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特點(diǎn)】 1.口腔炎(口瘡)單純性口腔炎的口腔黏膜表面紅腫、灼痛。潰瘍性口腔炎的口腔黏膜上有圓形或卵圓形的灰白色潰爛,周圍有紅暈,嚴(yán)重者口腔痛得難以進(jìn)食。病程一般為一星期左右,常反復(fù)發(fā)作。 2.鵝口瘡 又叫雪口病,是一種嬰兒的傳染性口炎。多見于口腔不潔、營養(yǎng)不良的嬰兒。口腔黏膜布滿乳白色斑膜,流口水和咽喉疼痛。 【治療】 1.口瘡 (1)五倍子(生)、白礬(生)各等份,研末搽之。 (2)黃連60克,干姜30克,共為末,搽于瘡上。 (3)生菜桿燒灰,飛白礬研面,和勻上患處。 (4)黃連、細(xì)辛為末摻之?;蚣?xì)辛同黃蘗末摻之,外以醋調(diào)貼臍。 (5)黃蘗、蜜炒研末口含。 (6)五倍子10克,冰片1.5克,共研細(xì)面,撒患處。 (7)白茄蒂燒灰研末,上患處。 (8)番茄汁口含,每次數(shù)分鐘,每日數(shù)次。 (9)生蜂蜜15克,硼酸30克,混合拌勻口含,連續(xù)幾次。 (10)生白礬5克,朱砂1克,共為末,敷之。 (11)百草霜10克,霜茄子30克,冰片2克,研末,涂患處,每日1次,飯后使用。 (12)雞蛋白衣(中藥叫鳳凰衣即蛋殼內(nèi)薄薄的白皮),貼患處,每日換2次,3日有效。 (13)茄蒂,燒灰,涂患處。 (14)沒石子、甘草。共為細(xì)末,摻上之。 (15)白礬、硼砂、川連各1.5克,石膏3克,梅片0.3克,硃砂0.6克,共研極細(xì)面,敷之。 2.白口瘡 (1)冰片0.3克,硼砂0.6克,朱砂1.5克,青黛1.5克,黃連1克,白茯苓1.5克,共研末,吹入。 (2)乳香、沒藥、雄黃、輕粉涂。 (3)白及粉、乳汁各適量,和拌成糊狀,敷足心。 (4)蒲黃、干姜末等份,搽之。 (5)雞蛋殼燒灰,撒上,每天3次。 3.紅口瘡 (1)蜜炙黃柏為末,吹入。 (2)雞內(nèi)金10克,冰片0.3克,共研細(xì)面,外撒患處,每日3次。 4.剪唇口瘡 五倍子、白糖各3克,研末吹之。 5.舌腫硬 百草霜、海鹽各6克,研末,井水調(diào)服。 6.口臭 (1)甜瓜子搗為末,蜜丸如棗仁大,每早口含1丸。 (2)鮮蘆根24克,冰糖適量,燉汁服,每日分3次服下,連服數(shù)天。 (3)常喝青果茶,口含青果。 (4)細(xì)辛35克,口含少許。 7.舌脹滿口 蒲黃、干姜末等份,搽之。 8.口瘡、金瘡 孩兒茶、硼砂等份,涂之。 9.口瘡爛 牛膝浸酒,含漱。 10.舌腫生瘡 蒲黃末敷舌上。 11.滿口爛瘡 生姜汁,頻頻漱吐,亦可為末,搽之。 12.一切口瘡 雞內(nèi)金燒灰,敷之。 13.口鼻中肉爛瘡 瓠燒后涂之。 14.小兒鵝口、滿口白爛 枯礬3克,朱砂0.6克為末,每以少許敷之,每日3次。 15.赤口瘡 乳香、沒藥、銅綠、枯礬混勻后涂。 16.白喉、喉癰、口舌生瘡致疼痛堵塞,飲食難進(jìn) 蜘蛛焙干,人指甲、滑石、麝香各0.3克,血余炭燒存性0.4克,珍珠(煅)0.03克,冰片1克,共研極細(xì)面,吹敷患處。2小時(shí)1次,連用2次。 17.小兒口舌生瘡 鮮羊乳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 18.小兒口瘡及出血 石榴皮煅炭研細(xì),搽口內(nèi)患部,每日2次。 19.口角瘡 黃柏、石膏各3克,冰片0.3克,共研細(xì)末,香油調(diào)敷。 20.