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言三平尾處在第一句位置 
				 
					  
				 
					1 
				 
					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其二(唐·張九齡)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
 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折腰體 
				 
					2 
				 
					古樂府(唐·司空圖)一葉隨西風(fēng),君行亦向東。
 知妾飛書意,無勞待早鴻。
 
					折腰體 
				 
					3 
				 
					春怨(唐·金昌緒)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4 
				 
					贈郭翰二首 其二(唐·織女)朱閣臨清溪,瓊宮銜紫房。
 佳情期在此,只是斷人腸。
 
					首句犯上尾 
				 
					5 
				 
					長門怨(唐·沈佺期)月皎風(fēng)泠泠,長門次掖庭。玉階聞墜葉,羅幌見飛螢。
 清露凝珠綴,流塵下翠屏。妾心君未察,愁嘆劇繁星。
 
					  
				 
					6 
				 
					晉昭德成功舞歌 武功舞歌二首 其一(唐·不詳)撥亂資英王,開基自晉陽。一戎成大業(yè),七德煥前王。
 炎漢提封遠,姬周世祚長。朱干將玉戚,全象武功揚。
 
					  
				 
					7 
				 
					雜曲歌辭 其一 踏歌詞(唐·謝偃)江左體,順風(fēng)調(diào)春景嬌春臺,新露泣新梅。春葉參差吐,新花重迭開。
 花影飛鶯去,歌聲度鳥來。倩看飄飖雪,何如舞袖回。
 
					  
				 
					8 
				 
					驄馬(隋末唐初·庾抱)一二句三平尾,第五句三仄尾櫪上浮云驄,本出吳門中。發(fā)跡來東道,長鳴起北風(fēng)。
 回鞍拂桂白,赪汗類塵紅。滅沒徒留影,無因圖漢宮。
 
					  
				 
					9 
				 
					將至岳陽有懷趙二(唐·張九齡) 第三句三仄尾湘岸多深林,青冥晝結(jié)陰。獨無謝客賞,況復(fù)賈生心。
 草色雖云發(fā),天光或未臨。江潭非所遇,為爾白頭吟。
 
					  
				 
					10 
				 
					《桐》 唐 作者: 李嶠第三句三仄尾孤秀峰陽岑,亭亭出眾林。春光雜鳳影,秋月弄圭陰。
 高映龍門迥,雙依玉井深。不因?qū)⑷腱?,誰謂作鳴琴。
 
					  
				 
					11 
				 
					秋夜陪張丞相趙侍御游?湖二首 其二(唐·尹懋)江上饒奇山,巑羅云水間。風(fēng)和樹色雜,苔古石文斑。
 巴俗將千溠,灉湖凡幾灣。嬉游竟不盡,乘月泛舟還。
 
					第三,七句為三仄尾 
				 
					12 
				 
					濟上四賢詠 成文學(xué)(唐·王維)一,四三平尾,第三句失替,第七句三仄尾
 寶劍千金裝,登君白玉堂。身為平原客,家有邯鄲娼。
 使氣公卿坐,論心游俠場。中年不得意,謝病客游梁。
 
					  
				 
					13 
				 
					送張渚赴越州(唐·韓翃)白面誰家郎,青驪照地光。桃花開綬色,蘇合借衣香。
 暮雪連峰近,春江海市長。風(fēng)流似張緒,別后見垂楊。
 
					  
				 
					14 
				 
					江園書事寄盧綸(唐·司空曙)種柳南江邊,閉門三四年。艷花那勝竹,凡鳥不如蟬。
 嗜酒漸嬰渴,讀書多欲眠。平生故交在,白首遠相憐。
 
					  
				 
					15 
				 
					偶作二首 其二(唐·劉禹錫)萬卷堆床書,學(xué)者識其真。萬里長江水,征夫渡要津。
 養(yǎng)生非但藥,悟佛不因人。燕石何須辨,逢時即至珍。
 
					江左體,首句犯上尾 
				 
					16 
				 
					邊風(fēng)行(唐·劉禹錫)邊馬蕭蕭鳴,邊風(fēng)滿磧生。暗添弓箭力,斗上鼓鼙聲。
 襲月寒暈起,吹云陰陣成。將軍占氣候,出號夜翻營。
 
					頸聯(lián)大拗已救聯(lián) 
				 
