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考的過程中得到了很多同伴有意或者無意的幫助,所以在CPA專業(yè)階段上岸之后,我決定也幫助其他一同奮戰(zhàn)的小伙伴,便有了這一個系列的推送。 寫在最前面的話是想說,我也不是什么大神,也不是什么苦行僧式的學霸,盡管一定量的付出是必要的,但我也想和還沒上岸,或者剛剛入坑的小伙伴做點交流,能幫上一點我就會很開心的! 1備考科目 結合我自己的理解和秋招經驗,為大家推薦以下套餐 (1)根本不想拿證,就是要過幾科方便找財務或者金融類的工作:財管+戰(zhàn)略(+經濟法) (2)想先考點看情況決定下邊的選擇:會計+審計 (3)想考下來,能承受很大壓力:會計+審計+財管 (4)想考下來,不想特別累:會計+稅法+經濟法 后三個比較好理解,主要說下第一個。財管在秋招筆試中有多重要誰考誰知道!戰(zhàn)略本身不太難,但是對于你的無領導小組討論有很大的作用!經濟法不太難,所以如果為了增加一個過的科目顯得自己很厲害可以再加上這個! 2專業(yè)階段各科分科介紹 首先,每科會有一個定量的指標方便大家參考各科的特點。所以先來說明一下各科的定量指標的含義: 難度:就是綜合的難度 耗時程度:就是要投入的必要時間 易丟分程度:復習的比較完善,但是考試容易丟分的程度 易混分程度:復習很差的情況下偷分的概率 四個指標都是5分制,方便大家了解各科的特色! 其次,所有科目都一樣,書都沒看完一遍就不要指望自己能過了。CPA考試不是學校老師的考試還要照顧你會不會,你都不會才好呢,這才是CPA考試出題的心理。 第三,重視真題。近三年題目找出來反復看,反復揣摩知識點,會大有幫助! 3會計 難度:5 耗時程度:5 易丟分程度:2 易混分程度:0 關聯(lián)學科:審計(強)、稅法(弱) 第一科先來說說會計。 會計科目難度很大,體現(xiàn)在考試主要內容集中在以下幾個問題上: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企業(yè)兼并、所得稅、合并財務報表。這幾個內容占到考試60%以上,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不要覺得“哇!太難了!不會考的吧!”,因為你覺得不能考的一定都會考。投入時間上,會計學科內容多,理解費勁,要做一定量的題目,而且題目的題干都特別長,所以很耗時。 準備充足的話不是很容易丟分——畢竟你不會的話就是不會,會的話不太容易寫錯,只有一些小點容易遺忘:比如順逆流交易的處理啊,投資收益和其他綜合收益啊之類的。復習不好想混分幾乎無望。 關聯(lián)上,審計里面會涉及到風險評估的六分題目,完全考察會計基礎,同時稅法的所得稅規(guī)定有利于我們會計學習中理解所得稅中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費用等概念的理解。 會計是一個核心科目,也是一個很難的科目。CPA會計教材是按照大家有會計基礎編寫的,所以一點會計基礎沒有的同學可以看下初級會計學。書中完全不會care最基礎的會計知識,CPA考試也不會出現(xiàn)固定資產簡單的提取折舊這樣的內容。 會計的幾個老大難問題: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企業(yè)兼并、所得稅、合并財務報表。聽不懂的時候請不要懷疑自己的智商,因為大家都聽不懂。聽不懂就反復聽,這個老師聽不懂就換個老師聽,早晚會拿下這些知識的! 最后說一句,無論是否拿證,學習CPA會計都會給你一種“沒有老子看不懂的賬”的這種底氣!哈哈哈哈哈 4審計 難度:3 耗時程度:5 易丟分程度:5 易混分程度:3 關聯(lián)學科:會計(強) 審計也經常被認為是很難的科目,其實審計的這個難不是會計的那種完全不知道它在干什么,而是這個學科是一種工作規(guī)范這種性質的知識。初識審計的時候會有一種看天書的感覺,因為很多審計準則是外語翻譯的,所以會出現(xiàn)都是漢字卻不知道在干嘛的感受。 審計考試很細碎,每個問大概1分左右,知識點紛繁復雜。核心考點比如重要性、函證、存貨鍵盤、獨立性、事務所控制等必考,即使如此最多一個知識點也就5分左右,而且每一個知識點展開還有若干的知識點。所以審計備考最忌諱的是“這個知識點不重要,我就不看了”,你永遠不知道今年的主觀題會考啥! 審計顧名思義是審賬的,那么會計學的不好或者根本不會能學好審計么?可以的!盡管審計和會計聯(lián)系密切,但是專業(yè)階段的審計科目考試考察的是自成體系的審計理論和知識。所以只要認真學,60分是沒有問題的。 審計要背誦么?一定是要的,有些知識是沒有什么故事邏輯的,就是規(guī)定,比如規(guī)定后任注冊會計師承接業(yè)務之前應當和前任注冊會計師溝通的內容,應當意味著必須,必須問什么就是一種規(guī)定,不背在考場打死也想不起來。還有“應當”和“可以”的這種程度的度量是審計考試中的???,這種力度代表了一種審計中嚴謹性的要求。 審計也是必須要聽課的!不然你自己看應該是看不過第五章就放棄了。 審計很費時,二十三章的內容到處都是知識點到處都是坑,復習得再好考試也是會掉坑的,所以要復習得萬分周全。復習不好去混混能拿到一些分數(shù),但是過的可能性不大。 