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我就是那個愛抱怨、愛操心又不舍得花錢的中年女人在女兒眼里,我竟是一個愛抱怨的媽媽! 女兒小升初那會,不知是不是壓力太大,特別地愛抱怨,一進家門,嘴巴就開啟抱怨模式,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多,怨學校設備差,怨同學對她不友好等等…… 
 無奈我只好開導她,給她一些積極的正面的鼓勵,讓她換位思考。她點頭答應,但并沒有真的聽進去,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第二天依然如故。 
 直到有一天,我在公司鬧了點不愉快心情不好,聽到她絮絮叨叨的抱怨后,終于忍不住火山爆發(fā):你怎么那么多的抱怨呢?你能不能遇事先不抱怨?你能不能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呢? 
 女兒被我的激烈反應嚇得愣住了。片刻后,她悠悠的來了一句:媽媽,你也覺得煩了?你不是也經常抱怨嗎?抱怨你的工作累?抱怨爸爸沒良心?報怨你的命不好? 
 這下輪到我愣住了,原來我在女兒心里是一個愛抱怨的媽媽。 每一個愛抱怨的媽媽,都是好媽媽 這是我朋友的真事,她留著淚告訴我,自己為這個家付出所有,最后卻沒人能夠理解。 
 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又是誰給那些愛嘮叨、愛指責、愛挑剔的女人貼上了一個“怨婦”的標簽? 
 這分明是一種傷害,嚴重摧殘了很多好媽媽的心。 
 其實我想說,所有愛抱怨的媽媽都是好媽媽。 
 是不是有人開始抗議? 
 別著急,聽我慢慢往下說。實際上,只要換一個字,兩者就會截然相反。 
 哪個字呢?把抱怨的“怨”換成愿望的“愿”。 
 這些媽媽之所以抱怨,是因為她們還心里還抱著“愿”,愿孩子學業(yè)有成、健康快樂,愿家庭充滿了和諧和愛,對生活還有著美好的愿景。 一字之差,角度不同,世界就不同了。為什么說愛抱怨的媽媽是個好媽媽呢? 
 
 
 
 
 這些女人是行動力超強的真性情的女人,她們有多少抱怨就有多少正能量,就有多少渴望和行動力。 
 實際上,她們已經是好妻子好媽媽了,只不過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了老公和孩子都不喜歡的“怨婦”。為什么會這樣呢? 
 因為迫于無奈。 
 前段時間,有一篇《男到中年,不如狗》的爆文在朋友圈刷屏,引發(fā)了無數(shù)人的唏噓和感慨,點贊數(shù)更是達到了10萬+。 
 但,我想說,女到中年,更不如狗。 好媽媽被逼成“怨婦” 這樣的場景在生活中并不少見。 
 一名中年女子一手撐著雨傘,手腕上掛著自己的包,順帶手上還抓著一袋菜。 另一只手抱著沉沉的孩子,肩上背著重重的書包,穿著一雙高跟鞋,在滂沱大雨中艱難的走回家。我們可以想見的場景,就是一位職業(yè)女性剛剛下班,匆匆接了孩子,立即奔赴菜場帶著孩子買好了菜,出門恰好突遇暴雨……她像一位勇士,更像一名沖鋒陷陣的戰(zhàn)士。 
 毋庸置疑,這位媽媽扮演者職場女性,精明能干的妻子,以及溫柔可愛的母親,三重角色。 
 人到中年,不僅要面對職場危機,還要面對家庭問題。當家庭和職場的雙重壓力下,她找不到合適的方式釋放“壓力”,于是不停地跟孩子老公朋友倒苦水,越說越激動,越說越覺得自己苦!因為她只能選擇在自己的親人中釋放壓力,她覺得她都是為了這個家,只有家里的人才會理解。 
 這就是很多媽媽變得越來越喜歡抱怨的原因。 
 她們想在職場上成功,也希望在家里做一個賢惠的妻子,被孩子夸的媽媽,父母疼愛的好女兒,婆婆眼中的好媳婦。但是她們不是超人,她們是凡人,她們在職場和家庭中穿梭,不停地變化角色,她們都想把每一個角色扮演好,都想做得很好,可是她們也有體力不支生病的時候,她們的時間精力也很有限。 
 當工作和生活上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時,她們應接不暇,也一不留神成為“怨婦”。(當然,全職媽媽的壓力也不小,在這里不贅言,等抽空專門寫一篇全職媽媽的辛酸史。) 
 但是,一個沒有幸福感的母親,怎么會培養(yǎng)出有幸福感的孩子。孩子看不到你的笑臉,他怎么會快樂?所以,為了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要再做“ 怨母”。 
 做一個云淡風輕的佛系媽媽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必強求。努力了,珍惜了,問心無愧。其他的,交給命運。 
 女人要善待自己,即使不可以逆轉時間對我們的消磨,但也要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記?。?/span>你的時間和心情很寶貴,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智力成本的事情上。有經濟實力的你,可以請個阿姨。暫時沒有這個能力的你,可以權利下放,讓老公孩子自己折騰去吧,不要再事必躬親,這樣只能養(yǎng)出一個喪偶式的伴侶。 周末的時候,指揮老公孩子干點家務,干的不好也沒事,至少別人努力了。 
 有時候我們就像牡蠣,而生活中的那些不如意就像進入殼里的沙子,當我們痛苦難受但又無法把沙子吐出來時,我們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抱怨,讓大家都不開心! 
 另一個是同化,與沙子和平共處,長此以往,沙子就越來越成為牡蠣的精華,直至成為它生命中的珍珠! 
 各位媽媽,我們要做自己的醫(yī)生,在面對種種困難時,讓我們化抱怨為力量,用自己的行動和態(tài)度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幸??鞓?、能積極的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的人。 ▍來源:教育百師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