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這6種可能出現(xiàn)在孩子身邊的行為就屬于心理問題,看完后,家長要好好反思一下。 1、孩子大了還喜歡吮吸手指 一些較大的孩子還經(jīng)常吮吸手指,通常是吮吸大拇指,甚至不吮吸手指就睡不著覺。這個行為在3歲之前是正常的,但到3歲之后就屬于心理問題了,如曾受過較大的心理創(chuàng)傷,吮吸手指會起到撫慰作用。 家長:多與孩子溝通,找出心理問題的源頭,另外還可以采取轉(zhuǎn)移注意力的方式,多讓孩子用手,慢慢糾正吃手指的習慣。 2、喜歡咬指甲 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咬指甲,就算把手指咬出血了,也根本控制不了自己。這個行為雖然與缺乏微量元素有關系,但更多的還是心理問題,比如說家長關心不夠,家庭關系不和諧造成孩子情緒緊張等。 家長:多與孩子進行室外活動,給孩子多點關心,每天都抽出點時間來陪孩子玩游戲,減少孩子焦慮情緒。 3、脾氣差、易怒 有的孩子脾氣非常差,稍有不順著他的地方就要發(fā)脾氣,而且攻擊性非常強,這并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是心理問題。因為大多數(shù)脾氣大的孩子都是跟后天的教育與環(huán)境有關的。 家長:把暴怒的孩子單獨隔離,讓他自己冷靜下來,并且阻止其他人去安撫她,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對暴怒的孩子比較有效。同時,家長也要進行自我反思,有沒有做了壞榜樣。 4、挑食和偏食 多數(shù)家長以為小孩子挑食是正常的,但其實挑食和偏食是典型的小兒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如果長期在就餐時心情緊張、焦慮,也會使孩子產(chǎn)生厭食心理 家長:營造愉快的飲食氛圍,孩子不肯吃飯的時候,切記不可打罵、強迫他吃,要采取誘導、鼓勵的辦法,細心分析孩子產(chǎn)生厭食的心理原因。 5、拔毛癖 有的孩子喜歡拔自己的頭發(fā)、睫毛之類的,這是由孩子與家人或?qū)W校的心理沖突,所引起的情緒焦慮和憂郁導致的,如親子關系不善,人際交往不良、學習壓力等。 家長:找出孩子緊張焦慮的原因,盡力改善親子關系,改變教育方式,減輕孩子心理負擔,同時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6、撞頭、打滾等行為 有些年齡較小的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滿足時,會出現(xiàn)撞頭、打頭、捏自己等自虐行為,這是由于孩子情緒受到刺激,或是疼痛刺激時出現(xiàn)的自虐怪癖。 家長:多數(shù)孩子發(fā)生自虐行為是在某種事情刺激下,家長要弄清孩子自虐的起因并進行矯治,如有必要,可以咨詢心理醫(yī)生。 |
|
|
來自: 健康ol8samznr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