					17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車斜四韻)(唐·劉禹錫)
 何處深春多,春深貴戚家。櫪嘶無價馬,庭發(fā)有名花。
 欲進宮人食,先薰命婦車。晚歸長帶酒,冠蓋任傾斜。
 
					首句犯上尾 
				 
					18 
				 
					送李補闕歸朝(唐·徐凝)駟馬歸咸秦,雙鳧出海門。還從清切禁,再沐圣明恩。
 禮樂中朝貴,文章大雅存。江湖多放逸,獻替欲誰論。
 
					  
				 
					19 
				 
					新年(唐·賈島)嗟以龍鐘身,如何歲復(fù)新。石門思隱久,銅鏡強窺頻。
 花發(fā)新移樹,心知故國春。誰能平此恨,豈是北宗人。
 
					  
				 
					20 
				 
					長孫霞李溟自紫閣白閣二峯見訪(唐·賈島)寂寞吾廬貧,同來二閣人。所論唯野事,招作住云鄰。
 古寺期秋宿,平林散早春。漱流今已矣,巢許豈堯臣。
 
					  
				 
					21 
				 
					柳絮(唐·張夫人)靄靄芳春朝,雪絮起青條。或值花同舞,不因風(fēng)自飄。
 過尊浮綠醑,拂幌綴紅綃。那用持愁玩,春懷不自聊。
 
					江左體 
				 
					22 
				 
					山中早起(唐·劉乙)雞調(diào)扶桑枝,秋空隱少微。闊云霞并曜,高日月爭輝。
 若厥開天道,同初發(fā)帝機。以言當(dāng)代事,閑辟紫宸扉。
 
					  
				 
					23 
				 
					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唐·李白)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窺。雨洗秋山凈,林光澹碧滋。
 水閑明鏡轉(zhuǎn),云繞畫屏移。千古風(fēng)流事,名賢共此時。
 
					首聯(lián)順風(fēng) 
				 
					24 
				 
					送潘秀才之舒州(唐·皎然)楚水清風(fēng)生,揚舲泛月行。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聲。
 東道思才子,西人望客卿。從來金谷集,相繼有詩名。
 
					  
				 
					25 
				 
					題逃戶 ( 唐· 薛能 )                          幾界瞢農(nóng)桑,兇年竟失鄉(xiāng)。朽關(guān)生濕菌,傾屋照斜陽。
 雨水淹殘臼,葵花壓倒墻。明時豈致此,應(yīng)自負蒼蒼。
 
					第七句三仄尾
 
					  
				 
					  
				 
					  
				 
					  
				 
					三平尾處在第二句 
				 
					  
				 
					26 
				 
					寄劉道士舃(唐·張說)真人降紫氣,邀我丹田宮。
 遠寄雙飛舄,飛飛不礙空。
 
					  
				 
					27 
				 
					絕句(唐·張翚) 茫茫煙水上,日暮陰云飛。
 孤坐正愁緒,湖南誰搗衣。
 
					  
				 
					28 
				 
					臨川山行(唐·周瑀)朝見青山雪,暮見青山云。
 云山無斷絕,秋思日紛紛。
 
					  
				 
					29 
				 
					皇甫嶽雲(yún)溪雜題五首 萍池(唐·王維)春池深且廣,會待輕舟回。
 靡靡綠萍合,垂楊掃復(fù)開。
 
					  
				 
					30 
				 
					長安道 其一(唐·儲光羲)鳴鞭過酒肆,袨服游倡門。
 百萬一時盡,含情無片言。
 
					  
				 
					31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 其十六 池上亭(唐·錢起)臨池構(gòu)杏梁,待客歸煙塘。
 水上褰簾好,蓮開杜若香。
 
					  
				 
					32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唐·柳宗元)覺聞繁露墜,臨西園。
 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
 
					  
				 
					33 
				 
					荅劉戒之早秋別墅見寄(唐·白居易)涼風(fēng)木槿籬,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為得故人詩。
 
					江左體 
				 
					34 
				 
					柳枝五首 其三(唐·李商隱)嘉瓜引蔓長,碧玉冰寒漿。
 東陵雖五色,不忍值牙香。
 
					折腰體,首聯(lián)三平救三仄聯(lián)
 
