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黃9 ~12 g, 杏仁 9 g, 荊芥9 g, 金銀花30 g, 連翹15 g, 炙紫菀15g, 百部 12 g, 前胡 9 g, 五味子 6 ~9 g, 桔梗 6 g, 陳皮 15 g, 細(xì)辛 3 g, 甘草 6 g 加減: 咽癢即咳、 干咳或少痰, 咳嗽輕淺者,可加薄荷( 包煎后下) 6 g, 桑葉 12 g, 或合百合固金湯治療;咳嗽重濁而深、 或兼喘、 痰黃黏稠難咳、 或便秘, 舌質(zhì)紅、 舌苔黃膩者, 可加瓜蔞 25 g, 魚腥草30 g, 黃芩30 g;咳痰色白或泡沫痰、 胸悶、 納差、 舌苔白厚膩者, 可加太子參 15 g, 砂仁 9 g,清半夏 9 g, 薤白 12 g, 神曲 15 g;咳嗽不爽伴鼻塞、 低熱、 咽痛、 扁桃腺腫大者, 加牛蒡子 15 g, 山豆根 15 g, 冬凌草 30 g;反復(fù)感冒、 遇冷加重、 自汗、 乏力、 畏寒者可合玉屏風(fēng)散治療;有過敏因素存在者, 可加蒼耳子 15 g, 蟬蛻 15 g, 僵蠶 12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