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第32任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因病逝世后,副總統(tǒng)杜魯門繼任,成為美國上第33任總統(tǒng)。毫無疑問,杜魯門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出色的總統(tǒng)之一。 1945年對首次日本使用原子彈,直接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結束,1947年提出“杜魯門主義”,要求國會撥款4億美元援助希臘和土耳其,鎮(zhèn)壓當?shù)厝嗣窀锩\動,1948年批準以控制歐洲為目的的“馬歇爾計劃”,對當代世界產(chǎn)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 1884年5月8日,杜魯門出生在密蘇里州拉馬的一所小房子里。由于從小就患有遠視疾病,杜魯門在學校里他不能跟同學們一起參加體育活動,而把時間大量用在讀書上,此外還學習彈鋼琴。 中學畢業(yè)之后,盡管他渴望繼續(xù)升造,但因為家里很窮,并一直負債,只好輟學在家務農(nóng)。 他要報名去西點軍校,但視力太差,也沒有被錄取。然而,杜魯門并沒有因此而泄氣,他依靠自己頑強的努力,終于贏得了出人頭地的一天。 1945年他成了美國的副總統(tǒng)。羅斯??偨y(tǒng)逝世后,杜魯門又繼任總統(tǒng),并在1950年獲得了連任,一干就是8年。 盡管杜魯門日后飛黃騰達,但他仍難改自己過去的本色。 他講起話來,既像密蘇里州的村野粗人,又像個炮兵隊里的丘八——而他過去也正是那號人。 他看起來也不像個政治家,倒像個銀行職員或者服裝商店的小伙計,這兩個行當他也確實都操持過。 正是杜魯門這種“鄉(xiāng)巴佬”形象,他的岳母一直都瞧不起他,至死都覺得自己的女兒嫁錯了人。 實際上,被他的岳母貶為“鄉(xiāng)巴佬”的杜魯門,在位8年,無論國內(nèi)事務還是國際事務都為美國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1972年,杜魯門呼吸道感染,體力衰竭,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科研醫(yī)院和醫(yī)療中心與病魔搏斗了25天之后,終于在12月26日去世,終年88歲。 杜魯門去世后不到1個月,約翰遜也去世了。他在杜魯門逝世時曾說:“20世紀的一位巨人長逝了。像獨立城的這位巨人那樣扭轉(zhuǎn)乾坤的人,是歷史上罕見的”;尼克松評價說:“我們今天一代和平的希望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所奠定的牢固基礎之上的?!?br> 而溫斯頓·邱吉爾對他的推崇則更高,他對杜魯門說:“在拯救西方文明上,誰的貢獻也比不上你?!?/p> 更多世界歷史文化,敬請關注:社稷通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