					35 
				 
					採蓮女(唐·霍總)舟中采蓮女,兩兩催妝梳。
 聞早渡江去,日高來起居。
 
					  
				 
					36 
				 
					早歸(唐·韓偓)去是黃昏后,歸當(dāng)朧腮時。
 衩衣吟宿醉,風(fēng)露動相思。
 
					第二句五連平 
				 
					37 
				 
					奉和聖製經(jīng)孔子舊宅(唐·張九齡)孔門太山下,不見登封時。徒有先王法,今為明主思。
 恩加萬乘幸,禮致一牢祠。舊宅千年外,光華空在茲。
 
					第一句拗極句,第五句三仄尾
 
					38 
				 
					道逢北使題贈京邑親知(唐·張九齡)征驂稍靡靡,去國方遲遲。路繞南登岸,情搖北上旗。
 故人憐別日,旅雁逐歸時。歲晏無芳草,將何寄所思。
 
					  
				 
					39 
				 
					散關(guān)晨度(唐·王勃)關(guān)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揀起崇隈。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尾聯(lián)順風(fēng) 
				 
					40 
				 
					道(唐·李嶠)銅駝分鞏洛,劍閣低臨邛。紫徼三千里,青樓十二重。
 玉關(guān)塵似雪,金穴馬如龍。今日中衢上,堯尊更可逢。
 
					  
				 
					41 
				 
					在兗州餞宋五之問(唐·駱賓王)淮沂泗水地,梁甫汶陽東。別路青驪遠,離尊綠蟻空。
 柳寒凋密翠,棠晚落疏紅。別后相思曲,凄斷入琴風(fēng)。
 
					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句)尾聯(lián)失對
 
					42 
				 
					賦得春雲(yún)處處生(唐·駱賓王)千里年光靜,四望春云生。槧日祥光舉,疏云瑞葉輕。
 蓋陰籠迥樹,陣影抱危城。非將吳會遠,飄蕩帝鄉(xiāng)情。
 
					  
				 
					43 
				 
					寄荊州張丞相(唐·王維)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荊門。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將與農(nóng)圃,藝植老丘園。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未救救 
				 
					44 
				 
					覺公院施鳥石臺(唐·李頎)石臺置香飯,齋后施諸禽。童子亦知善,眾生無懼心。
 苔痕蒼曉露,盤勢出香林。錫杖或圍繞,吾師一念深。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未救救
 
					45 
				 
					歸至郢中(唐·孟浩然)遠游經(jīng)海嶠,返棹歸山阿。日夕見喬木,鄉(xiāng)關(guān)在伐柯。
 愁隨江路盡,喜入郢門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46 
				 
					相和歌辭 從軍行二首 其二(唐·李白)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huán)。
 鼓聲鳴海上,兵氣擁云間。愿斬單于首,長驅(qū)靜鐵關(guān)。
 
					  
				 
					47 
				 
					題許宣平菴壁(唐·李白)我吟傳舍詠,來訪真人居。煙嶺迷高跡,云林隔太虛。
 窺庭但蕭瑟,倚杖空躊躇。應(yīng)化遼天鶴,歸當(dāng)千歲馀。
 
					  
				 
					48 
				 
					三君詠 其一 魏鄭公(徵)(唐·高適)鄭公經(jīng)綸日,隋氏風(fēng)塵昏。濟代取高位,逢時敢直言。
 道光先帝業(yè),義激舊君恩。寂寞臥龍?zhí)?,英靈千載魂。
 
					第一句非律句 
				 
					49 
				 
					自悼(唐·薛令之)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
 飯澀匙難綰,羹稀箸易寬。只可謀朝夕,何由保歲寒。
 
					首聯(lián)失對;尾聯(lián)順風(fēng)
 
					50 
				 
					秦州雜詩二十首 其十一(唐·杜甫)蕭蕭古塞冷,漠漠秋云低。黃鵠翅垂雨,蒼鷹饑啄泥。
 薊門誰自北,漢將獨征西。不意書生耳,臨衰厭鼓鼙。
 
					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聯(lián))
 
