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女兒拜別父母 吉日良時來娶親,拜別父母養(yǎng)育恩,今日過門從孝順,雙竹透尾發(fā)萬金 。 (二)蓋頭紗 紗巾掀過來,添丁大發(fā)財,紗巾遮頭前,子孫代代出人前 。 (三)新娘上轎 新娘坐乎正,入門才會得人疼 。 (四)花轎起程(新娘扇巾丟下、丈母娘潑水) 轎內(nèi)坐椅要端正 ,阿母吩咐著愛聽 。 向望入門翁姑疼, 勤儉富裕有名聲 。 期待翁婿有官名 ,水潑落地轎起行 。 (五)撒緣粉 (1)新娘未到,緣先到 。 (2)緣粉澎澎涌,錢銀滿厝間 。 (六)新娘出轎(新郎扇打轎頂,腳踢轎門) 今日轎門兩邊開, 金銀財寶一直來 。 新郎新娘入房內(nèi), 生子生孫做秀才。 (七)新娘過火(踏破瓦—瓦破人不破;跨火爐—置生炭表示會生,且能去除不祥) (1)新娘過火不通驚, 腳步慢慢到大廳 。 天成福祿富貴命 ,拜堂完婚乾坤定 。 (2)入門踏瓦全家攏勇健,入門踏火才會有家伙 。 (八)新娘入門檻(不可踏到門檻) (1)戶碇跨乎過,新娘吃甲百二歲 。 (2)腳踏落地,金銀春甲無地夏 。 (九)提子孫桶(吉祥之人提子孫桶) 子孫桶舉高高 ,生子生孫中狀元 。 子孫桶舉低低, 乎您兩年生三個 。 子孫桶過戶碇, 夫妻和合萬年興 。 (十)新娘入廳堂 (1)新娘帶入門,金銀財寶滿滿床。 新娘帶入廳,新郎好名聲 。 (2)新娘牽入房,子婿代代出賢人 。 (十一)拜堂完婚 一拜天地成夫妻 ,二人結發(fā)子孫濟 。 男女姻緣天來配, 感情永遠無問題 。 二拜高堂敬祖先, 男女做陣是天緣 。 夫妻和合永不變 ,妻賢夫貴萬萬年 。 夫妻對拜企正正, 向望入門翁姑疼 。 良時吉日來合婚, 一夜夫妻百世恩 。 (十二)送入洞房 (1)送入洞房入房內(nèi),男女做陣天安排。 今夜花燭千日愛 ,生育貴子大發(fā)財。 (2)送入洞房入房內(nèi),永浴愛河相意愛 。 洞房花燭雷當開,生育貴子發(fā)大財 。 (十三)吃婚酒桌(福壽之人念喜句) (1)「食魷魚,生子好搖飼」 (2)「吃魚尾叉,緊作大家」 (十四)鬧洞房 (1)新娘真古意, 鬧久會生氣 。 大家趕緊走 ,新人著歡喜 。 (2)大家卡緊行, 互姻去輸贏 著愛卡打拼, 連邊做阿娘 。 (十五)喜宴 主人準備好酒菜, 誠心誠意眾人知 。 山珍海味入喉內(nèi) ,祝福新人大發(fā)財 。 祥獅獻瑞福祿全 ,花開并蒂相貌端 。 琴瑟和鳴上圓滿 ,財丁兩旺合家歡 。 (十六)呷新娘茶 「呷新娘茶」就是新娘由媒人或家人作伴,新娘手端茶盤以甜茶、蜜餞、冬瓜、冰糖等敬客,賓客則接受其甜茶而念喜句,飲畢新娘新郎又來收回茶具茶杯,其時賓客乃包紅包置於茶杯內(nèi)為賀禮,要念喜句祝之。新娘如遭捉弄,可以含蓄回應四句聯(lián)表示適可而止。從四句聯(lián)中可以看出時代背景不同,意涵也有差別,但都不脫祝福期許之意。 (1)新娘捧茶出大廳 ,有糖仔冬瓜餅 。 甜茶新娘親手捧, 敬母舅頭一人 。 (2)新娘賢慧有內(nèi)才, 夫妻同心創(chuàng)將來 。 日后家事你安排, 阮望抱孫替你做月內(nèi) 。 (3)要食甜茶講四句 ,新娘好命蔭丈夫。 孝敬翁姑真可取 ,田園建置千萬區(qū) 。 (4)茶盤圓圓 ,甜茶甜甜 。 二姓合婚 ,冬尾雙生 。 (5)手牽手 天長地久, 喙抵喙 萬年富貴 (6)食恁一支菸 ,互恁尪某年年春 。 食恁一杯茶 ,互恁年底生雙個 。 (7)茶杯捧懸懸 ,子孫中狀元 。 茶杯捧落低, 趁錢無地佇 。 (8)我看茶盤真正重 ,新娘不通自己捧 。 著叫新郎斗相工, 尪某協(xié)力相幫忙 。 (9)民主時代, 自由戀愛。 免人紹介, 雙人意愛 。 (10)茶盤金金 ,茶甌深深 。 新娘新郎無相吻, 這杯甜茶我唔飲 。 (11)酒杯捧高高 ,生子生孫做立法委員 。 (12)喜酒飲乎乾, 新郎卡緊做阿爸 。 (十七)新娘送客 食你一粒喜糖甜 ,乎你冬尾生后生 。 食一枝煙, 乎你年年春 。 這些從做媒、訂婚到結婚送客的四句聯(lián)、俗語,都充滿祝賀祈福的意義在。 有些戲謔新娘的「順口溜」也挺有趣。 如「新娘新娘水當當,褲底破一孔,后壁爆米香,米香沒人買,到尾仔阿財擷起來,吃一個歪嘴巴」或「新娘,新娘不通哭,來阮兜吃下晝,暗班車連暝到」。 閩南婚俗:嬌前豬腳 閩南人的婚俗千奇百怪,令人嘆為觀止。 如在迎親隊伍中,紅紅的竹藍中盛著粗大的豬腳格外引人注目,當?shù)厝朔Q之為:“轎前豬腳”。 每當誰家娶媳婦,在準備送往女方家的禮品中,少不了要準備兩腿大小一樣的豬腳肉,(寓意兩親家幸福美滿)。 重量應在每腳二十斤左右,如果備太小腳,會被女方視為小氣。 豬腳的關節(jié)點要用紅絲線綁住,另一頭用紅紙包裝成紅包,內(nèi)放12元錢,代表以后日子十二個月天天豐衣足食。 然后分別放進兩只做工考察的紅籃裏(那是專門用於娶親的禮品盒,俗稱紅籃)。 另外,挑“紅籃”的扁擔也有講究,扁擔兩頭尖要用紅紙粘上,以圖吉利。 待來到女方家,“轎前豬腳”要置放於女方家的大廳裏,新娘父母要清點豬腳肉及所帶禮品,并象征性地把豬肉切一塊,重量在2斤左右,切大了會說娘家的人貪心,剩下的部分再由歡親隊伍連同嫁妝一起帶回男方家。 據(jù)傳,“轎前豬腳”早在唐朝閩南就很流行。唐朝時,閩南土著常常叛亂,朝廷常派軍隊入閩平亂。 當時閩南民間百姓遇有女兒出嫁時,都舉家啼啼哭哭,甚是凄慘。帶隊首領派人一打聽,原來是閩南一帶人煙稀少,到處古木參天,豺狼出沒, 經(jīng)常有女孩出嫁途中遭老虎襲擊,有的甚至為此丟了性命(另一種傳說,是天狗咬新娘),所以才啼哭如此凄慘。 軍隊中有人覺得奇怪,就將此事帶回京城稟報。唐朝開國元老程咬金就想出了一條計策來:老虎傷人乃饑餓所逼,而虎食肉是本性,可用豬肉掛於轎前,遇有老虎出現(xiàn),遂將豬肉扔給老虎填八肚,新娘和大夥可仿而效之。因便於攜帶,就將整塊肉掛於轎前,所以稱為“轎前豬腳”。 來源:網(wǎng)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