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Core(ID:YouCore),作者王世民。 假設你進了一家公司做會計助理,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將散落在多個Excel表中的客戶信息和客戶交易金額,合并統(tǒng)計到一張表中,要求一個客戶一條記錄。 在這段時間,你同時在學習Excel公式,以及背英語單詞。你覺得你是更容易將Excel公式弄熟,還是更容易記住英語單詞? 顯然,你會將Excel公式掌握得很熟練,甚至是VLookup這種之前一看就頭疼的復雜函數(shù),因為你必須用它來匹配、篩選記錄。 但是英語單詞就不同了,我相信有極大的概率是這樣的:你將單詞背了又忘、忘了又背,后來實在不想堅持了,最后告訴自己這一輪英語學習就這樣了,下次再來吧。 讓我們換個場景。 這次你是入職一家外貿(mào)公司做跟單員,主要工作就是跟進公司歐美客戶,郵件或電話跟他們反饋和解釋訂單的進展。 這時,如果你同時學習Excel公式與背英語單詞,你是更容易將Excel公式弄熟,還是更容易記住英語單詞? 答案是不是又變成了后者。 為什么學習同樣的東西,因為工作場景不同,效果就會有如此大的不同呢?這就需要來看看,我們的大腦在學習中的3個缺陷了。 1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有缺陷的學習器 愚蠢重復者和聰明管理者的結(jié)合體 你大腦中絕大部分是愚蠢的。好吧,不只是你,其實我們所有人的大腦中絕大部分都是愚蠢的。 它最喜歡的就是簡單的重復,并且會頑固地長期維持這種狀態(tài),抗拒任何大幅度的變化,它的名字叫做基底神經(jīng)節(jié)。 但學習就是一種大幅度的改變,我們要想讓任何學習的技能形成習慣,能自如地使用,就必須讓基底神經(jīng)節(jié)接受新的變化,并形成新的重復。 如果要做到這點,就要依賴大腦中的另一個區(qū)域:前額皮層了。 前額皮層可以對重復行為進行監(jiān)控,并控制我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它在決定我們想學英語、希望寫一本書、每天鍛煉身體。 前額皮層的管理功能強大,但有個致命的缺點:對意志力的消耗很大。一旦意志力消耗完畢,基底神經(jīng)節(jié)就以它原有的重復來接手了,學習產(chǎn)生的變化就退了回去。 因此,要想學會一個新的技能,就必須找到讓前額皮層消耗更少意志力,來控制基底神經(jīng)節(jié)產(chǎn)生新重復的方法,就好比要讓一個讓白面書生管理一大幫江湖草莽,一定要巧方法,而不是莽撞的武力——刻苦、堅持。 一個很容易就被滿足感欺騙的小孩 大腦的獎勵機制是分不清現(xiàn)實的成果和未來承諾的成果的。 比如,你參加了一個時間管理的互助小組,當終于列出了周計劃時,是不是一想到下周能做完這么多工作,就已經(jīng)覺得自己很棒了。 雖然你什么都還沒做,但此刻大腦已經(jīng)獲得滿足感了。因此,最可能的結(jié)果是,你放縱了一個周末獎勵了自己,然后周計劃里的事基本都沒能按時完成。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大腦會對能完成目標的可能性感到興奮,錯把可能性當做真正完成了目標。 這就是職場學習的陷阱之一:以為會了,所以學習停留在表層,沒有深入下去。當學習新技能的時候,將經(jīng)典書買回來了、或者將干貨文章收藏了后,就很興奮,覺得自己已經(jīng)會了。但其實,一到要用的時候,基本啥都不會。 一個忘性超大的不靠譜存儲體 現(xiàn)在人人都用過存儲卡,比如U盤、手機micro SD卡、數(shù)碼相機的TF卡等等,這些存儲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復制后除非你主動刪除,否則內(nèi)容肯定不會消失。 但大腦的記憶方式卻與存儲卡大不相同,它就像用水在紙上寫字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字跡很快就會干了、沒了。 最可靠的腦神經(jīng)研究實驗已經(jīng)表明,在學習完成后的1小時內(nèi),記憶量就會極速下降。要形成長時記憶,就必須讓神經(jīng)元長出新的突觸,并使突觸強度得到長時強化。 這就意味著,必須要有足夠多次數(shù)的重復,才能讓突觸強度發(fā)生巨大且持久的改變,從而形成長時記憶。 于是,問題就來了:有多少人能有毅力堅持足夠多次數(shù)的重復呢?不就是因為堅持不來,所以英語才學了一輪又一輪,然后還是原地踏步的嘛。 2 功利性學習如何彌補大腦學習缺陷的 現(xiàn)在,我們知道大腦在學習中的3個缺陷了,那要如何才能克服呢? 這時,功利性學習的價值就來了。 所謂功利性學習,就是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學習立馬就要用到的。這么做就可以很好地克服大腦在學習中的3個缺陷: 1. 解決意志力消耗大,難以堅持的問題 功利性學習,因為是從工作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學習,所以無論你想不想學,都必須要啟動。這種被動式的啟動,跟自己主動逼迫自己學習相比,消耗的意志力要少上很多。 就好比早上起床,如果公司規(guī)定9:00上班,遲到還要罰款,那么你按時起床所需的意志力其實是很少的,因為這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但如果今天是周末,又沒啥必須要早起處理的事情,這時你按時起床所需的意志力就遠遠大于平時上班起床所需的意志力了。 