊美辭藻,把產品捧得很高,希望馬上說服顧客買單。 如果你也是激情派,請你注意——消費者在排斥。 我做了幾次調研,顧客這樣反饋——“感覺太夸張了,”“說都這樣說,很多都做不到,”“這種話,我已經免疫了?!?/span> 激情派文案,就像瓊瑤電視劇里的馬J濤,猛烈搖晃女主角的肩膀,“你知道我有多愛你嗎?!!”女主角肩膀脫臼,躺上120救護車,口吐白沫,“我還是不要知道了……” 相反,會寫文案的人,總是很克制。 好比我的朋友A叔,最近推出一款洗發(fā)水,主打預防、緩解脫發(fā)的功能。 馬J濤會這樣寫——“掉發(fā)、油頭立刻見效,禿發(fā)重新長出細絨發(fā),滋潤你頭皮的革命性產品!” 這種文案去投微信大號,只怕會摔得很慘。一個沒名氣的新品牌,去承諾這么好的效果,誰信?更何況一套賣268元,比宋慧喬代言的名牌還貴,怎么搞?我只能去電臺點一首《涼涼》。 誰知道一個月后,A叔找到我,說他投大號,ROI能做到1:2,甚至1:3,剛投放就盈利了,我趕緊要來文案,發(fā)現(xiàn)他的寫法很特別。 整篇文章很平靜,沒有一句激動的話,并且3次質疑了產品的賣點。(是的,自己質疑自己)。 1、文章開頭,創(chuàng)始人向博主介紹這款產品后,博主的反應是“到底有沒有這么神?。课乙H自試一試?!?/span> 2、介紹研發(fā)團隊之前,博主又說“我很理解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XX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品牌,你可能依然將信將疑,我自己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然后才講到,“他們和軍事醫(yī)學科學院有著長達五年的聯(lián)合研發(fā)關系”。 3、下單部分,博主還在質疑,“沒有產品能做到100%療效,他們自己也承認,按發(fā)售3個月的情況來看,90%的顧客反饋不錯,10%的顧客效果不明顯,”這句話沒結束,立刻接了句,“現(xiàn)在下單,可以獲得一份試用裝,如果你感覺效果不滿意,可以把正裝退回,我們把全款退給你?!?/span> 溫柔、溫柔、非常溫柔。顧客把單下給溫柔。 顧客下單之前,對你的產品多少有懷疑、擔心。馬J濤無法理解這一點,他的文案很粗暴,要求顧客立刻接受自己,“我很好,我很努力你知道嗎?!” A叔則不同,顧客質疑產品,他懂;顧客擔心上當受騙,他懂;他一步步消除質疑,用溫柔和耐心贏得訂單。你覺得這樣寫,是不是更體現(xiàn)情商? 理解顧客的質疑,這是第二種溫柔。 4 叼著煙嘴,燙著頭,挺著大肚腩,手背在腰后,開口就是催促,這畫面你是否覺得熟悉? “最后3小時!微課《室內健身8招》限時免費,馬上恢復原價39!各種實用方法,快來搶購吧,最后3小時!” 這是一段朋友圈文案,引導顧客買課。一位上海的朋友發(fā)給我,問我意見,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xiàn)出包租婆的臉,急切地催促著,卻把顧客嚇得四散逃跑。 我們能不能寫得更溫柔? 顧客刷朋友圈時,不一定想要做室內健身,我們能不能給她一個理由? 比如“健身房雖然好,不過年卡真不便宜,如果中途沒堅持,又特別浪費錢……” 顧客對你的課程不了解,我們能不能來個簡單介紹? “央視教練主講《室內健身18招》,第3招,用一塊瑜伽墊瘦腹部,第12招,用一把椅子練翹臀……” 顧客心動了,但是他一定不喜歡被人“趕鴨子上架”,我們能不能把急切的催促,改成溫柔的提醒? “現(xiàn)在入場享受免費,活動3小時后結束,0點過后就收門票99元啦??梢韵劝醋《S碼,免費報名占個座?!?/span> 我們都知道,爆款文案的最后一步“引導馬上下單”,但“馬上”不等于“急切”,步步緊逼地催促,只會把顧客嚇跑。 我又想起電影《志明與春嬌》,男女主角像做賊一樣,緊張兮兮地去開房,春嬌突然犯了哮喘,當她為自己的“掃興”道歉時,志明只是安靜地摟著她,閉著眼睛低語道:“有些事不用一個晚上都做完的,我們又不趕時間?!?/span> 把“催促”改成“提醒”,這是第三種溫柔。 5 其實溫柔挺難做到,因為這個世界對我們并不溫柔。 上學時候,如果沒考好,你可能被長輩訓斥“不好好讀書,以后就去掃大街!” 公司開會,如果業(yè)績不理想,你可能被領導訓斥“這做什么呢,越做越差!” 直接粗暴,成為這個社會的溝通方式,它會影響你的心態(tài),以致于你寫文案的時候,不由自主地,也直接粗暴起來。 總 結 10年營銷生涯,我意識到,寫文案拼的不只是方法,還有心性??v然世界再喧囂,你能否修煉自己的心性,隱去心里急躁的自我,把顧客擺在心上? 還記得開頭的故事嗎?“如果你是我妹妹……”多么智慧的心態(tài)。 你的讀者,就像你的妹妹; 你的文字,是你送她的禮物; 你的語氣,像戀愛中的溫柔。 你把“嚇唬”改成“擔心”。 你理解她的質疑。 你把“催促”改成“提醒”。 溫柔的人,最終銷售更多。 你試一次看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