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是因為我讀過的文言文比較少吧,所以我覺得其實文言文并不難,多讀經(jīng)典,多背誦自己喜歡的章節(jié),時間一長,你讀文言文的水平就提高了。 我這里建議你讀以下幾本書,這幾本書也是我經(jīng)常讀的。 第一本是《詩經(jīng)》。 孔子說,不讀詩無以言。這里說的詩指的就是《詩經(jīng)》?!对娊?jīng)》中國文學的一個重要源頭,我們現(xiàn)在熟悉的很多美麗的意象啊美麗的成語啊,都是從《詩經(jīng)》中來的嘛,比如那個「蒹葭」,是不是特別地有感覺,特別美的感覺?但如果我說「蘆葦」,恐怕你就沒有覺得多美了吧? 對了,剛剛我提到了孔子的一句話,是不讀詩無以言,孟子還說過一句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兩句中的詩書,一個是《詩經(jīng)》一個是《尚書》,這和咱們現(xiàn)在理解的詩書不是一個意思,這就涉及到詞意的擴大或窄化的問題,所以我們學習古文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作者寫作的年代,不能單純地把現(xiàn)代漢語的詞匯套到古代漢語中。 第二本是《史記》。 太史公的《史記》呢,我只建議讀本紀、世家和列傳,表和書就不要讀了,對學習語言不是特別有幫助。 《史記》語言鮮活淺顯,很多語言其實就是照錄了當時最鮮活的口語,如大丈夫當如是,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讀《史記》不光可以為我們掃清學習文言文時的一些障礙,還可以讓我們了解古漢語鮮活的一面,增強我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第三本是《四書》。 四書其實是四個書,有記錄孔子及孔子門人言行的《論語》,有孔子之孫子思所著的《中庸》,有代表孟子言論主張的《孟子》,還有一本《大學》。 之所以說你要讀這四本書,是因為這四本書在一千多年前被朱熹列為儒家的經(jīng)典,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再像封建時代那樣獨尊儒術(shù),但儒家的思想,已經(jīng)深入到中國的每一個人的靈魂中,儒家創(chuàng)造的那些名詞啊,像什么仁義禮智信等等,我們現(xiàn)在仍舊在用。 所以這四本書實際上也是很多文言文的源頭,所以你一定要讀啊,讀了這四本書,你會學到很多知識很多成語很多固定用法,再讀其他的文言文就沒那么吃力了。 第四本是《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中集合了很多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的文言文,這些文言文都是百讀不厭的,都是能夠不朽的,建議你盡量背誦下來,把你背下的所有段落都弄懂,搞清楚這些段落說的都是什么意思,我說的搞懂是理解,而不是是「翻譯」,把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是很傻的事,就好像把成語翻譯了一下,很傻的,弄懂就行了。 把這幾本書讀完,我相信你可以應(yīng)付你生活中遇到的85%的文言文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