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孩子成長慧,蘋果媽 孩子犯錯,家長都會想管教孩子,批評是一種簡單又常見的教育方式,可以更好規(guī)范孩子的言行舉止。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不分場合管教孩子。
看到孩子犯錯,父母難免心浮氣躁,這個時候如果本來心情就不好,管教起孩子來就容易“誤傷?!?/p> 一位媽媽在公司被領導訓了,帶著一肚子的火沒地方發(fā)?;丶液罂吹脚畠喊鸭依锱靡粓F糟,還說跳舞給她看。 本來一肚子火的媽媽再也控制不住了,她直接把手里的包往地上一丟,“哐當”一聲響。然后大聲罵道:“你就不能懂事啊!不知道自己去整理一下房間啊!趕緊給我把屋子收拾好。否則,有你好看!” 女兒楞了一下,豆大的淚珠刷刷刷地落下?!斑€哭!就知道哭,今天的飯你來做啊,要么就全都不要吃了!”她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失控了。 媽媽不知道的是,女兒最近看媽媽不開心,新學了一個新疆舞,為了準備衣服,花了很多心思,才把家弄亂的。 人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完全被自己的情緒和憤怒迷住了雙眼,看不到任何美好。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請家長一定要先收拾好自己的心情。 因為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破壞力是看不見的傷口。
就算孩子真的犯了什么錯,在管教之前,父母一定要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客觀公正地批評孩子,孩子才能明白你想表達的道理。
我想,這樣做比在盛怒之下胡亂打罵發(fā)泄一通對于孩子的教育效果會好得多。
前幾天,在書店看到一位爺爺,當著孫子同學的面,大聲指責孩子:“你怎么邊吃東西邊做作業(yè),太不認真?!?/p>
孩子當著其他同學的面,覺得很丟臉,因為自尊心和面子問題,當場和爺爺嗆起來了。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很多,不管是大街上、班里,還是親戚朋友的面前,拉過孩子就是一頓批,甚至有的家長以為會讓孩子記住教訓。
孩子雖然小,但也有自尊心,如果管教孩子的時機不恰當,會讓他覺得在同學面前丟盡了臉,容易引起情緒的反抗。
當孩子犯錯了,可以把孩子單獨叫到一個房間里,以聊天的方式和他說說,指出他的不足之處。
在外人面前,給孩子留點余地。孩子們也會更容易正視自己的不足,接受家長的批評。
由于各種原因,父母和孩子一起坐下來聊天這樣的機會少之又少。因此,一起吃飯時就成了很多家庭“開會”的時間。
其實,孩子在準備吃飯的時候,身心都是非常放松的,對桌上的食物也充滿了期待。
爸媽如果在飯桌上管教孩子,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更有可能破壞親子關系。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厭倦家里的吃飯氣氛了。
一家人圍著桌子吃飯,是家庭交流感情特別好的機會,爸爸媽媽千萬別把餐桌當講桌。
孩子犯了錯誤,該如何管教?其實很簡單。
1、指出孩子錯在哪里,說明事情造成的后果
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而不是簡單地發(fā)泄大人不滿的情緒。
2、告訴孩子怎么改正
如果孩子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那么告訴他,怎么做才是正確的,你希望孩子怎么做,這樣孩子以后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3、爸爸媽媽仍然愛你
管教過后,還要給孩子信心,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錯,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 我相信,所有的家長管教孩子,都是為了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變得更好。所以,管教的目的是教育,而不是懲罰。
同樣是管教,在合適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卻能夠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爸爸媽媽們不妨試一試哦! |
|
|
來自: mickeychow805 > 《教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