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生半夏相對而言,經(jīng)過炮制的半夏都叫制半夏。 制半夏因炮制方法不同,分為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清半夏:半夏與白礬同制,長于燥濕祛痰,多用于痰飲; 姜半夏:半夏與姜礬同制,長于和胃降逆止嘔,多用于嘔吐瀉利; 法半夏:法半夏,又稱法夏、黃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為生半夏用白礬、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藥者。毒性低,化痰作用強(qiáng)。法半夏燥性較和緩,除可燥濕化痰外,尚有調(diào)脾和胃之功,常用于脾虛濕困、痰飲內(nèi)停之證,取其清痰化飲、理脾和胃之效。保和丸中用的制半夏,應(yīng)當(dāng)是姜半夏,但多數(shù)廠家都是法半夏,偏于溫化寒痰,多用于寒癥痰飲喘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