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歷史系學(xué)生,實在慚愧將專業(yè)知識學(xué)得很不像樣。曾經(jīng)在江蘇衛(wèi)視《一站到底》上看到一道看圖猜人,明太祖朱元璋那張辨識度極高的頭像出現(xiàn)時,我便不可抑制地想到了腰子,一邊因為腦海里的爆炒腰花、火鍋腰片、豬腰粥、烤腰片饞得直流口水,一邊因為對古人不敬而自慚形穢。到了最后,終究還是饞蟲占了上風(fēng),翻著腰花的照片望梅止渴。 自古以來,老祖宗便有“以形補形”的說法,腰子補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這個被稱為“男人的加油站”和“女人的美容院”的東西,煎炸烹煮出來更是平添了百般風(fēng)味。對于吃貨來說,不管擁有多少瓶許三多的紅腰子精華,也不及在深夜的路邊攤擼十串烤腰子。
在四川,腰子的美味在于兩個字,熱辣。沒有辣椒配腰子就好像棒打鴛鴦一樣,辣椒的熱辣配上腰子的脆嫩,天生一對。并且一定要趁熱吃,最好是才出鍋不久,帶著最熱切的一口鮮嫩滋味入口,舌尖和心坎都被那種熱氣蒸騰所占有。 炒 — 猛火冒青煙 — 炒腰花 在前二十年里,吃過最有印象、最有鍋氣、也是最好吃的一份炒腰花,是在自貢的橋頭三嫩。
鄉(xiāng)鎮(zhèn)上不太起眼的馬路旁,汽車開過揚起一地的灰塵,打著噴嚏走進那家老而破敗的小館子。廚房不過幾平米寬,老板拴著布滿油污的圍裙,看起來絲毫沒有被人偷學(xué)走獨門技藝的擔(dān)憂,大概在他看來這就是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了。學(xué),是學(xué)不走的,即使能學(xué)到一點,那也是皮毛。
腰花抓點薄芡,另起一大碗大蔥段,豆瓣、辣椒面、小米椒和鹽各舀些許做調(diào)料,熱鍋倒菜籽油燒到冒青煙,將腰花倒入迅速劃幾下后下輔料,至起鍋不過短短八九秒,速度驚人。急火短炒, 鍋勺碰撞間皆是功夫,快一秒生慢一秒老,一鍋成菜的瀟灑與利落全部都融在這份腰花里,著實佩服。腰花的嫩氣、大蔥的鮮氣、菜籽油的香氣瑩潤飽滿,夾起一大筷子送進嘴里,各種鮮嫩爽口的滋味像鞭炮一樣噼里啪啦地炸裂開來,配上散疏又充滿香味的甑子飯,吃到停不下來。 燙 — 火鍋浪潮里走一遭 — 燙腰花 成都的四季,連風(fēng)都是火鍋味的,生活在成都的人呼吸著這樣的風(fēng),喝著這樣的水,對火鍋的熱愛也植入了基因里。無論走到哪里,都帶著對火鍋深深的眷戀,在這方面,總算是有點世界大同的意味在里頭。自然,腰子這樣人間難得幾回尋的美味,也是要在火鍋的浪潮里走一遭的。
在遇到那群過場多到超乎想象的朋友之前,我從未想過吃火鍋還有腰花還是腰片的糾結(jié),有人認為腰片太薄吃起不夠滿盞且容易燙老,還是腰花好,有人認為腰花切得不均影響口感,切得太粗不易保持嫩滑口感,切得太細容易燙老,腰片燙幾秒吃起剛剛好,自然還是腰片好。然而對于我這種佛系吃貨來說,都行都行,腰花有腰花的好,腰片也有腰片的妙。
錦城印象火鍋的腰花一向新鮮,吃起來也沒有什么難以忍受的腥臊味。需要刀工極好的墩子小心翼翼地斜切成花刀,刀刀利落,深度和廣度均勻細致,煮后才能口感一致。腰花可以放肆一些,用筷子撥一半下鍋煮,不需要提心吊膽地夾在手上生怕掉進鍋里便再也找不起來。等待一兩分鐘的功夫便可揮舞著筷子去尋找腰花,我習(xí)慣連油碟都不蘸,空口白牙吃下去,濃郁的火鍋香味和極其細嫩的口感一下子在口中擴散開來,如春風(fēng)拂面般美好。