					51 
				 
					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後同諸公及舍弟宴書齋(唐·杜甫)渥洼汗血種,天上麒麟兒。才士得神秀,書齋聞爾為。
 棣華晴雨好,彩服暮春宜。朋酒日歡會,老夫今始知。
 
					第三句大拗句下句以三平尾相承救之
 
					52 
				 
					省中春暮酬嵩陽焦道士見招(唐·錢起)朝花飛暝林,對酒傷春心。流年催素發(fā),不覺映華簪。
 垂老遇知己,酬恩看寸陰。如何紫芝客,相憶白云深。
 
					第一句大拗句下句以三平尾救之
 
					53 
				 
					早發(fā)東陽(唐·錢起)信風(fēng)催過客,早發(fā)梅花橋。數(shù)雁起前渚,千艘爭便潮。
 將隨浮云去,日惜故山遙。惆悵煙波末,佳期在碧霄。
 
					第七句非律句 
				 
					54 
				 
					題蕭丞小池(唐·錢起)鶯鳴蕙草綠,朝與情人期。林沼忘言處,鴛鴻養(yǎng)翮時。
 春泉滋藥暖,晴日度花遲。此會無辭醉,良辰難再追。
 
					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聯(lián))
 
					55 
				 
					長社竇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唐·李益)旦隨三鳥去,羽節(jié)凌霞光。暮與雙鳧宿,云車下紫陽。
 天壇臨月近,洞水出山長。海嶠年年別,丘陵徒自傷。
 
					  
				 
					56 
				 
					秋晚病中樂天以詩見問力疾奉酬(唐·劉禹錫)耳虛多聽遠,展轉(zhuǎn)晨雞鳴。一室背燈臥,中宵掃葉聲。
 蘭芳經(jīng)雨敗,鶴病得秋輕??咸ず忾T草,唯應(yīng)是友生。
 
					  
				 
					57 
				 
					冬夕(唐·張籍)寒蛩獨罷織,湘雁猶能鳴。月色當(dāng)窗入,鄉(xiāng)心半夜生。
 不成高枕夢,復(fù)作繞階行?;厥奏笛筒?,城頭北斗橫。
 
					  
				 
					58 
				 
					曉將別(唐·元?。?/span>風(fēng)露曉凄凄,月下西墻西。行人帳中起,思婦枕前啼。
 屑屑命僮御,晨裝儼已齊。將去復(fù)攜手,日高方解攜。
 
					首聯(lián)失對;尾聯(lián)順風(fēng)
 
					59 
				 
					送任尊師歸蜀覲親(唐·姚合)白云修道者,歸去春風(fēng)前。玉簡通仙籍,金丹駐母年。
 錦文江一色,酒氣雨相連。眾說君平死,真師易義全。
 
					  
				 
					60 
				 
					送皇甫司錄赴黔南幕(唐·顧非熊)黔南從事客,祿利先來饒。官受外臺屈,家移一舸遙。
 夜猿聲不斷,寒木葉微凋。遠別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61 
				 
					誰言行旅日,況復(fù)桃花時。水即滄溟遠,星從天漢垂。川光獨鳥暮,林色落英遲。豈是王程急,偏多游子悲。
 
					第五句三仄尾句 
				 
					62 
				 
					送顧非熊下第歸江南(唐·馬戴)無成西別秦,返駕江南春。草際楚田雁,舟中吳苑人。
 殘云掛絕島,迥樹入通津。想到長洲日,門前多白蘋。
 
					第五句三仄尾句 
				 
					63 
				 
					代邊將(唐·賈島)持戈簇邊日,戰(zhàn)罷浮云收。露草泣寒霽,夜泉鳴隴頭。
 三尺握中鐵,氣沖星斗牛。報國不拘貴,憤將平虜讎。
 
					頸聯(lián)順風(fēng) 
				 
					64 
				 
					南遊(唐·于武陵)窮秋幾日雨,處處生蒼苔。舊國寄書后,涼天方雁來。
 露繁山草濕,洲暖水花開。去盡同行客,一帆猶未回。
 
					  
				 
					65 
				 
					秋日送方干遊上元(唐·曹松)天高淮泗白,料子趨修程。汲水疑山動,揚帆覺岸行。
 云離京口樹,雁入石頭城。后夜分遙念,諸峰霜露生。
 
					  
				 
