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前海合作區(qū)2號景觀橋
項目簡介:深圳前海2號景觀橋位于聽海大道上,為片區(qū)綜合規(guī)劃11座橋中的一座,由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承擔設計。該橋跨越鏟灣河,連接前海灣與南山區(qū),項目總長約200m,其中橋梁部分70m,橋寬45.5m。
結構形式:梁拱組合體系。
項目特色:橋梁拱肋選擇與山水相呼應的飄帶拱肋,拱肋順勢銜接四個景觀休閑平臺,與河道兩岸自然過渡,強調人、橋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
案例:前海合作區(qū)2號景觀橋 項目簡介:深圳前海2號景觀橋位于聽海大道上,為片區(qū)綜合規(guī)劃11座橋中的一座,由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承擔設計。該橋跨越鏟灣河,連接前海灣與南山區(qū),項目總長約200m,其中橋梁部分70m,橋寬45.5m。 結構形式:梁拱組合體系。 項目特色:橋梁拱肋選擇與山水相呼應的飄帶拱肋,拱肋順勢銜接四個景觀休閑平臺,與河道兩岸自然過渡,強調人、橋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BIM在該項目中的應用 該項目從前期方案到施工圖設計采用三維一體化的設計理念,借助BIM技術及參數化手段,實現全過程的精細化設計;并用BIM數據模型貫通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各環(huán)節(jié),為項目的全壽命周期的管理提供技術基礎。 BIM將復雜、抽象的二維橋梁平面描述成細致、直觀的三維橋梁模型,使得設計師對橋梁設計過程的把控更為高效、明確,從而減少設計的錯誤,提高設計精度和質量,使橋梁的設計更加精細化。 參數化建模技術是基于數字、幾何等參數以各構件的約束關系拓撲生成橋梁的三維模型。參數化模型使得設計變的更加靈活、可調。隨著設計的不斷深入,橋梁的構造、截面等往往都在不斷地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若采用傳統的設計方法,設計過程只能通過手動一步步的更新,往往會存在許多由于修改不到位產生的錯誤。采用參數化模型,則可通過調整基礎參數使得整個設計進行同步的更新,大大地減少了由于設計優(yōu)化而引起的重復性工作,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前提下提高設計效率。 BIM將原本需要在真實場景中實現的建造過程與建筑表現,放在數字虛擬世界中預先實現,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橋梁在真實建造過程中的工序混亂,合理地安排施工工藝及施工作業(yè)順序,避免交叉作業(yè)等問題,保障施工的順利進行。 由于有了上述的三大優(yōu)勢,使得設計師利用BIM進行橋梁造型、結構等優(yōu)化成為可能。進一步保障真實橋梁的完美,這點對復雜的飄帶空間拱肋造型橋梁設計尤其重要。 BIM的運用同樣能夠提交深化的施工圖,剖析三維軸側圖等圖紙。加上模型本身精細化的原因,BIM輸出的工程施工圖及工程量統計表將保障設計成品的準確、高質量、富于創(chuàng)新。
目前國內的BIM應用正從1.0進入2.0時代。BIM2.0是企業(yè)的BIM應用從可視化向綜合運用的一個跨越,這是BIM從一個設計工具,升級為管理工具的一大進步,是實現BIM價值的有效手段。 文=極客君 |
|
|
來自: 一個人幸福dtoq > 《科技 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