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蚯蚓”作用大,土壤修復要靠它 蚯蚓是土壤肥力轉化師,是象征土壤質量好壞的生物體,農田里沒有蚯蚓代表著土壤已經出問題了。 要召回蚯蚓,因為土壤離不開它! 在人類未來到地球之前,蚯蚓已耕耘了地球億萬年。自然界的各種有機廢棄物經發(fā)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統(tǒng)蛋白酶、脂防酶、纖維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轉化成為自身或易于其他生物利用的營養(yǎng)物質,經排泄后成為蚯蚓糞。 可千萬別小瞧這蚯蚓糞,它能全面地滿足植物生長的各種需求和營養(yǎng)成分,對植物有難以置信的神奇肥效。 蚯蚓糞的成分 1、肥效測定 全氮 0.95~2.5% 全磷 1.1~2.9% 全鉀 0.96~2.2% 有機質 25~38% 腐植質 21~40% 有益菌群2000萬個/克~2億個/克 PH值 6.8~7.1 2、營養(yǎng)成份 吸附水 4.60~5.2% 粗脂肪 0.59~0.65% 粗纖維 5.10~6.2% 粗蛋白 5.10~21.7% 粗灰分 70.8~73.55% 無氮浸出物 12.15~13.95% 鈣 3.60~4.2% 磷 0.30~0.4% 主要特點是粗灰含量高,粗蛋白含量遠高于禾本科秸稈,而接近或超過豆科秸稈,是畜禽的良好飼料之一。 3、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μg/g) 鐵(Fe)3100~3200 錳(Mn)210~250 鋅(Zn)2.5~3.1 銅(Cu)20.1~21.1 鎂(Mg)8400~8530 4、氨基酸含量(%) 蚯蚓糞所含氨基酸種類在16~18種之間,風干物中的含量如下: 天門冬氨酸 0.50~0.60 蘇氨酸 0.20~0.35 絲氨酸 0.30~0.51 谷氨酸 0.40~0.65 甘氨酸 0.10~0.20 丙氨酸 0.35~0.75 纈氨酸 0.30~0.40 蛋氨酸 0.10~0.15 異亮氨酸 0.15~0.18 亮氨酸 0.25~0.33 酪氨酸 0.10~0.15 苯丙氨酸 0.20~0.25 賴氨酸 0.18~0.23 組氨酸 0.00~0.10 脯氨酸 0.16~0.19 胱氨酸 0.00~0.12 色氨酸 0.20~0.23 精氨酸 0.11~0.16 5、微生物含量 有研究表明,蚯蚓糞中的微生物總量甚至會超過進入蚯蚓體時的數(shù)量。經檢測,蚯蚓糞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萬個/克~2億個/克之間。 6、拮抗微生物 經檢測,蚯蚓糞中正常情況下含有至少兩株拮抗微生物(球孢鏈霉菌和丁香苷鏈霉菌),對土傳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蚯蚓糞的功能及特點 1、養(yǎng)分全面 蚯蚓糞不僅含有氮、磷、鋅等大量元素,而且含有鐵、錳、鋅、銅、鎂等多種微量元素和18種氨基酸,有機質含量和腐植質含量都達到30%左右; 每克含微生物有益菌群在1億以上,更可貴的是含有拮抗微生物和未知的植物生長素,這些有效成分是任何化學肥料,有機肥成微生物肥所無法達到的。 2、富含有機質,增強地力,減少化肥用量,根本解決土壤板結問題 判斷土質肥沃程度的首要標準是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如果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那么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化肥農量、降低成本就無從談起。 蚯蚓糞有機質含量約30%,而且有機質經過2次發(fā)酵和2次動物消化,所形成的有機質質量高、易溶于土壤中,易被植物吸收。 據(jù)國內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每1斤蚯蚓糞其效果可等同于10斤農家肥,既經濟實惠又方便施用。 3、富含微生物菌群,提高作物抗病防病能力,保護土地生態(tài)環(huán)境 蚯蚓糞中微生物含量在1億個/克左右,更可貴的是含有至少兩種拮抗微生物。 這些大量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迅速抑制害菌的繁殖,有益菌得以繁殖擴大,減少土傳病害的發(fā)生,使農作物不易生病,同時增加植物根部的固氮、解鉀、解磷的能力。 4、富含腐植酸,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提高土壤的供肥力 蚯蚓糞腐質酸含量在21%~40%之間,并且含有多種消化酶和中和土壤酸堿度的菌體物質,能提高土壤中性磷酸、蛋白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從而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結構和平衡酸堿度,最終體現(xiàn)在作物的生長發(fā)育、產量及品質上。 5、抗旱保肥,促根壯苗 在蚯蚓糞特有而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和奇特理化性質的共同作用下,作物明顯表現(xiàn)出抗旱能力提高和減少化肥用量,特別是作物的根系尤顯發(fā)達,從而使作物在壯苗,抗倒和抗病等方面表現(xiàn)突出。 6、重茬不減產 由于蚯蚓糞所含營養(yǎng)物質豐富,而且能顯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數(shù)量,改善土壤結構。多年的試驗表明,在連續(xù)使用我公司產品后,可使重茬不減產,對于薯類作物甚至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7、明顯改善作物品質,恢復作物的自然風味 蚯蚓糞同時具有生物肥、生物有機肥、有機肥、氨基酸肥、腐植酸肥、菌肥、微肥的特點,但又不是這些肥料的簡單組合,是蚯蚓億萬年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最適合植物生長的組合。 關于蚯蚓的好我們大概總結6點! ①改善土壤結構。蚯蚓活動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保水透氣性,能保護和保持土壤有機物。 ②分解土壤有機物,提高土壤養(yǎng)分轉化效率。蚯蚓可分解、破碎土壤粗有機物,從而使有機物更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提高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速度。 ③提高土壤速效養(yǎng)分。蚯蚓活動可以提高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性和養(yǎng)分周轉率,蚯蚓活動能顯著促進了土壤氮素的礦化,提高土壤有效氮的含量。 ④對植物生長具有促進作用。蚯蚓活動對根系生長、植株發(fā)育和作物高產都有促進作用。同時,還可以促進植物有益菌的分散并可改變它們的菌落結構、抑制植物害蟲、寄生蟲、病原菌的數(shù)量和活性。 ⑤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蚯蚓和蚯蚓糞為微生物、微型土壤動物的生長及植物根的伸長、生長都提供了非常適宜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⑥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蚓糞中的速效養(yǎng)分高,促進微生物生長,而微生物可分泌各種降解酶。蚓糞良好的結構為酶反應提供了合適的作用空間。蚯蚓的腸道消化過程也能促進酶活性的提高。 綜上,土壤中沒有蚯蚓,后果可想而知。當然,任何物質都講求平衡,應遵循自然法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