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代美文原創(chuàng)作者 黃柳涵 提起梨花,不少人心中馬上會涌上來這樣一句:“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比欢?,這首詩并非是真的在寫梨花,而是寫樹枝上的雪掛。不過,潔白如銀的梨花確實很像那晶瑩剔透的雪花,梨花的皎潔素雅倒真的和雪有一比。 李白有詩“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林黛玉有詩“偷來梨芯三分白”,梨花的潔白,在春花繽紛的時節(jié)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她的高潔身姿也令不少詩人墨客嘖嘖贊嘆。 正像贊梅最宜明月之下一樣,看梨花也是月下好?!皾M地梨花白,風(fēng)吹醉月明”詩句中有些冷冷的感覺,不過梨花開于春暮,春夜賞梨花,應(yīng)該說多了幾分溫暖恬靜,少了幾分寂寥冷清。皎潔的月光和梨花的潔白相映成趣,妙不可言。 宋人寫詩往往脫不開唐人的影響,不過有一聯(lián)“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卻著實讓人愛極,也是寫梨花最好的詩句之一。 梨花落時正是暮春時分,所謂“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 “三月過后諸芳盡”,春盡花殘的時節(jié)到了,梨花也難逃過。 在不少的古詩中,梨花,尤其是雨中的梨花,像是充滿了凄凄涼涼的“淚水”,這“一朵梨花,院落闌干雨”,讓多少人都為之垂淚興嘆! 雨中的梨花看起來極似佳人的悲泣,后來“梨花帶雨”一詞,就專門用來形容女子哭泣的樣子?!袄婊?xì)雨黃昏后,不是愁人也斷腸。”就連辛棄疾這樣的英雄人物,入眼后心中也平添幾分憐惜、幾分惆悵。 說起梨花,總讓人有些傷感。因為梨花的一身白色,有種傷感的美麗。 說來說去,梨花詩中寫得好的,總是傷感類的,直到現(xiàn)代的流行歌曲,梨花的意象還是那樣哀怨。 記得有一年,曾路過一個地方,一路上梨花盛開,那片片瓣瓣,隨風(fēng)灑落在水中。如今思之,宛若前塵。 離別在即,想此后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獨立在夕陽下,一直望到夜闌風(fēng)寒,如梨花帶雨一般的淚珠,無人看見。 正是:“一樹梨花一溪月,不如今夜屬何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