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出生的茅侃侃曾打過一段形象的比喻:創(chuàng)業(yè)心態(tài)取決于你拿公司當什么:當父母,便要走到最后;當兒女,長大就放手;當情人,三五年一個,別糾結(jié)。可見規(guī)勸自己的事他并非不擅長,然而他還是把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2018年,以一句“我愛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結(jié)尾”輕輕淺淺地結(jié)尾。 可見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并不清晰可見,人前人后是兩個世界。那些人生中的“至暗時刻”很少會被暴露在陽光下,如果不是經(jīng)由自己之口,多半會成為永遠的秘密。人們喜歡春風拂面,而把寒冬藏在心里,就連有足夠?qū)拸V臺階的成功者,都習慣以一句“運氣好吧”一言蔽之,顯得謙虛還體面。 但親歷的人會懂,要勞駕“運氣”最終向著你,需要經(jīng)歷多么殘酷的黑夜,那并不是人之常情。幸存的創(chuàng)業(yè)者喜歡說“還活著”,“還活著”和“運氣好”一樣,是把厚重的積淀蓋上了輕盈的蜜糖,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小說家波拉尼奧寫過一句話,“不能因為你要早起,黎明就得為你提前?!卑具^漫漫長夜,是幸存者的必由之路。 聽過這樣一些人生的“至暗時刻”。 1940年的英國,納粹陰云籠罩,66歲的丘吉爾臨危受命接任首相攬下一副爛攤子。海對面的希特勒鐵蹄踏破,歐洲幾乎淪陷,而身邊人都在與他作對。國王與他握完手在背后擦了擦,妻子埋怨他花銷過多,自己的黨派還在挖墻腳,丘吉爾走投無路躲在廁所向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求助卻遭冷言冷語。電影《至暗時刻》有一段生動的刻畫,一個孤獨而恐懼的老人,在書房沉默地坐了一個晚上。 2008年的中國,汶川大地震,57歲的時任萬科董事長王石因為要求萬科普通員工捐款以10元為限的言論,一夜之間成了“歷史罪人”。原來是站在巔峰傲視群雄的企業(yè)家和登上珠峰的英雄,突然就被打翻在地,再被踩上無數(shù)只腳說“你雖然物理高度登上了珠穆朗瑪峰,但是你的道德高度還沒有墳頭高”。事過10年,王石才坦言,那是他的“至暗時刻”。 2008年的美國,37歲的特斯拉創(chuàng)始人埃隆·馬斯克遭遇劫數(shù)。赤手空拳來到美國打拼,失去一個孩子,被記者和前妻在媒體上狠狠羞辱,用盡畢生心血的公司卻處于倒閉邊緣,他說那時的自己“簡直像是被手槍輪番掃射”。即便創(chuàng)業(yè)就是“嚼著玻璃凝視深淵”,但他更喜歡丘吉爾的名言:“既然必須穿過地獄,那就走下去。”勇氣又讓他絕處逢生。 你會發(fā)現(xiàn),哪里有持金剛不壞之身的教科書式人物呢,都是跨上戰(zhàn)馬挺起長矛去挑戰(zhàn)風車的堂吉訶德罷了。人與人的精力智力差別并沒有多大,唯一的區(qū)別大概就是“熬不下去”和“熬出頭了”。 到了一定年歲,我開始不羨慕“命好”,而更喜歡“命硬”。天賜的東西說收回就收回了,習得的本事總是能長治久安下去。如果活得夠長,你會發(fā)現(xiàn)每種“命好”,多半熬不過三代。 但“命硬”之人命運一定不太好,半生半死,遭遇坎坷,但總能逢兇化吉,大難不死。撇去運氣的成分,更有一種要和不講理的命運講講道理的蠻勁。《傾城之戀》里的白流蘇,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身無分文,回娘家后備受冷嘲熱諷,哥哥嫂嫂當然覺得這個妹妹是掃把星了,但白流蘇想,她們以為我這一輩子已經(jīng)完了么?早呢!命硬需要那股子蠻勁,“早呢”。命運是不饒你,但你也能還手。 去翻往前幾十年的歷史和人物史,常常讓我哽咽。那是中國反復(fù)被鞭打的一個世紀,我才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命硬”。它需要用殘酷的方式,不斷用那些“至暗時刻”去檢驗一個人真正的膽識和勇氣。木心20歲時搞學(xué)生運動被國民黨通緝,30歲時又被誣陷偷渡入獄,文革年代又被批斗被捕入獄,被折斷三根手指,每天吃酸饅頭和霉咸菜,飯菜上來還沒張嘴,就爬滿了蒼蠅。別人看來是無底深淵,而木心偏偏不認,“你要我毀滅,我不!我不能辜負藝術(shù)對我的教養(yǎng)!”他在獄中寫了65萬字的《獄中筆記》,手繪鋼琴的黑白琴鍵無聲地彈奏莫扎特和巴赫。50歲那年又被軟禁,55歲那年出走美國。一生歷經(jīng)磨難但看起來一直優(yōu)雅堅韌的木心,卻在彌留之際喊出了七個字:“叫他們不要抓我!”