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高血壓: (一)葛根槐花飲:葛根15、槐花20、澤瀉30、益母草15、夏枯草5、決明子15、鉤藤、地龍、炒黃芩各IO、炙甘草3g,適用各型高血壓,加減: (1)、肝火上火型及肝陽上亢(頭痛劇烈、眩暈耳嗚、心煩易怒、口苦面紅、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加龍膽草3、梔子、菊花各IOg; (2)、陰虛陽亢(眩暈頭痛、失眠健忘、腰膝酸軟、兩目干澀、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弦細:加生地、玄參、石決明各15g; (3)、肝腎陰虛型(頭腦空痛、眩暈開口、腰膝酸軟、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舌紅苔少、脈弦細:加枸杞IO、菊花6、熟地15g; (4)、血瘀阻絡型(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或短暫性舌強語蹇、或胸悶心悸、舌質暗、或有瘀點、瘀班、脈澀)加丹參、牛膝各15、赤芍IOg; 二、腦中風后遺癥一地黃首烏飲一治療肝腎虧虛型(馬氏中醫(yī)藥師、2018、丨、11、12、31):干地黃15、制首烏15、肉蓯蓉1o、菟絲子、桑寄生、杜仲、丹參、牛膝、川牛膝各15、川芎IO、炙甘草3g;本方重點滋補肝腎,對中風曰久不愈、體瘦、表情淡漠、反應遲鈍、肢體偏癱、丟偏紅、脈細弱、辦證為肝腎虧虛者頗為合拍;加減: (一)、呆癡或智力低下:加黃精、枸杞各IO、白芷6g; (二)、失眠:加遠志、石菖蒲各6g; (三)、血壓高:加鉤藤、夏枯草各IOg; (四)、頭痛:加天麻IO、白芍15g; (五)、頭暈目眩:加菊花6、沙苑子IOg; (六)、便秘:加火麻仁15一30、郁李仁15一30g; (七)、尿失禁:加桑螵蛸IO、益智仁IOg; 三、治療低血壓一升脈升壓湯治療氣陰兩虛型慢性低血壓:白參粉(分2次沖服)、太子參、麥冬、白芍、阿膠(烊化沖服)、制首烏各IOg、黃精15、大棗IO、五味子6、白糖20g,加減: (一)低熱顴紅等陰虛火旺:加生地12、地骨皮IOg; (二)、胸悶胸痛兼有瘀血:加丹參30、紅花6、川芎1og; (三)、心悸、失眠嚴重:加酸棗仁、合歡花各IOg; 四、冠心病心絞痛(胸痹、背痛要早檢查、血脂沉積、中醫(yī)稱痰邪)一漢代張仲景方:瓜蔞(包括皮、仁,清理冠狀A垃圾、擴血管、通心脈)15、薤白(振心陽、行氣滯、通血脈、擴血管、增加氧含量、防止血小板凝聚)IOg,開后煎30分鐘,去渣加蓮子(予防便溏)15g、米60g煮粥食之,效佳; 五、失眠:酸棗仁(養(yǎng)心陰)30、柏子仁(養(yǎng)肝陰)15、合歡皮(解肝郁) 15g煎服; 四、植物v紊亂:合歡皮、夜交藤各15、小麥50、紅棗15個、甘草IO、粳米60g,前兩味煎取湯加后幾味; 五、眩暈(愉享中醫(yī)):澤瀉一入腎、咸(利水不傷陰、水飲下滲、清陽上升)15、白術(補土健脾制水、使水飲之源絕根、壯氣及中氣)6g,水2L,煎至|L; 六、心腦通:三七、西洋參、丹參各等份打粉,lg/d代茶,開水沖燜20分鐘代茶; 七、眩暈:痰濕、肝陽、氣虛、血虛性眩暈。 (一)、痰濕性眩暈:頭暈頭重、胸悶惡心、苔白膩、脈濡滑。 方:姜半夏9、焦白術IO、天麻5、陳皮6、茯苓qg,水2000me熬到600me,3次/d服; (二)、肝陽眩暈:急躁易生氣、頭暈頭痛、苔薄黃、脈弦數(shù),治法:平肝替陽。 方:天麻4、5g、白蒺藜4、5g、鉤藤12、5g、珍珠母30(先煎半小時)、磁石30(先煎半小時)、夜交藤16、龍膽草4g,水2000me,熬至600me,3次/d溫服; (三)、氣虛眩暈: 神疲乏力、胃口不佳、苔薄脈細。治法:健脾益氣。 方:黨參、炙黃芪、焦白術、茯苓、酸棗仁各IO、遠志5g,水2000me,煎至600me,3次/d溫服; (四)、血虛頭暈:面色白、耳嗚眼花、苔薄舌質淡。治法:補血安神。 方:當歸IO、丹參12、五味子5、柏子仁9、夜交藤12g,水2000me熬至600me,3次/d溫服; 警惕:伴有口吐白沫、抽搐等癥,考慮癲癇;激動加重、應檢測血壓;伴惡心嘔吐、眼球震顫、突發(fā)頭暈、四周旋轉、考慮耳源性眩暈;伴噴射性嘔吐、頭痛眩暈進行性加重、站不穩(wěn),應做頭顱cT,排除顱內(nèi)病變; 八、A硬化:薤白、醋過于薤白、加白糖食用; 九、美尼爾氏綜合征:生白術IO一15、澤瀉5一IO、生薏仁IO一30g; 十、預防腦中風:黃芪20、防風IOg煎,2次/d,亦可治療腦中風手腳不利; 十一、睡覺打呼嚕:牛蒡子(宣肺透疹)12、苧麻根(清熱涼血)IO一30、甘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2一IOg煎服;: 十二、心腦血管病一抗梗散(貴卅衛(wèi)視一醫(yī)生開講了): 水蛭、地龍、全蝎各等量研粉o、3一o、5g,2一3次/d; 十三、腦萎縮《北京衛(wèi)視(養(yǎng)生堂)》一補腎健腦丸:枸杞60、莵絲子60、山藥80、核桃仁1O0、丹參1O0g為末成丸,夏天水丸,6gX2/d;大藥房加工加配料成丸。功:補腎、活血、通竅。 十四、冠心'’胸痹'’一芪葛湯(效果好)一南方名醫(yī):黃芪、葛根、丹參、炒酸棗仁各20、前胡8、細辛2、羌活4g,煎,2次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