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全國鋪天蓋地在培訓各種外賣秘訣手法,要品牌獨特、要視覺別致、 要綁定平臺、要設置活動刷流量……這些都木錯!但是,真按照這樣去做了,外賣依然做不好!” 前天,筆者遇到一位“外賣高手”,這位廚師出身、半年前只身跳到外賣創(chuàng)業(yè)的小伙,在一個三線城市,做出日均營業(yè)額600多外賣單的好成績。我趕緊問他: 你是咋做外賣的?聽他一口氣說完,確實很多思路思維跟各種外賣學習培訓教的不同。今天,筆者幫大家梳理出來。 1、只考核顧客復購率 “我對團隊廚師的考核,不是今天賣了多少單,而是今天有多少顧客來我們店重復復購。顧客復購率越高,我們廚師的業(yè)績獎金越高。 我覺得,對外賣來講,顧客復購指標的價值,遠遠大于新顧客的價值。 因為外賣最大特點就是顧客忠誠度不高,顧客天天嘗新,店家天天流失顧客。很多外賣店之所以干不下去,就是因為前期都靠新顧客支撐,留不住老顧客,成了無源之水。
因此,我告訴我們團隊,我們所有工作:產(chǎn)品、服務、營銷,全部圍繞老顧客能不能再來消費這一點開展。 這樣,廚師就會把心思放在怎么才能把菜做得更可口、更下飯、更好吃, 冬時溫度更好、是不是要出保溫菜,盡量減少時間對口感的影響。 我們團隊的思路就是:用做傳統(tǒng)餐飲店的思路來做外賣產(chǎn)品,把好吃放在第一位! 2、擺盤好看都是騙外行人的 “你可以去平臺上看看,那些極其重視擺盤的外賣,幾乎沒有生意好的。尤其那種一份飯里,有兩塊西蘭花、半個雞蛋、幾片胡蘿卜的組合,看起來像一幅畫,吃起來像水煮菜,這種外賣,你打開他的后臺數(shù)據(jù),一定全是新顧客。二次復購的可能性很?。?/span>而我們的菜,顧客打開一看,就像飯店里的小炒,沒有什么擺盤,但一定讓顧客感覺你的菜是‘熱炒’,每一種食材都是有滋有味的。這就是我們的出品和別家的最大不同。我對外賣出品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味道比堂食要加重10%。
為什么這么做呢?你想想,點外賣的都是什么人? 多中午饑腸轆轆的年輕上班族!工作了一上午,早餐也許也沒吃,正餓著肚子等外賣,這時,只有更麻辣刺激鮮香,才真正滿足那一刻饑餓的需求,如果你送來一份輕輕淡淡的菜,吃起來肯定不過癮。所以,我要求外賣出品,辣多10%、香多10%,還可以稍微咸一點。 3、千萬別在包裝上花大價錢 很多人都覺得外賣一定要講調(diào)性,因此覺得做外賣必須設計一套獨特的、專屬的包裝,設計費不說,專屬包裝的開模費是相當高的。我的理解是,顧客第一次看包裝,第二次買絕對你是沖包裝點的。 因此我折中了一下,直接購買市場上外賣盒的通貨,通過設計外賣盒腰封、小貼紙等,用這種小投入來體現(xiàn)自己的品牌。我認識的一個做外賣的朋友,他先花了3萬多的設計費設計了一套外賣包裝,然后又找廠家定制,這個前期費用就花了近10萬。 而我,幾千塊就搞定了。顧客不是傻子,包裝凸顯自己的品牌,是對的,但真心沒必要把錢花在一次性的包裝盒、包裝袋上,不如把這錢省下來讓顧客多得一點! 4、贈品比賣品質(zhì)量還好 還有,平臺上要做各種活動,我也做。但我做的最多的是送贈品。比如點我一份酸菜魚,我送一份水果。我想說的是這個水果怎么送。很多外賣也送水果, 但心里想的卻是:這水果是免費的,質(zhì)量肯定不能要求像賣的要求那么高。于是,送的水果讓人感覺很廉價、質(zhì)量一般,甚至還有一些不新鮮的。
而我這里,免費送的水果要求比我賣的水果還要好。為什么? 顧客會覺得,連免費的東西都送這么好,收費的豈不是更好? 另外,免費本來就是顧客沾便宜了,你送的再超出他的預想,這個便宜讓他感覺沾得更大了,這才有深刻的記憶性! 5、用小炒做外賣菜 很多外賣菜品,其實就是做的大鍋菜,廚師也是按照大鍋菜的標準出品。但是,我要求,必須是做小炒菜的標準。最多三份一起炒,超過三份一起炒就會被辭退。
這完全是堂食店的標準,這樣做盡管成本會有增加,但是這樣出來的菜想難吃都不容易。反其道而行之,別人都這樣做的時候,你反過來做,這就是異化思維。
6、顧客不是營銷來的,是吃回來的 做外賣的同行很容易陷入研究平臺“套路”的陷阱里,因為他們認為,做外賣就是做流量。尤其各種五花八門的滿贈、打折、優(yōu)惠太多了, 所以大家普遍認為,只要把這些套路研究透了,流量自然有了。其實不是,我認為,做外賣其實就是開飯店,只是開在了平臺上。你要做的一切,都是想方設法讓顧客吃的舒服、吃得值,下次還來。什么流量呀,什么平臺套路啊,小A老師,我最欣賞你的一句話就是:對顧客來講,什么戰(zhàn)略、什么營銷,他們都不在乎,顧客就在乎我今天花了這些錢,覺得值不值、還想不想再來。對很多同行來講,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其他都是無用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