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隆合:玉器.收藏.藝術——植根文化生命力。 我也與眾人一樣,癡愛和田玉中的羊脂,但眼下的事實是,嚴格意義上的羊脂玉太難一見但又難消心中對玉石的執(zhí)著。
怎么辦?玩玉玩羊脂,知道難卻又不想將就。所以現在若能遇到“達羊脂級”就已是十分滿足,在這個“羊脂級”的過程中,我個人反倒更看重“脂份”這一指數而非白度?;蛟S,若是碰見嚴格的羊脂玉,不僅僅是脂份,白度也是我要看的。
這一塊,羊(白度) 脂(油性) 玉(質地),三者皆備,很難得。
我們放大,若看白度:↓
若看脂份:↓
我一直認為脂份是和田玉也是羊脂玉的命根子。 既然羊脂玉既要白又要脂,那我退而求其次,羊脂級的脂份最重要,白度可以沒那么白也行,舒服、養(yǎng)眼最關鍵。
比如這樣的,難碰到:↓ 但若是有這樣的出現在面前,我也是十二分滿足的:↓
我知道,除了白度,若是脂份 玉質,再來一層皮與色,簡直完美~! 比如這樣的:↓
不過這樣的料子,一來少有,二來搞不好就上個色加個皮,我也傻傻分不清,三來是真貴啊。
人都是視覺動物,皮色一來,立馬就被吸引了過去,小白更是容易被“美色”蒙住雙眼,什么玉質啊,脂份啊...瞬間被遺忘。
所以綜合來看,“脂肉”,是現階段我的首選,若有幸同時兼具白度不錯,那是再好不過的事。
↑這些料子,雖說不夠白,但由內到外散發(fā)出來的那種渾厚與細膩的穩(wěn)重厚莊,即使不上手你也能感受得到。和田玉料子天生的脂光與粉糯是人工做不出來的,所以說籽料更代表著和田玉的靈性與精魂。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來一張白度一級棒的白玉照:↓
圖1,光線的問題,這三塊料子的白度被降低了,但還是能看出它的“膚白如雪”。白度是絕對到了,但是不是感覺少了點什么? 這就是我們說的僵白。 白而不潤,厚而不糯,這就是與籽圖2在“脂份上”的最大差別。
但現實是,圖1這樣的料子也被市場喚作“羊脂”,有錯嗎?也可以說沒錯。
關于和田玉白玉的白度,每個人心中其實都有自己的“秤”。
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喜歡雪花一般的,也有人喜歡接近青玉的,你覺得很白的在另一雙眼睛里也就一般般...秤不一樣,稱出來的東西能一樣嗎?只可惜大自然孕育出白度脂度細度渾厚度潔凈度一應俱佳的,只有那么幾塊。
對于這種介于“羊脂玉”與“一般玉”之間的“羊脂級”,我們來瞧一下以下作品,這些在很多玉友看來算不上“一級白”的料子,也沒有璀璨的皮色,你可還滿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