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言臨帖 (概要)
一、先看上下左右(找距離) 二、再看字的結構(找關系) 三、詳察筆劃形狀(找粗細) 四、行止務求自由(找適意) ● 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周星蓮《臨池管見》 ● 唯初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jié)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幾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然后可以摹臨。——南宋.姜夔《續(xù)書譜》 ● 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既遷?!?梁章鉅《學字》 ● 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彼?黃庭堅《論書》 ● 臨摹用工,是學書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后像行體。——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 凡臨摹須專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總覽揣摩,自然胸中饜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廣闊,志趣高深,集眾長以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臨池心解》 ●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于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書即成,且氧于心中無俗氣,然后可以作,示人為揩式。北宋黃庭堅《論書》 精 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