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起吃火鍋必點(diǎn)的菜,那可是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fā)而不可收拾,怎么都收不了尾,所以每次去吃火鍋,都仿佛憑空長出兩只胃,何止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恨不能還要看著后廚里的!世界上的可以食用的東西仿佛都是為火鍋準(zhǔn)備的,沒有什么不能被涮上一把。 肉食動物的選擇已經(jīng)有太多人分享了,今天分享一下我吃火鍋必點(diǎn)的素菜(這些素菜一樣來一份,就是我一周的量)。 白菜、土豆、番茄、粉絲,這四樣,是我一上桌就會點(diǎn)好的,土豆先煮,熟透就撈,撈吃一半,剩下的留著沉底,煮面乎了吃。 白菜,湯一開鍋首先放的就是它,而且要白菜干多的那一部分,這部分吃起來特別清甜,能給湯底添上一絲自然的菜甜。 粉絲一度是我吃火鍋的NO1,我也沒研究出是什么原因,總之就是喜歡一大箸的撿到鍋里,抖散,透涮,大概七八分鐘這樣熟度我最歡,就全部撈起來放到空碗里,誰吃誰撈,以免久在湯鍋中煮化。就是清的,不用蘸碟,夾到自己碗里舀上一勺清湯,再撒上點(diǎn)蔥花就吃了,有點(diǎn)吃米粉的意思,是當(dāng)主食來吃的,缺點(diǎn)就是容易停不下來,吃粉絲就吃撐了。粉條也是同理。 番茄,分片下,煮幾分鐘,先去吃別的菜,等到番茄煮脫皮,快要化的時候,整個撈起,吃掉,然后再放新的切片。這樣分批下番茄的好處是湯里的番茄味始終酸甜恰好,不會有熟透果類食物的爛乎味道,也可以保持湯色清爽。 接下來必點(diǎn)的一定是人工菌菇和海帶,點(diǎn)這兩樣的情況,最好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的時候,如果是不熟悉的人,可能吃不攏。海帶會有腥氣。海帶我喜歡久煮,吃到稍微面一點(diǎn)的口感最爽。 人工菌菇種類雖多,涮火鍋我覺得只有平菇、金針菇、香菇適合,其他的,炒食煮食俱佳的,卻不適合火鍋。至于野生菌,用來煮火鍋,實(shí)在暴殄天物了,那只適合一樣一樣單獨(dú)品嘗。 涮煮的時間我是這樣安排的平菇》香菇》金針菇,最短煮七八分鐘,我就喜歡煮入味一點(diǎn)的。 再就是木耳,發(fā)透了的木耳充分煮透,不吃它的脆勁,就喜歡軟軟的口感(這么看來似乎是老年人吃法)。 其他的,豆腐、豆腐皮、茼蒿、萵筍尖、萵筍條、鵪鶉蛋,排名不分先后。豆腐也要差不多煮起蜂窩才吃,萵筍尖倒喜歡吃脆的,鵪鶉蛋純是為了點(diǎn)綴,一兩個就吃不動了。
茼蒿其實(shí)味道挺串的,點(diǎn)它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冷靜一下,不要迷失在火鍋的海洋里不能自拔。 如果是和熟悉的人吃,我必然還會點(diǎn)韭菜、香菜、蒜苗這三樣,大愛。 蒜苗一定要煮爛,一戳就能分層的那種狀態(tài),吃起來最爽。韭菜涮一下就可以,香菜煮的時間比韭菜要長一點(diǎn),幾顆香菜繞到一起,一嘴吃,香! 時令性很強(qiáng)的菠菜和豌豆尖也是每到必點(diǎn),都是一上一下三兩下就熟的菜。不過吃豌豆尖容易膈應(yīng),要看店家舍不舍得(會不會)摘菜,豌豆尖只有頂尖最嫩的部分才好吃,不經(jīng)過摘擇直接上來的豌豆尖,吃著不過是嚼不爛的菜梗而已,不如不吃。 至于湯底,我倒不糾結(jié),寡淡到底的清湯鍋我沒問題,火爆到一口就出細(xì)汗的辣鍋我也招架得住,唯一的要求是蘸碟,只要多多的蒜末,加香油和香菜、蔥花、小米辣,再澆上香醋就行了。 總體來說,吃素菜火鍋,我更喜歡酸辣鍋底的,不論這種酸是用番茄,還是檸檬香菜,或是貴州紅酸白酸,或是云南酸木瓜、干腌菜做成的,我都喜歡。 如果一定要在這個素鍋里加一個葷的話,我加的不是其他肉,而是午餐肉......你呢? (圖片整理自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