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這次遠航探險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但也讓新、舊大陸同時陷入了無邊的苦難之中。 印第安人被奴役、被剝削、飽受病毒之苦早已家喻戶曉,然而誰又知道舊大陸人民也在用生命在為自己的貪婪埋單。 哥倫布給歐洲帶去了兩份沉重的禮物,第一份叫“梅毒”,它制造了持續(xù)500多年的大恐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們前兩天的文章;另一個是慢性殺手,煙草。 哥倫布在《航海日志》上寫到:印第安男男女女都拿著一跟燃燒的木棍點燃植物葉子,然后用鼻子吸取冒出的青煙。 由于吸煙會讓人暫時忘卻疲憊與痛苦,印第安人視其為“神草”,并將種子作為禮物送給哥倫布。煙草的神奇魅力很快讓歐洲人也欲罷不能,吸煙隨即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神草”觀念也深刻地影響了歐洲人。英國說:“它的功效遠勝于一切治療百病的萬應(yīng)秘方、哲人之石和靈丹妙藥?!?/b>法國人用它治好了太后的頭疼病,又稱其為“太后草”。美國的早期移民更是認為“只要不是沉疴舊疾都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治愈?!?/b> 隨著煙民越來越多,大家模糊地意識到煙草可能有危害。英王詹姆斯一世最先頒布禁煙令,教皇烏爾班八世、日本天皇、皇太極、崇禎等都先后跟進。 東西方統(tǒng)治者紛紛投入到轟轟烈烈地禁煙運動中,然而結(jié)果卻相當打臉。煙草像洪水一般席卷了整個地球,所有禁煙令都淪成為一紙空談。 統(tǒng)治者們并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煙草簡直就是國庫提款機。于是尷尬的事情發(fā)生了,第一個禁煙的英王詹姆斯一世率先在殖民地種植煙草,并實行國家專賣。 其他國家也有樣學樣,有了國家的保駕護航,煙草很快成為國際貿(mào)易中的緊俏商品,香煙公司廣告更是打得鋪天蓋地,而且還都打健康牌。 美國著名的駱駝牌香煙的廣告語是“我們的產(chǎn)品就像你喝的水一樣純凈”、“想吸多少吸多少,它會舒緩你的緊張”。 19世紀初期,瑞士科學家從煙草中提取了劇毒物質(zhì)尼古丁,這無疑給煙草業(yè)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但煙草公司卻不愿輕易就范。 他們很快推出了帶有過濾嘴的香煙,并請醫(yī)生做代言,聲稱:“過濾嘴更加健康”、“過濾嘴式的設(shè)計,正是醫(yī)生的選擇!”除此之外,煙草公司好組織大量專家論證吸煙有益身體健康。 在強大的廣告宣傳下,過濾嘴香煙迅速在世界范圍內(nèi)流行開來。盡管不斷有科學家從煙草中分離出有毒物質(zhì),但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抽煙始終是歐美最時尚的生活方式。 由于過濾嘴中的石棉被吸入人體后會導(dǎo)致肺癌,1996年,首位肺癌煙民在美國起訴香煙公司,至此香煙有害,過濾嘴致癌的真相才大白于天下。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在長期觀察中發(fā)現(xiàn),吸煙帶來的損失和醫(yī)療費用開支是煙草稅收的5.8倍,禁煙已迫在眉睫。在美國的帶領(lǐng)下,全世界都禁止香煙投放廣告,煙盒上還必須印有“吸煙有害健康”的標語。 歐洲宗教人士將煙草視為印第安人對他們的報復(fù),在悄無聲息中奪走了萬千生命。然而隨著歐美禁煙法令不斷嚴格,受煙草毒害最大的卻成了發(fā)展中國家。 參考文獻:《煙草的前世今生》;《人類疾病的背景文化之九:肺癌煙的時髦與被訴》;《煙草,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