					66 
				 
					送舍弟之山南(唐·李洞)南山入谷游,去徹山南州。下馬云未盡,聽猿星正稠。
 印茶泉繞石,封國角吹樓。遠宦有何興,貧兄無計留。
 
					第三句為大拗句,下句己救
 
					67 
				 
					蘭谿靈瑞觀(唐末宋初·舒道紀(jì))澄心坐清境,虛白生林端。夜靜笑聲出,月明松影寒。
 絳霞封藥灶,碧竇濺齋壇。海樹幾回老,先生棋未殘。
 
					  
				 
					68 
				 
					庵壁題詩(唐·許宣平)隱居三十載,石室南山巔。靜夜玩明月,清朝飲碧泉。
 樵人歌壟上,谷鳥戲巖前。樂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69 
				 
					題慎言法師故房(唐·儲光羲)精廬不住子,自有無生鄉(xiāng)。過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浮云歸故嶺,落月還西方。日夕虛空里,時時聞異香。
 
					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聯(lián))
 第六句三平尾句
 
					70 
				 
					酬馬八效古見贈(唐·高適)深崖無綠竹,秀色徒氛氳。時代種桃李,無人顧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與蒿萊群。愿托靈仙子,一聲吹入云。
 
					第六句三平尾; 
				 
					  
				 
					潞府客亭寄崔鳳童(唐·王昌齡)                     蕭條郡城閉,[旅館空寒煙]。秋月對愁客,山鐘搖暮天。
 新知偶相訪,[斗酒情依然]。一宿阻長會,清風(fēng)徒滿川。
 
					第六句三平尾; 
				 
					  
				 
					以下11例平仄誤判 
				 
					  
				 
					1 
				 
					夕照紅于燒,晴空碧勝藍。獸形云不一,弓勢月初三。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蕭條秋氣味,未老已深諳。
 
					燒 嘯韻,去聲 (shào):音少?!稄V韻》放火。
 《韻會》野火曰燒。
 
					2 
				 
					白發(fā)逢秋王,丹砂見火空。不能留姹女,爭免作衰翁。賴有杯中綠,能為面上紅。少年心不遠,只在半酣中。
 
					王 漾韻,去聲 (wàng):音旺。霸王也。
 
					3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阿。仄聲 
				 
					4 
				 
					東城別故人,臘月遲芳辰。不惜孤舟去,其如兩地春。花明洛陽苑,水綠小平津。是日不相見,鶯聲徒自新。
 
					遲 寘韻,去聲 (zhì):音稚。《廣韻》待也。非三平尾句
 
					5 
				 
					華館遲嘉賓,逢迎淑景新。錦筵開絳帳,玉佩下朱輪。
 曲里三仙會,風(fēng)前百囀春。欲知忘味處,共仰在齊人。 "
 
					遲 寘韻,去聲 (zhì):音稚?!稄V韻》待也。
 
					6 
				 
					半錫探寒流,別師猿鶴洲。二三更后雨,四十字邊秋。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樓。扶親何處隱,驚夢入嵩丘。
 
					可平可仄的字:探 
				 
					7 
				 
					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破得春風(fēng)恨,今朝直幾錢。裙垂竹葉帶,鬢濕杏花煙。玉冷紅絲重,齊宮妾駕鞭。
 
					琵,白居易云,入聲 
				 
					8 
				 
					秦云攀窈窕,楚桂搴芳馨。五色豈徒爾,萬枝皆有靈。仙謠天上貴,林詠雪中青。持此一為贈,送君翔杳冥。
 
					搴 銑韻,上聲 (jiǎn):音蹇。同?。亦拔取也。
 平仄二讀同義
 
					9 
				 
					涼飆亂黃葉,遲客橘陰清。蘿徑封行跡,云門閉野情。零林秋露響,穿竹暮煙輕。莫戀幽棲地,懷安卻敗名。
 
					橘,入聲。誤判 
				 
					10 
				 
					夜涼喜無訟,霽色搖閑情。暑退不因雨,陶家風(fēng)自清。凝弦停片景,發(fā)詠靜秋聲。何事禪中隱,詩題忽記名。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未救搖,平仄二讀同義
 
