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這個行業(yè)里,天氣的變化無時無刻都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翻看日歷,國華巴彥淖爾分公司的風電場和光伏電站一年四季都遭受著風、雪、水的威脅。 為了能夠在多變的天氣狀況下保障安全生產(chǎn),國華巴彥淖爾人費盡心思,用盡方法,與天氣展開了一場“斗智斗勇”的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 以2016年為例,春日的暖風剛剛帶走巴彥淖爾地區(qū)厚厚的積雪,凜冽的大風裹挾著雪片又重新掌控這片區(qū)域;六月里,陽光明媚,國華巴彥淖爾人又因為雷電和暴雨開始了防雷和防汛的工作;當一切都平穩(wěn)過渡后,不停攀升的高溫又叫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因國華巴彥淖爾分公司的風機和光伏板分布廣泛,駕車在日間和夜間巡視的員工們的人身安全也成為了公司所有人心中最牽掛的事情之一。 一般來說巡檢主要是對風力發(fā)電和光伏發(fā)電區(qū)域進行。而巡檢的內容也很多,像是對風機的升壓站設備、集電線路、葉片,對光伏區(qū)域的光伏組件、逆變器、箱變、回流量等設備。而在巡檢中,最辛苦、最危險的就是對線路進行巡檢。 巴彥淖爾分公司川井風電場線路巡視一是對220千伏送出線路進行巡視,此條送出線路起點位于川井風電場,終點位于烏拉特中旗德嶺山500千伏變電站,線路全長86公里,共215基鐵塔,途徑高山、草原、河堤、河床,要完成對輸電線路的巡視,需要全體箱變線路組人員在自備干糧的前提下,從早晨8:00到19:00,不間斷工作五天才能巡視完成。 巡視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僅要經(jīng)過荒無人煙的戈壁灘,同時也要攀爬險峻的石頭山;不僅要對全線215基鐵塔的絕緣子、防震錘、引線、塔架螺栓、塔架杠梁進行逐一查看,同時也要通過敲、看、聽等多種方式判斷塔架及附屬設備是否處于健康水平,同時做好記錄、分析、總結工作。 巴彥淖爾分公司川井風電場二是對35千伏集電線路進行巡視,川井風電場共有集電線路18條,分為五期,所有集電線路,由266臺風機箱變,經(jīng)過地埋電纜到架空集電線路,到升壓站終端塔,然后再通過地埋電纜送入35kV高壓開關室。線路全長109.97公里,共有403基桿塔。 風機分布圖 2017年2月21日,巴彥淖爾各地區(qū)普降大雪,積雪厚度達18厘米,巴彥淖爾分公司啟動應急預案,對所在18條集電線路進行巡視,在巡視過程中,工作人員著重對架空線路導線弧垂、跨線、防振措施、電纜頭、線路、鐵塔的覆冰情況,鐵塔有無受其他外力破壞,金屬構件、部件有無磨損、銹蝕,防震錘有無位移、掉頭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認真的檢查,確保集電線路安全。 2017年3月4日夜晚,因巴彥淖爾分公司川井風電場成功申請成為3月份不限電測試風電場,設備在滿負荷運行狀態(tài)下,輸電電路容易發(fā)生過熱、燒紅等情況,通過開展夜巡,能夠較為全面的發(fā)現(xiàn)白天難以查找的缺陷隱患點。在巡視前,風電場將巡視人員分成3組,每組設組長1名,由組長交代危險點,同時逐一檢查車輛安全狀況,并發(fā)放對講機及照明工具,通過近3個小時對輸電線路絕緣子、導線與線夾接觸點進行巡視,夜巡工作順利完成,未發(fā)現(xiàn)線路異常情況。 國華投資巴彥淖爾分公司截止目前并網(wǎng)容量60萬千瓦,其中風電50萬千瓦,光伏10萬千瓦,管理5個場站,分別為烏拉特中旗川井風光互補電站(43萬千瓦),烏拉特后旗敖包風電場(10萬千瓦),磴口道勒光伏電站(2萬千瓦),烏海四道泉光伏電站(2萬千瓦),鄂爾多斯烏漫光伏電站(3萬千瓦)。 為了設備的安全、為了能夠多發(fā)電量,國華巴彥淖爾人變著花樣去巡檢,無論是在白天,還是在黑夜;無論是在大風天,還是在大雪天。春夏秋冬,我們不是在巡檢,就是走在巡檢的路上,雖然這樣很辛苦,但是為了公司,我們無怨無悔。 【來源:神華國華投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