口腔潰瘍 茣茱萸適量,研細(xì),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兩腳涌泉穴,包扎以防脫落,23日換藥1次。 21.小兒口瘡、口腔炎、霜口瘡 柿子霜6克,抹患處,每日3次。 22.鵝口瘡 (1)甘草、黃連各3克,煎湯搽口內(nèi)。 (2)鮮桑皮、明礬一起煅燒存性,研面,涂患處。 (3)五倍子36克,枯礬24克,白糖2克。先將五倍子炒黃,加入白糖炒片刻,待糖溶化完為度,倒出晾干,然后與枯礬共研細(xì)末,用香油將藥末調(diào)成稀糊狀,抹于患處,每日2或3次。 (4)細(xì)辛3克,研成細(xì)末,放肚臍內(nèi),以裝平肚臍為度,然后用膠布覆蓋固定,2日后方可去掉,連用2次。 (5)黃柏3克研面,油調(diào)涂口腔。 (6)霜后茄子(陰干)研細(xì)面,吹敷患處。 (7)柳樹條子,焙灰,研末涂患處。 (8)朱砂、硼砂(煅),梅片各等份,共研細(xì)末,貯磁瓶內(nèi)。用時(shí)調(diào)蜜,涂口腔黏膜患處。 (9)朱砂、冰片各1克,硼砂、石膏各10克,共研為末,吹入喉中或抹口內(nèi)。 (10)硼砂、二梅片各1.5克,紅棗1個(gè),白礬1小塊,先將棗去核,納白礬入內(nèi),煅黑灰存性,再與硼砂、二梅攪勻,臨用時(shí)先用硼砂水洗凈患處,再用藥涂抹。 (11)鮮蜂王漿涂抹。 23.口舌生瘡腐爛 生菜根30克,梅片、枯礬各1.5克,共為細(xì)面,涂患處。 24.口中腫痛 生茄子皮煅灰研粉,與糖蜜拌和,涂腫痛處。 25.爛喉、口瘡糜腐、舌糜腐蝕 冰片、硼砂、玄明粉、朱砂共研粉,以少許搽患處。如咽喉病以細(xì)管吹入,每日數(shù)次。 26.口腔黏膜潰瘍 鮮石榴12個(gè),取子錘碎,開水浸泡過濾,待冷后,每日含漱十?dāng)?shù)次。 27.懸壅垂(即小舌)發(fā)炎下垂 精制食鹽,吹到患處,每天3次。 28.口腔炎、咽喉炎 (1)蜂蜜1份,加水8倍,搖勻,含漱,每日十幾次。 (2)蜂蜜1湯匙,大青葉9克,煎湯含漱。 29.口腔潰爛 黃瓜把、頭發(fā)燒灰各等份,共為細(xì)末,撒局部,每日2或3次。 30.口角發(fā)炎 柿餅霜,涂患處。 31.舌炎 寒水石30克,生石膏30克,共為極細(xì)末,每服3克,水煎去渣服。 32.舌麻 (1)荊芥、雄黃各1.5克,共研細(xì)末,用木通6克煎湯送服。 (2)皂角末,摻舌上。 33.舌腫 (1)硼砂10克,研細(xì)末,用薄生姜沾藥,敷擦舌腫處。 (2)紅薯藤,鮮150克或干6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或3次愈。 34.舌不能入 蓖麻油,沾紙作捻,燒煙熏之,即收。 35.舌腫塞喉 樸硝、白礬共為末,涂舌上,立消。 36.舌血如泉 海螵蛸、炒蒲黃。共研細(xì)末,敷舌上。 37.口臭 (1)茶葉適量,晚飯后口含一點(diǎn),口腔就不臭。 (2)大黃適量,煅燒研末,揩牙,每日2或3次,714日為一療程。 (3)飲適量醋。對大蒜引起的口臭特別有效。頻頻當(dāng)茶飲,2日1劑。 (4)梔子、生石膏各15克,黃連5克,水煎,頻頻當(dāng)茶飲,2天1劑。 38.小兒口臭 粟子適量,用水煮熟,每日喂食。 39.老年人夜間口干舌燥 每日取枸杞子10克,白菊花3克,早晚當(dāng)茶沖服。 40.口干舌燥 每隔10日或半月吃1次蔥,即可改善癥狀。蔥可以熟吃,也可以生吃,以生吃為好。 作者:鄭慶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