其實,他是把40多年的苦難回憶埋在心底深處,只有在無意識的時候才會表現(xiàn)出來,他沒有和任何人提過苦難,看起來永遠是一副腰桿挺直精神抖擻的樣子。他一生都摒著一口氣,那是他對命運的還手。 所以陳丹青說,你不遇到木心,就會對這個時代的問題習以為常。可等到這個人出現(xiàn),你要和他對照,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上的問題太多了。我們沒有自尊,我們沒有潔癖,我們不懂得美,我們不懂得尊敬。 從高峰跌到低谷的反彈力,這是“命硬”。可是我覺得這哪能歸功于“命”呢,那是心氣,永遠不服氣,要抗爭,要捱,要等。不抗爭的話就會滑下去,去過容易的但你看不上的生活。往下是極其容易的,逆行而上才是考驗。上去被打下來,上去再被打下來,你再上去,再上。張愛玲說那些歷盡劫數(shù)、嘗盡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干凈。所以我對任何唾手可得的成功都沒有信心,對一夜成名的人都懷有擔心,我不相信人不經(jīng)過漫長的磨礪就可以一直穩(wěn)坐高位不掉下來,我相信踏實、果敢、韌勁、滴水石穿的力量。 就像人們可惜上海這些年錯失的發(fā)展?;畹镁?,追求小資,咖啡廳里坐一下午談?wù)剟?chuàng)業(yè)計劃書就幻想有一天能敲鐘,怎么看都是天方夜譚——別人是拿命在博啊。 所以我發(fā)現(xiàn)我是沒有資格認命的。和平年代糾結(jié)的名利和成敗,在戰(zhàn)亂年代直接對付的生死和屈辱面前不值得一提。這個時代人人都想著“追夢”,但對達成“夢想”付出的努力卻斤斤計較,對自己所受的“苦”反復(fù)衡量,拿緩慢生長的樹當作迅速燒掉的柴。我不懂如今那么多“喪”來自哪里,太陽還好好掛在天上呢,人們就迫不及待大喊“天塌下來了”。 和一位已有所成的創(chuàng)業(yè)者聊天,問他過去一年的心路歷程。他神情失落,說過去一年自己并沒有什么進步。原因是已經(jīng)成為行業(yè)佼佼者的他,碰到的“至暗時刻”越來越少了。他唯一的愿望是,能再來一次徹徹底底的逆境,讓自己沉浸其中,才能再一次激發(fā)全部的潛能。 所以你看,一個已經(jīng)逐步走上巔峰的人,最怕的還是——沒有“至暗時刻”。 世間的標準常常顛倒,一直避之不及的“黑暗”也許會成為我們獲得重生的珍貴之物,而所謂的“快樂”也許是麻木不仁,混吃等死。哲學(xué)界有個經(jīng)典的題目是:你想成為一個痛苦的哲學(xué)家,還是一只快樂的豬?有一個哲學(xué)家說,他會選擇做一個痛苦的哲學(xué)家。因為比起豬的混吃等死,哲學(xué)家所擁有的深度思考能力,會帶來更高級的愉悅。兩者之間的幸福等級大相徑庭。 所以世界上也分兩種人,一種拿“黑暗”當補品,一種拿“黑暗”當瘟疫??倸w是當補品的那批人更容易茁壯成長。 美國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兒子初中畢業(yè)典禮上說過一段特別好的話: “我希望你們在未來歲月中,不時遭遇不公對待,這樣才會理解公正的價值所在。愿你們嘗到背叛滋味,這會教你們領(lǐng)悟忠誠之重要。我還希望你們時常會有孤獨感,這樣才不會將良朋摯友視為理所當然。愿你們偶爾運氣不佳,這樣才會意識到機遇在人生中的地位,進而理解你們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別人的失敗也不是天經(jīng)地義。當你們偶爾遭遇失敗時,愿你們受到對手幸災(zāi)樂禍的嘲弄,這才會讓你們理解體育精神的重要性。愿你們偶爾被人忽視,這樣才能學(xué)會傾聽;感受到切膚之痛,才能對別人有同情的理解。無論我怎么想,這些遲早會來臨。而你們能否從中獲益,取決于能否參透人生苦難傳遞的信息?!?/span> 這聽起來一點都不雞湯,因為光明只有照在黑暗之上才是光明。如若砥礪前行,日后都會轉(zhuǎn)化成力量。孤獨、困苦、“至暗時刻”是必要的,成就往往由此得來。但長出這種思想不是平白無故的,它需要你首先經(jīng)歷過艱辛與苦楚,也需要你從中理解與領(lǐng)悟。更重要的是知道這點,會給我們帶來持續(xù)一生的自我教育和成長。 所以你發(fā)現(xiàn)了么,真正的“至暗時刻”并不是黑暗到來之時,不是日子艱難,因為黑暗本身就像是戰(zhàn)爭開始時的那一槍。真正的“至暗時刻”是,黑暗攻城略地之時,你失去了對抗黑暗的勇氣,你潰不成軍,你棄甲曳兵,你無法托底了。 而我最終想成為的,是可以保持不被任何東西奪走力量的人。 作者:江南女子,婉約派。北大畢業(yè),外資行出道。秦朔朋友圈特約作者。在紅塵萬丈的摩天大樓間穿行,卻依然逃不出寫作的桃花源,于凜冽的時代溫柔地生活仍是最大理想。 |
|
|
來自: 毅哥n3i3y5146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