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十三邀》許知遠對話李誕那期,我看了時長三個多小時的完整版,因為李誕。 喜歡李誕的時候,他還沒什么名氣,染一撮紅頭發(fā),偶爾在王自健的節(jié)目里串個場,看起來玩世不恭,卻是個詩人,寫的是“再互相憎恨的人,也得睡在同一個夜里”這樣的句子。 詩人是注定要敏感的,快樂不一定比別人快樂,悲傷卻比別人悲傷。詩人放開傷春悲秋搞起喜劇,更容易讓人心碎。 節(jié)目里皺著眉頭的許知遠,其實是個享樂主義者,有著樂觀的少年心態(tài)。而整天看起來嘻嘻哈哈的李誕,卻是個悲觀的人,希望自己能比年齡更成熟。 42歲的許知遠像個孩子,29歲的李誕像個老人,這種交叉的反轉(zhuǎn),本身就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戲劇。 02 許知遠和李誕的對話,觀點碰撞出的火花與掙扎,不亞于采訪馬東那期。 每一個知識分子,心中都曾有一個完美的烏托邦,只是生活在俗世里,有的人被迫打碎自己的幻想,有的人堅守的只是一個實現(xiàn)不了的愿望。 許知遠希望通過訪談得知一個人的心路歷程,挖掘那些潛藏在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的秘密,了解他們那些獨自掙扎和抗爭的日子。 他依舊還是年輕人的心態(tài),保留著心中的烏托邦,希望自己的節(jié)目是一片綠洲,綠洲越來越多,越聚越大,風暴對綠洲的傷害就會更小。 他覺得時代是有優(yōu)劣之分的,那些偉大的時代有著杰出的藝術(shù)家和偉大的作品,被流傳和銘記。而大眾的流行文化終將會煙消云散,被取代和遺忘。 李誕和馬東也做過關(guān)于烏托邦的節(jié)目,李誕的烏托邦破碎在那個討論火車票的電梯里,馬東的烏托邦破碎在那個討論同性戀的節(jié)目里。 理想在現(xiàn)實的沖擊下沉淪,痛定思痛,他們洗手做了商人。什么烏托邦都是虛幻的,唯有靠近大眾文化才是真實存在的,所以他們放下身段去接近大眾文化,甚至向大眾妥協(xié)。 心中的烏托邦破碎以后,他們也不再相信綠洲了,而是到世俗文化中去尋找那種最純粹、最淳樸的滿足感,然后賺點錢。 放棄和世界較勁的人也許會過得還行,但絕對不快樂。我們知道如何取悅他人,如何成為時代的受益者,如何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我們無法取悅自己。 許知遠可能會和現(xiàn)實死磕到底,李誕不敢,我們也不敢。 03 生于80末,李誕成長的過程中有太多掙扎、懷疑和內(nèi)耗,這些都構(gòu)成了他悲涼的底色。 悲涼的人是不可能真正地快樂的,若相信人之為人本質(zhì)孤獨,就會視溝通的嘗試為徒勞。若看到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就會視抵抗為徒勞。 李誕說:“有段時間做什么都沒勁,覺得回內(nèi)蒙喝三塊一瓶的啤酒也行。最可怕就是這個‘也行’,因為在我心里,這個也行真的行?!?/span> 他又說:“總有人要我做自己。我要做了自己,你們就看不到我了。我只有不做自己,才能健健康康在這里?!?/span> 最后他自洽的方式是,用作品讓失意的人快樂,幫助他們擺脫痛苦。 許知遠是個年輕人,只有年輕人才會有無窮無盡的希望,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能為這個世界做點什么。 而李誕卻說他已不再追求深刻,包括“改變世界”這些都是更年輕時的想法,如今已經(jīng)放棄了。 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李誕對許知遠更像是一種保護和成全,他盡力幫助觀眾認識另一面的許知遠,塑造一個與自己的圓滑形成反襯,語言表達有問題,但無比真誠的許知遠。 李誕將自己做成許知遠的對立面,對他的那些看似不留情面的諷刺,都把分寸拿捏得剛剛好,極盡了溫柔。 04 兩人在飯館擼串,李誕說:“世界運行的邏輯就是這樣,沒有烏托邦,哪里都臟,那么我也運行起來唄。” 許知遠始終把自己當一個知識分子來看待,認為自己有責任去引導愚蠢人類的價值觀,提升普通民眾的藝術(shù)素養(yǎng)。他需要對抗、憂傷、憤怒,需要滿懷熱烈情緒去表達。 他很想像其他不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做出一些貢獻,想給世人證明他是第一個提出日心說的人,可是他又很怯弱,怕被燒死。 李誕把自己放得很低,強調(diào)了很多次自己的身份是藝人,只想把喜劇做好,給更多人帶來歡樂。他把社會比作程序,把自己比作代碼,自己是不斷運行的,出了事,就要修一修。 他不想對抗這個世界了,他知道姿態(tài)太高招罵,真話太多賺不到錢。跟著規(guī)則來,比你規(guī)則中人還玩得好,這是他跟著規(guī)則而不被規(guī)訓的方式。 他覺得以前的憂慮、苦悶、想不通、甚至是“強說愁”是無意義的。人過分地尋找自身,就會忽略世界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 因此他才會羨慕池子的生活狀態(tài),生氣就是生氣,開心就是開心,不會牽扯到更多的東西。 童話里都是騙人的,像我們這樣的人,生來彷徨。誰不是二十多歲離開校園,踏入社會,見遍了世間的惡俗,心中的理想主義破滅,多面體終于磨成球。 但無論這些困難有多么可怕的破壞力,也不能將一個英雄打敗。真正的英雄,他永遠敢于直面困難,承擔責任。 05 李誕曾發(fā)過一條微博,內(nèi)容如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