5稅法 難度:2 耗時程度:5 易丟分程度:5 易混分程度:3 關聯(lián)學科:會計(強) 稅法屬于那種你不重視他,他就會立馬讓你掛在考場上的的科目。CPA稅法主要還是考察實體法的內容,涉及一些程序法但是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各個稅種的稅率背誦、應交稅費計算,以及最讓人頭疼的各種減免政策。難度上稅法屬于較低難度的科目,但是在耗時這個維度來看,稅法絕對是耗時大戶。 復習中,增值稅、消費稅、所得稅這種大稅不看會死,小稅不看一樣死。舉個例子,土地增值稅單論計算過程而言是稅法中的排名第一了吧,很多人說最多一道計算6分,我不要了!然后2016年稅法,土地增值稅一道計算,同時,所得稅大題的第一個問是,計算企業(yè)應交土地增值稅。 Emmm,那么土地增值稅算不對,稅費及附加科目就不對,那么利潤總額就不對,那你所得稅還有個對?所以每個稅種都不能放過,什么洗選煤比啊,黃酒啤酒消費稅啊,高新技術開發(fā)加計減計扣除啊balabala要多少有多少。 第二個難的地方是,稅法的巨大的計算量!大家在復習階段稅法一定要多做題,計時做題!不然基本不存在答完的可能性。 第三是稅法每年有大量更新的稅收政策,如果今年沒過那你明年一半要重學,所以,大家還是一次就過吧! 即使復習的好,考場也會經常算錯,所得稅題目一個題十個問算錯一些實屬正常,所以很易丟分。復習得不好也能混一些固定的分數(shù),比如所得稅大題中業(yè)務招待費、員工培訓費和員工福利費的扣除這樣的固定題目,看看套路必能拿到,但是想過,靠混不太可能的。 6財務成本管理 難度:3-5 耗時程度:3-5 易丟分程度:5 易混分程度:0 關聯(lián)學科: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弱) 財務成本管理這門課就。。。。很詭譎,對于有一定數(shù)學基礎,特別是經濟類專業(yè)的同學,這科還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可能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這門課相當于上學時期的數(shù)學課,看見就想吐。 財務成本管理分為財務管理、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三個部分,是一門很理科的科目,其中涉及大量的公式和計算,而且前邊最難,越來越簡單,眾多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有眾多同學在第二章就放棄了。其實大家堅持堅持,會發(fā)現(xiàn)越學越簡單的! 財務成本管理的大題全部都是計算,而且沒有過程分!沒有過程分!也就是說數(shù)算錯的話,這個問一分沒有。但是不寫過程肯定也是不給分的,這點也是很明顯的。計算題目的考點很固定,集中在下面這張圖示之中,基本不會跑出這個圈子。 但是中注協(xié)也是經常淘氣的,今年的財管綜合題全是管理會計!25分管理會計把大家砸蒙了,所以復習還是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認真把每一個計算點搞懂! 復習過程的建議就是多做題,和數(shù)學一樣,最怕的就是別人講我聽得懂、自己做就做錯,這就很悲劇咯~ 易丟分程度滿分,計算嘛,一不小心就錯了。準備的不好想混分根本不可能,你沒見過數(shù)學不會的人在考場上蒙及格的吧。 對于財管而言一定要強調一下上機模擬!財管需要輸入大量的公式和計算過程,所以沒上過機題目是答不完的喲。推薦使用搜狗輸入法,v加上你要算的式子會直接打出式子和計算結果,大大提高解題效率! 學科關聯(lián)上,公司戰(zhàn)略與風險管理是原來財管分出去的,所以有一部分交叉的知識點,共同備考可以提升復習效率。 7經濟法 難度:2 耗時程度:2 易丟分程度:2 易混分程度:5 關聯(lián)學科:無 CPA考試中,經濟法基本處于遺世獨立的狀態(tài),不難不耗時,考試通過率高,導致眾多想隨便考一科粉飾簡歷的同學紛紛報考。經濟法重點恒重——公司法、證券法、票據(jù)法、破產法、以及物權法一個都別跑,大題全部報道,剩下的客觀題就是看中注協(xié)老師心情了,經常出很多偏難怪的選擇題。 經濟法不容易丟分,但是考試時一定要把巨長的材料認真分析,比如公司直接訴訟代理訴訟那個部分,不要上來就閉眼睛寫180天,1%,balabala,2016年就是根本沒到180天,眾多好漢四分又沒了,很心痛。 復習的不好也要去考,因為經濟法很多題目大家可以試試“常識推斷法”,就是實在不知道考的啥你就想你是法官你咋判,法條現(xiàn)場編寫一下(心疼經濟法的閱卷老師) 戰(zhàn)略待更... 主編有一些比較有趣的群, 注會學習交流群、資料分享群... 里面有很多大神哦! *本文來源:yy懶人咖啡館。由“一起學CPA”(微信號:gaodun_cpa)整理編輯。歡迎分享,轉載請自行授權。 | 
|  | 
來自: rexue_2014 > 《形勢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