功利性學習不僅解決了啟動學習的意志力消耗問題,還解決了堅持學習的意志力消耗問題。因為要在工作中使用,隨著工作需要自然會不斷地學習新的內(nèi)容,因此你無需消耗意志力去逼著自己堅持學習。 就好比學習Android編程,如果你本身的工作就是開發(fā)手機APP,那么你很自然地就會不斷地學習Android開發(fā)平臺的新功能; 反之,如果你現(xiàn)在是一名美工,想轉(zhuǎn)型做Android開發(fā),那么對你而言,堅持學習Android平臺新功能所消耗的意志力,就會遠遠大于前者。 而且,因為是工作所需,你學習的方法和技能立即就能見效,這個就更會刺激你有興趣去重復、去學習更多的內(nèi)容。而如果你學習的內(nèi)容不是工作急需的,那么就會存在看不到即時效果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學習,前額皮層所消耗的意志力就更大了。 因此,如果能多多采取功利性學習的策略,你就可以用更少的意志力,學會更多的技能和方法。 2. 避免淺層學習,更深入地掌握方法和技能 因為大腦很容易被滿足感欺騙,因此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習其實都停留在表層,看著都會,但一動手就都不行。 采用功利性學習,因為要在工作中應用,所以你就無法只停留在表層,而是必須要往下鉆研,直至解決問題為止。 就好比學習擬文章標題,看了別人一篇特別棒的干貨文章,說是當標題滿足“這最好(How)玩(Why)”的格式時,會更容易吸引人打開看。 看完后自己很激動,趕緊給收藏了,大腦也很滿足,感覺一下子就已經(jīng)是擬標題的高手了。 但如果真到了要你起標題的時候,有的人可能連“這最好玩”是啥都有點記不清了;有的人會好一點,知道“這最好玩”是啥,但就是擬不出符合這個條件的標題。 這時,如果沒有采用功利性學習的策略,那么在你收藏文章的時候,壓根就不知道其實你根本就沒有掌握這個方法,也就更談不上去學習更深入的內(nèi)容了。 但如果你采用了功利性學習的策略,你就會擬一個符合“這最好玩”標準的標題出來,然后發(fā)出來一看,發(fā)現(xiàn)新的問題來了:依然沒什么人看哇。 為了解決這個新的問題,你就會更深入地去學習更多擬文章標題的方法和技巧,就會發(fā)現(xiàn)除了標題格式符合“這最好玩”外,還需要文章的內(nèi)容能切實打中讀者某個需求:比如體現(xiàn)身份的需求、偷窺他人隱私的需求,或者實用需求。 因此,采用功利性學習的策略,就能避免你的學習停留在淺層,而是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技能和方法。 3. 在工作中自然重復,抵抗遺忘曲線 我們已經(jīng)知道,大腦是個特別會忘事的存儲體。我們也知道,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多多地間隔重復。 可是,做不到啊! 就拿背英語單詞來說,我也知道今天背30個,每天背30個新單詞、再將昨天的單詞重復記憶下,3天后再重復下,7天后再重復下,14天再重復一遍,21天的時候再重復下,這樣應該就能記得比較牢了。 但是,到了第3天的時候,我估計就不愿意重復了,太枯燥、太麻煩了,不如就只背新單詞吧。這樣下去,結(jié)果就是背了后面、忘了前面。 但,如果你是開頭案例中的外貿(mào)助理,情況就大不相同了。你今天背的單詞,可能今天下午在跟客戶交流的時候就用到了,明天在郵件里可能又用了一遍,一個星期后再跟客戶電話交流的時候又用了一遍。 這種情況下,哪怕你還是只背新單詞,是不是最常用的單詞已經(jīng)重復了很多次,自然就記牢了呢? 學習Excel公式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當時記了沒有用,根據(jù)遺忘曲線,過上一天就忘得七七八八了。但如果你是開頭案例中做財務助理的,你就會在工作中不斷地重復這些公式的使用,很自然地就記住了。 因此,如果能采用功利性學習的策略,你壓根就不要再擔心大腦這個會忘事的存儲體了,因為最常用的內(nèi)容,它一定會幫你記得牢牢的。 3 簡單三步就能做到功利性學習 功利性學習的策略這么多優(yōu)點,那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掌握呢? 其實方法超級簡單,按下面的三個步驟來就可以了。 1. 確定一個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 所謂功利性,最好就是從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出發(fā),學了立馬就可以用的。因此,你選擇的這個問題,一定是你正在著手解決的,或即將就要去解決的。 ![]() 比如,我馬上要錄制一段音頻課程了,但是我對如何讓聲音更好聽不是很清楚,這時我就可以確定要解決的問題為“如何讓聲音聽起來更舒服”。 從解決問題的目的出發(fā)去學習,就不會再出現(xiàn),工作時擔心沒時間學習,學習時又擔心時間不夠、工作可能做不完的情況了,因為工作與學習完全就是融為一體的。 2. 確定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面和技巧 確定好要解決的問題后,就要根據(jù)問題解決的迫切程度和進度確定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面和順序了。 首先要根據(jù)問題解決的迫切度,確定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面。 