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進行二級預防,可以顯著降低心肌梗死、腦卒中以及心臟性死亡與全因死亡率。但長期服可導致消化道出血風險增加,因此,如何預防消化道出血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1、避免與其他抗血栓藥或致消化性潰瘍藥合用 阿司匹林應避免與以下藥物合用,以降低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① 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② 華法林等抗凝藥; ③ 氯吡格雷(波立維)等抗血小板藥物; ④糖皮質(zhì)激素; ⑤維生素B1(維生素 B1 可促進阿司匹林分解)。 在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因冠心病做過支架的患者需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雙聯(lián)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此時應評估患者胃腸道出血風險,必要時可將藥物劑量調(diào)整到最低有效劑量并采取預防性服用抑酸藥物措施。 2、預防性服用抑酸藥物 為預防阿司匹林所致的胃腸出血并發(fā)癥,可預防性服用抑酸藥物如質(zhì)子泵抑制劑與或 H2 受體拮抗劑,質(zhì)子泵抑制劑是預防阿司匹林相關消化道損傷首選的藥物,療效優(yōu)于 H2 受體拮抗劑?后者對不能使用質(zhì)子泵抑制劑的患者可考慮應用? 3、選用合適的阿司匹林劑型 目前在臨床上對長期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病,均應用腸溶衣型或緩釋型阿司匹林,這樣可減低對胃粘膜的局部直接損傷作用。 4、使用“最佳”劑量 有充分的證據(jù)顯示,阿司匹林較低劑量 (75~325 mg/d) 與較高劑量 (500~1500 mg/d) 相比,抗栓效果相似,但是較少引起副作用?因此,阿司匹林 75~150 mg/d 的劑量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長期預防符合“療效最大,毒性最小”的原則。 5、篩查與根除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消化道出血的獨立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可降低潰瘍和出血的復發(fā)?建議在長期抗血小板治療前檢測幽門螺桿菌,陽性者應根除? 6、評估監(jiān)測老年人胃黏膜 老年人胃粘膜對損害因素的適應能力減退更易引起胃粘膜損傷,尤應加強評估和監(jiān)測。 7、重視服藥者的病史 對過去有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史者,尤其是過去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或阿司匹林時曾發(fā)生過類似病史者,這些患者屬服用阿司匹林易發(fā)生消化道出血的高危人,應慎用和禁用。 8、服藥前和服藥期間進行檢查 在用藥前最好先查血,如紅細胞、血小板、出凝血時間,期間如患者有上腹不適,應及時檢查,或停藥。 藥師建議 1、阿司匹林腸溶片應空腹服用 阿司匹林腸溶片外有一層耐酸的包衣,能保護它通過胃內(nèi)酸性環(huán)境不被溶解,空腹服用時可縮短胃內(nèi)停留時間,快速到達小腸堿性環(huán)境緩慢釋放吸收,以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 2、定期隨訪與監(jiān)測 定期隨訪與監(jiān)測,尤其在用藥最初 12 個月內(nèi),重點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每 1~3 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guī),如出現(xiàn)上腹不適、血便、黑便或身體其它部位出血,請及時就診; 3、告知病史 有胃十二指腸潰瘍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需告知醫(yī)生。 4、避免飲酒 乙醇可加劇阿司匹林對胃黏膜的損害作用,患者應避免飲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