					11 
				 
					懸匏曲沃上,孤筱汶陽隈。形寫歌鸞翼,聲隨舞鳳衰。歡娛分北里,純孝即南陔。今日虞音奏,蹌蹌鳥獸來。
 
					汶。仄聲殷勤趵突溪中水,相送扁舟向汶陽。
 晁補之  將別歷下二首 其一
 
					  
				 
					以下14例為古風(fēng) 
				 
					  
				 
					1 
				 
					愿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首聯(lián)失對;四仄起
 古風(fēng)
 
					2 
				 
					宿吉祥寺寄廬山隱者(唐·楊衡)風(fēng)鳴云外鐘,鶴宿千年松。
 相思杳不見,月出山重重。
 
					第二,四句皆三平尾;失粘,失對。古風(fēng)
 
					3 
				 
					相思樹(唐·權(quán)德輿)家寄江東遠,身對江西春。
 空見相思樹,不見相思人。
 
					第二,四句皆三平尾;四仄起句,失替。古風(fēng)
 
					4 
				 
					殿帳清炎氣,輦道含秋陰。凄風(fēng)移漢筑,流水入虞琴。云飛送斷雁,月上凈疏林。滴瀝露枝響,空蒙煙壑深。
 
					江左體,折腰體;第五句三仄尾
 古風(fēng)
 
					5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fēng)塵。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未救,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聯(lián))
 二三四失對聯(lián)
 失律句太多。古風(fēng)
 
					6 
				 
					君家東海東,君去因秋風(fēng)。漫漫指鄉(xiāng)路,悠悠如夢中。煙霧積孤島,波濤連太空。冒險當(dāng)不懼,皇恩措爾躬。
 
					頸聯(lián)順風(fēng)尾聯(lián)大拗未救
 古風(fēng)
 
					7 
				 
					始罷永陽守,復(fù)臥潯陽樓。懸檻飄寒雨,危堞侵江流。迨茲聞雁夜,重憶別離秋。徒有盈樽酒,鎮(zhèn)此百端憂。
 ,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未救首聯(lián)三平對三仄聯(lián)(互救聯(lián))
 第六句三平尾句
 尾聯(lián)失對
 
					8 
				 
					河邊織女星,河畔牽牛郎。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隱詠不夸俗,問禪徒凈居。翻將白云字,寄向青蓮書。
 擬古投松坐,就明開紙疏。昭昭南山景,獨與心相如。
 
					古風(fēng) 
				 
					9 
				 
					禺山金碧路,此地饒英靈。送君一為別,棲斷故鄉(xiāng)情。片云生極浦,斜日隱離亭。坐看征騎沒,惟見遠山青。
 
					四平起聯(lián),聯(lián)聯(lián)失粘。情通韻古風(fēng)
 
					10 
				 
					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fēng)生。相送河洲晚,蒼茫別思盈。白蘋已堪把,綠芷復(fù)含榮。江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第一句拗極句下句他救第五句拗極句下句未救
 尾聯(lián)順風(fēng)(失粘)
 古風(fēng)
 
					11 
				 
					云昏巴子峽,月遠吳王樓。懷昔明不寐,悲令歲屬周。喟無排云翮,暫得抒離憂??諡⒄醇t淚,萬里逐行舟。
 
					第三句大拗句下句未救第五句非律句
 尾聯(lián)失對
 古風(fēng)
 
					12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風(fēng)動必飛去,不應(yīng)長此留。
 
					第五句非律句,平收孤仄特拗句,定為非律句。疑屬古風(fēng)
 
					13 
				 
					天山飛雪度,言是澆花朝。惜哉不我與,蕭索從風(fēng)飄。鮮潔凌紈素,紛糅下枝條。良時竟何在,坐見容華銷。
 
					首聯(lián)順風(fēng)二四八三平尾
 頸聯(lián)失對
 古風(fēng)
 
					14 
				 
					孟冬蒲津關(guān)河亭作(唐·呂溫)息駕非窮途,未濟豈迷津。獨立大河上,北風(fēng)來吹人。
 雪霜自茲始,草木當(dāng)更新。嚴(yán)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江左體,首句犯上尾;第七句拗極句;尾聯(lián)失粘。
 古風(fē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