如果問題解決的時間比較充裕,那就可以學習得更全面一點;如果問題解決的時間很緊張,那就要學習立馬就能起作用的具體方法或技巧。 ![]() 還舉錄制音頻課程的問題為例。 如果這個音頻課程的錄制有一個月時間,而且還有1個星期才開始,這時我就可以買幾本書或一門課,系統(tǒng)地學習下如何發(fā)音、音調(diào)、氣息、共鳴控制等內(nèi)容。 但如果下午就要開始錄,而且當天就要錄完,只有1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 這時,我就可以直接買電子書,并直接翻查跟 “讓聲音聽起來更舒服”有關(guān)的方法技巧,或者直接在網(wǎng)上搜索“如何讓聲音聽起來更舒服的技巧”,并選用其中可以直接上手就用的方法。 比如,我選擇的方法就是“坐直、放慢語速、想象你對面有個人”這3點。 ![]() 確定了學習的覆蓋面后,還可以根據(jù)問題解決的進度,確定好學習內(nèi)容的先后順序。 如果問題的解決周期比較長,而且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來處理的話,這時就可以根據(jù)問題解決的進度,先學習第一階段立馬就需要的內(nèi)容。 比如,做企業(yè)管理咨詢項目,一般大約3個月左右,而且會分為現(xiàn)狀調(diào)研、方案設計、實施路線規(guī)劃三個階段,這時候,就可以先優(yōu)先學習現(xiàn)狀調(diào)研中“如何更高效地做調(diào)研訪談”的內(nèi)容,因為這是你開展工作立馬就要使用到的。 ![]() 第二個步驟的關(guān)鍵點就是,一定要控制住自己忍不住想學更多東西的沖動,緊緊圍繞解決問題的需要來確定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面和順序。 否則就會出現(xiàn)陷入在無止境的學習中拔不出來的情況,一是耽誤了解決問題的時間;二是浪費了精力,因為學的內(nèi)容只要沒有應用,絕大部分就會被快速忘記。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做到既能聚焦解決問題所需的內(nèi)容,又能拓展知識面,我們在第二個學習策略“搭好框架,讓學習更有效率、2年抵上別人10年”中再具體介紹。 3. 實際應用所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 內(nèi)容學習后,不能只是學了,更要知道如何應用在解決問題的實踐當中。 因為我們采用的學習策略,已經(jīng)是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直接來找解決辦法的了,因此我不擔心你用不用的問題,而是要提醒你怎么用的問題。 在應用所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你之前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驗,第一遍一定要嚴格遵循所學方法或技巧的指引,一絲不茍地套用。 ![]() 為什么呢?因為你沒有經(jīng)驗: 一是只有嚴格地套用后,你才能根據(jù)反饋效果證明這個方法到底有用還是沒用,否則你會永遠糾結(jié)在是方法沒用、還是你沒用好這個問題上; 二是你只有經(jīng)過實踐理解后,才能真正知道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改進這個方法。 再舉根據(jù)“這最好玩”擬文章標題為例。 如果你一開始就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沒有嚴格地遵循這個方法,也就是擬出的標題不完全符合它的標準,那么一旦文章閱讀量未達預期,你是會認為自己沒有用好這個方法呢,還是這個方法本身不行呢?你壓根就給不出結(jié)論。 反之,如果你擬的標題完全符合它的標準,而文章的最終閱讀量效果不佳,這時你就可以下結(jié)論說:只是符合這個標準還不夠,還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因此,在第三個步驟中,一定要切記,如果你沒有經(jīng)驗,第一遍一定要嚴格遵循方法或技巧的指引。 4 小結(jié) 我們的大腦其實是一個有缺陷的學習器,它有3個學習缺陷: ◆ 它是愚蠢重復者和聰明管理者的結(jié)合體 ◆ 一個很容易就被滿足感欺騙的小孩 ◆ 一個忘性超大的不靠譜存儲體 因此,我們會因為缺乏意志力而堅持不來,學習的內(nèi)容會停留在表層,而且學的大部分東西還會很快就忘記。 但采取功利性學習的策略,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克服這3個缺陷: 解決意志力消耗大,難以堅持的問題;避免淺層學習,更深入地掌握方法和技能;在工作中自然重復,抵抗遺忘曲線。 而且,這個策略應用起來也挺容易,分為3步: 步驟一 :確定一個工作中要解決的問題 步驟二 :確定學習內(nèi)容的覆蓋面和技巧 步驟三 :實際應用所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 YouCore(ID:YouCore),個人核心力賦能平臺,一個老板、副總裁、總監(jiān)們偷偷關(guān)注的公眾號。作者王世民,深圳爾雅總裁、YouCore創(chuàng)始人,《思維力:高效的系統(tǒng)思維》作者。 |
|
|
來自: onryrp2be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