腰片則矜貴一些,一點都脫不得手,所以還是吃串串的時候方便點,抓住手里的一把簽簽就仿佛抓住了全世界。馬路邊邊麻辣燙的腰片一次性拿一大把最好,一次只拿幾片顯得太娘,吃到好吃還難得再去拿二次,下鍋燙個幾秒,帶點微卷就好,若是有半點不走心,小心它們“老”給你看。
燙好后出鍋擼到碟子里,蘸上滿滿的原湯碟,連湯汁帶著花生、黃豆和辣椒粉,一口吃進嘴里的是多重香味的融合,巴適得板。
在何小仙火鍋吃過豪華版的腰片,新鮮的豬腰子被片成均勻的薄片,裹住如信號燈般繽紛的紅椒、野山椒和香蔥,可見是真功夫出好腰。
不需要煮多長時間,腰片斷生即可,撈起來蘸一下香油碟,一入口便可品嘗到多重滋味,脆、嫩、辣、香、鮮、麻?? 烤 — 碳火中的騷味兒 — 烤腰子 對于很多真正的吃貨來說,應(yīng)該是從不憚于吃烤腰子的。有人嫌棄它的騷味兒,也有人偏偏就有人愛它的嫩口兒,恰到好處的火候和簡單的幾味佐料讓腰子有著油潤、鮮嫩的口感,輕輕一咬便斷個干干脆脆,絲毫沒有半點牽連不舍。烤腰子這也是朋友們展現(xiàn)彼此關(guān)心的最佳方式,我給你點幾串烤韭菜,你給我烤一把嫩腰子,蒜香生蠔也可以來一打,聊幾個不痛不癢帶點顏色的玩笑話,所有的情誼都在笑談中。
在成都還沒有禁碳的時候,我去了燒烤店后廚。燒紅的木碳像炙熱的水晶石,通透的紅色看起來有一種誘人的魔力。把全生的羊腰子放上去來回翻烤,不多時便看到腰子逐漸由紅色變成金黃色,靠近爐子臉熏得發(fā)紅的小師傅動作麻溜得抓著鐵釬在料汁里翻騰浸淫,隨后再一字排開放在火上烤,如此反復(fù)兩三個來回,此時腰子已經(jīng)烤得油花呲啦啦的往外冒,師傅手瀟灑地一揮,孜然、芝麻和青翠欲滴的蔥花灑在腰子上,香氣瞬間迎面撲來。腰子這個東西還是有點自己的脾氣,烤老了如同嚼蠟,烤嫩了血鼓淋檔下不了口,火候一定要恰到好處,吃起來才足夠油潤、香嫩!每吃一口,都在為耍朋友做準(zhǔn)備。 燒 — 燒烤攤上的美味 — 燒烤腰片
把把燒里的腰片也是在吃燒烤的時候需要來上幾把的,每當(dāng)想起那種外焦里嫩的滋味,便從心底生出了一種急切的渴望,撩人心腸。別看腰片小,在爐子上用火飄烤出來卻是十足的香嫩多汁,還有熱辣的海椒面加持,帶來的味蕾沖擊十分猛烈,讓人一口難忘。 冒 — 冒出來的鮮美 — 冒腰子 有人說,沒有一只兔子可以活著走出四川,雖然夸張,但是也十分寫實地表達了四川人對兔子的熱愛,從年頭到尾那種,連兔腰都不放過。成都的兔腰大多是冒,因為個頭小,所以尤為注重時間和火候的把控,剛好斷生為妙,吃起來有讓人迷戀的爆漿口感。
在熱鬧非凡的寬窄巷子,看著游客手里上面爆米花下面飲料的巨大杯子,默默祭出了帶著成都特色的神器——叉叉兔腰。上面是經(jīng)過碼味、鹵制和澆料的兔腰,又鮮又嫩又辣,可以選擇香辣的辣椒面和鮮辣的雙椒,一口下去勁爽到爆。下面是可口的飲料,一口兔腰一口飲料,走在游人如織的巷子里,感覺自己就是全場的queen。
癮食的豉汁腰花在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冒出來的,將腰花在滾水里冒到斷生,澆上濃郁香辣的湯汁,再重重擱一勺小米辣,與粵菜里的豉汁真的關(guān)系不大,反而是一道極為鮮辣火爆的菜肴。腰花脆,也非常辣,卻讓人有種受虐上癮的感覺,一口接著一口無法自拔。 最好的腰,給最愛的人。忘了是在哪里看的這么一句話,雖然以形補形不太符合科學(xué),但是就沖著腰子特有的口感和風(fēng)味,以及可塑性這么強,都應(yīng)該好好地?zé)釔鬯湎н@樣的美味。 “老板,腰花來兩份,鍋底先熬起?!?/p> |
|
|
來自: 餐意院 > 《I.烹調(diào)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