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鶴年(1912-2000) 還是在去年的這個時間,吳玉如藝術(shù)館微信平臺曾推出一期《紀念李鶴年先生誕辰105周年》特刊,當時李鶴年展覽館劉學誠先生曾提供了一套鶴老選臨的《張遷碑》,共28張,是用元書紙寫成的,彌足珍貴。受篇幅所限,這套資料當期沒有刊載。2018年,吳玉如藝術(shù)館承擔了紀念吳玉如誕辰120周年推出的《吳玉如書法經(jīng)典》《吳玉如詩文輯存增補》的組稿任務(wù),鶴老選臨《張遷碑》的整理工作因此擱置。 今年的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李鶴年先生誕辰106周年。先生追隨玉老四十多年,謹遵教導、率先垂范,堪稱“吳門書風”的領(lǐng)軍人物。為懷念“吳門書風”隊伍里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我們將這套《李鶴年選臨張遷碑》分四期呈獻給大家,同時想說一句心里話:“吳門書風”提倡基本功,強調(diào)“臨池是書法生涯中一輩子的事情“,不管你是誰,在某一方面本事多大,脫離了臨池,一切免談。 《吳玉如書法經(jīng)典》樣圖:吳玉如論臨池兩則,作品由李鶴年先生家屬提供。 李鶴年選臨《張遷碑》(1) (為方便大家對照原文欣賞,我們將臨碑文字部分以紅色標出。在臨池過程中,鶴老時常將錯過去的字返回頭來再臨,我們以“回臨”二字注明) 君諱遷,字公方,陳留己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興, 有張仲,以孝友為行,披覽《詩·雅》 煥知其祖。高帝龍興,有張良,善用籌策 (回臨) 煥知其祖。高帝龍興,有張良,善用籌策在帷幕 之內(nèi),決勝負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間, (回臨) 決勝負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間,有 張釋之,建忠弼之謨。帝游上林,問禽狩所有。 未完待續(xù) |
|
|
來自: 末學齋798 > 《近現(xiàn)代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