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單位進行的檢查中,張先生檢出了幽門螺桿菌陽性,聽說這種菌是可以傳染的,而且還會導致胃癌的發(fā)生,張先生很害怕,更怕影響到家人,特別擔心和家人一起用餐傳染給家人。那么,遇到這樣的事,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近些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人的胃里唯一可知的細菌就是幽門螺桿菌,它可以破壞胃粘膜引起胃部疾病,大部分的胃炎與它有關,其中15%會導致胃潰瘍、十二脂腸潰瘍的發(fā)生,極小部分胃癌的發(fā)生與它長期存在有關,但并非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發(fā)生胃癌。 其次,人體是有抵抗力的,當有外部的病菌侵入人體的時,這種自我保護機制就會啟動發(fā)生作用,來對抗殺滅外來病菌,所以大多情況下是可以通過這種機制來清除掉幽門螺桿菌。
第三,幽門螺桿菌廣泛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比如可以在自來水中生存4-10天,在餐具上存活幾天,甚至在人的手上也可以生存,所以生活中要完全杜絕與它的接觸可以說很難。 所以,很多人檢查發(fā)現(xiàn)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是害怕會得胃癌,二是怕與家人一起進餐傳染給家人,通過上面的講述就可以知道了,人是有抵抗力殺滅它的,因此它沒那么可怕,而且目前也沒有證據(jù)表明與家人分餐就可以減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 實際上,預防幽門螺桿菌最有效的辦法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生活習慣和注重飲食衛(wèi)生,特別是勤洗手,不喝生水,定期給餐具消毒等等。
至于對幽門螺桿菌的治療,因為大部分人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后沒有任何癥狀,所以如果排隊了消化性潰瘍、胃癌家族史以及沒有長期服用損傷胃粘膜的藥物比如阿司匹林等情況外,并不需要治療,不必緊張。 不過有一點要特別提醒:應當樹立起定期做胃鏡檢查的觀念,即使沒有任何癥狀,也要定期比如兩年至三年做一次胃鏡檢查,有專家建議胃鏡檢查應當納入到健康體檢的范圍內(nèi),不要等到有了癥狀再做胃鏡,要知道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胃部的病變比單純感染幽門螺桿菌更重要。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關注天天聽健康,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推薦閱讀身邊查出甲狀腺結節(jié)的人越來越多,這和每天吃碘鹽有關系嗎? |
|
|
來自: 我是我你是你 > 《老人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