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國很多名將在后世都留下了美名。比如蜀國的五虎將,魏國的五子良將等等??赡苋龂盒翘^璀璨,這樣就或多或少掩蓋住其他武將的光芒。特別是到了三國后期也有很多有名的猛將,人們好多都不記得這些人的事跡和輝煌。不是他們不夠優(yōu)秀,而是前面的人太優(yōu)秀了。今天介紹的這位名將是三國亂世的終結者,但是很少人記得他的名字。 此人就是杜預。杜預出身在曹魏政府的高級官僚家庭。祖父杜畿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名臣,因為與荀彧、耿紀關系密切,因此不受曹操的信任,直到曹丕即魏王位,才獲封關內侯,入朝擔任尚書。曹丕代漢稱帝后,杜畿進封為亭侯。杜預的父親杜恕,在曹丕統(tǒng)治時期長期居家不仕,直到魏明帝曹叡即位才擔任散騎常侍等職,他為人忠義、正直,與朝廷中的權臣關系不合。杜恕因彈劾大將軍曹真的弟弟曹璠,被外派任職,隨后稱病在宜陽的一泉塢隱居。 杜預雖然生長在官宦人家,但不是那種只知享樂的紈绔子弟。他從小博覽群書,勤于著述,對經濟、政治、歷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當時的人曾給他起個“杜武庫”的綽號,稱贊他博學多通,就像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他特別喜歡讀《左傳》,自稱有《左傳》癖。杜預因為父親長期與朝中皇親國戚和權貴有矛盾而得不到任用。 司馬昭執(zhí)政期間,司馬氏已經成為曹魏政權最大的政治集團,司馬昭在掌握了執(zhí)政權后,為了鞏固、擴大統(tǒng)治基礎,在任用賢良的前提下,也任用了許多宗族和親戚,杜預因為是優(yōu)秀的人才,所以也和羊祜、山濤等被司馬昭重用。杜預擔任了司馬昭相府的重要幕僚,在平定蜀國的戰(zhàn)爭中,他和司馬昭的主簿師纂都被司馬昭派去擔任兩路最重要部隊統(tǒng)帥的關鍵幕僚,師纂被派去擔任鄧艾的司馬,杜預被派到鐘會的軍中。 當時,全國尚未統(tǒng)一,孫吳政權仍控制著長江中下游以南的地區(qū)。不過,孫吳的國力遠比西晉要弱,再加上政局動蕩,很難同西晉抗衡。司馬炎登位以后一直想發(fā)動滅吳戰(zhàn)爭,但西晉朝廷內部的意見并不一致。除羊祜、張華等少數大臣支持司馬炎的想法外,大多數人態(tài)度曖昧。荊州前線的晉軍主帥羊祜突然病重,一直優(yōu)柔寡斷的司馬炎有些后悔,想讓羊祜帶病出征,但羊祜很快去世了。臨終前,羊祜向司馬炎舉薦杜預接替自己,認為他完全可以擔此重任。 司馬炎改任杜預為鎮(zhèn)南大將軍。受命之后,杜預南下襄陽。杜預本人,幾乎沒有什么武藝?!稌x書》本傳講,他連騎馬都不會,射箭的技術也很糟糕。但每有軍事活動,朝廷都要召他參謀規(guī)劃。他知彼知己,善于同敵人斗智。在滅吳戰(zhàn)爭中,吳人最恨杜預,主要是因為他善于用兵,常常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杜預有大脖子病,吳人就給狗脖子上戴個水瓢,看見長包的樹,寫上“杜預頸”,然后砍掉,借以發(fā)泄對杜預的仇恨。 西晉滅亡孫吳的戰(zhàn)爭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戰(zhàn)爭。它結束了漢末、三國以來分裂割據的狀態(tài),使中國重歸一統(tǒng)。它也是魏晉南北朝四百年間唯一成功的一次統(tǒng)一戰(zhàn)爭。杜預在這次戰(zhàn)爭中顯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功績是非常突出的??梢哉f是三國亂世的終結者了,但是可惜很少人記得他的名字。 |
|
|
來自: 昵稱463039 > 《sanguo-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