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四味拔毒散 明雄黃、蘇雄各120g,白礬240g,冰片6g。將白礬研成細面, 然后徐徐兌入雄黃和蘇雄,研勻后再把冰片研粉兌入即成。用時, 藥粉適量,傾入碗內(nèi),以山西陳醋調(diào)成膏狀,敷于患處,薄厚約1分 左右,如藥干后再用毛筆蘸醋涂藥上,以保持該藥濕潤直至8小時 左右,然后以小米水洗干凈。 本方有清熱解毒、消腫定痛之功。適用于一切陽癥積血丹毒、 紅腫疼痛、乳癰(乳腺炎)初起。 17.鬼臉火丹方 爐甘石(火煅,入黃連汁內(nèi)淬3次)、熟石膏各6g,輕粉、天竺 黃各3g,鉛粉2.2g。共為末,摻之。 本方出自《衛(wèi)生鴻寶》,有收濕清熱,解毒斂瘡之功。適用于鬼 臉火丹(為小兒丹毒之一),滿頭膿血,發(fā)癢難藥。 18.系列秘驗方 (1)芙蓉膏:黃柏、黃芩、黃連、芙蓉葉、澤蘭葉、大黃各250g。 以上共研細面,過篩,用凡士林調(diào)成20%軟膏。外敷患處。有清 熱解毒、活血消腫之功。適用于丹毒(火丹),蜂窩織炎,癤、癰、乳 腺炎初起等。 (2)解毒丹:熟石膏30g,青黛6g。為極細末,菜油調(diào)搽。有涼 血解毒、收濕斂瘡之功。適用于丹毒、濕疹。 (3)升麻湯:升麻60g,漏蘆、黃芩(去黑心)各90g,梔子(去皮) 30g。上藥細銼。每次用15g,以水750ml,煎至450ml,去渣,下芒 硝5g,攪勻,以紗布重浸湯中,溫溻患處數(shù)十遍,1日2次。有瀉火 解毒之功。適用于丹毒。 (4)土黃散:樸硝30g,大黃(細末)3g。上藥水調(diào)勻。先用一 小刀刺破丹毒,去赤暈惡血毒汁,再用雞毛蘸藥,時時涂搽。有清 熱、解毒、消腫之功。適用于赤游丹毒(小兒丹毒)。 (5)大黃散:大黃、蒼術(shù)、黃柏各等份。研細末。取銀花或菊花 煎汁,或涼開水調(diào)成糊狀,涂搽。亦可用植物油調(diào)涂。有清熱解 毒,祛濕消腫之功。適用于丹毒;癤;膿皰瘡。 (6)戎鹽散:戎鹽14g,附子1枚,雄黃7g(水飛)。上3味共研 細末,每用少許,以雄雞血調(diào)涂患處。有解毒消腫,散瘀止痛之功。 適用于鬼火丹(陽性瘡瘍,兩臂赤起如李子)。 · 3 1 1 · (7)芭蕉散:寒水石(煅)、蚌粉、芭蕉汁。前2味藥等份,研末, 用芭蕉汁調(diào)涂,鵝翎蘸而涂抹患處。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適 用于丹毒熱瘡(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皮膚粘膜內(nèi)網(wǎng)狀淋巴管的急性 感染)。 (8)金花散:郁金、黃芩、甘草、山梔、大黃、黃連、糯米各30g。 上藥為末。蜜和冷水調(diào),以鵝毛涂患處。有瀉火涼營解毒之功。 適用于一切丹毒、熱焮疼痛。 (9)綠豆散:硝石、大黃、綠豆各等份。上為細末,用雞子清調(diào) 敷患處。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適用于小兒赤腫丹毒、惡候 不可辨。 (10)敷藥散:綠豆30g,蟬蛻3g,荊芥穗、澤蘭、連翹、白芷、蔓 荊子各9g,秦皮、夏枯草各6g。上藥共研細面。每次用9~12g, 淡蜜水調(diào)敷。有祛風(fēng)、清熱、消腫之功。適用于丹毒(鏈球菌所致 急性網(wǎng)狀淋巴管炎)。 (11)藍月白散:石膏120g,青黛12g。上藥研細末,過100目 篩和勻。臨用時,用香油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每天1~2次。有清 火吸濕、解毒消腫之功。適用于大頭瘟(丹毒)、面游風(fēng)(脂溢性皮 炎)、藥毒、天泡瘡、濕疹、纏腰火丹(帶狀皰疹)等皮膚起瘰焮紅成 片、瘙癢,或水泡或流津水。 (12)寒水石散:蠶沙、山梔、寒水石(煅)、黃連、黃芩、黃柏、大 黃各等份。為末,水調(diào)敷。有燥濕解毒,涼血瀉火之功。適用于下 部火丹(丹毒)。 (13)牛黃消毒膏:雄黃3g,蝸牛50個,大黃末30g。上藥共研 一處,用鐵銹水調(diào)搽患處。有清熱解毒、瀉火消腫之功。適用于小 兒一切丹毒。 (三)食療方
1.油菜汁 油菜搗爛用潔凈紗布絞汁1小杯(約30ml)飲用。每日3次, 連服3~5日。用于風(fēng)火毒盛者。 2.赤柏飲 赤小豆25g,牛膝、川柏各15g。水煎服。適用于下肢丹毒(流 火)。 3.大青葉煎 大青葉、板藍根、野菊花、紫花地丁任選1~2種,每種50~ 100g。水煎服。 4.藍根黃柏湯 板藍根50g,黃柏12g,蒼術(shù)、川牛膝各9g,綠豆15g。水煎服。 每日1劑,連服數(shù)日。用于濕熱毒盛者。 5.綠豆菊花湯 綠豆100g,黃菊花30g。加水1500ml,煮湯飲服,1日分3次 服完。適用于丹毒患者之咽痛發(fā)熱。 6.海蜇公英湯 海蜇100g,漂洗去咸味,與荸薺100g,鮮蒲公英50g同煮湯服 用,每日分3次服完。也可用海蜇皮洗凈后貼于丹毒處,干后用水 浸濕后再貼。適用于丹毒患者局部灼熱疼痛或有水泡。 7.向日葵花煎 向日葵花1塊,蜜蜂7個,生姜2片。水煎服,用后取微汗。 適用于大頭瘟(頭腫如斗)。 8.菊花甘草湯 白菊花120g,甘草12g。水煎,頓服;渣再煎服。有清熱解毒 的作用,適用于疔、一切無名腫毒。 · 5 1 1 · 9.絲瓜根燉豆腐 豆腐250g,鮮絲瓜根120g。同放鍋內(nèi)燉湯服食。早晚各服1 次,連服數(shù)日。用于風(fēng)熱侵犯者。 10.板藍根菊花煎 板藍根50g,野菊花9g,白糖適量。水煎服,每日1次,連服4 ~5日。用于風(fēng)熱侵犯者。 11.月季花冰糖煎 開敗的月季花3~5朵,冰糖30g。將月季花洗凈,加水2杯, 小火煎至1杯,再加冰糖調(diào)勻,涼后1次服完。每日1次,連服3 ~5日。用于濕熱壅盛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