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黛玉進賈府》導學案 謝秋曉
一、明確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習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并能在寫作中借鑒運用。
仔細咀嚼、品味、揣摩、探究語言,品讀課文精彩選段,體會其中調(diào)動多種手法寫人生百態(tài)的妙處。 培養(yǎng)細心閱讀的習慣,發(fā)現(xiàn)生活的真諦,求真求善求美。 二、學法指導
1、“貼著人物寫” 2、言為心聲,相由心生,心從境升 3、“點評”就是圈點并批評。“圈點”指在需要評論的地方圈點,做些符號?!芭u”指對所讀內(nèi)容作番評論,評論的內(nèi)容可以是字詞或句段,也可以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對人物進行點評,同學們可以從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外貌等方面入手。評點法舉例:怎么評點人物呢?評點時要注意什么呢?我們看看著名作家王蒙對課文中人物的評點。(原文)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評點)黛玉的氣韻神情與眾各別:“罥煙眉”,清、淡、秀;“含情目”,性靈之光;“愁、嬌、淚”,使人頓生愛憐,并暗示其悲劇命運?,F(xiàn)在請大家根據(jù)評點法,結(jié)合下列探究題,對課文中寫到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內(nèi)容進行評點。 合作探究要求:全班四個共分成8組(前面的為甲1組,后部分為乙1組,甲2、乙2類推),每組確認一位組長,給組員分工并綜合組員的思考成果,討論后共同完善問題。 每兩組合作一部分內(nèi)容,甲組派名代表板書和講解、補充本組探究的問題;乙組對結(jié)論進行點評和補充。甲組要求板書簡明大方,講解精辟到位;乙組要求點評甲組的板書講解是否正確,提出質(zhì)疑或幫助完善。
三、合作學習與問題探究 (一)課文一開篇就告訴我們,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什么?課文如何刻劃這些特點,請概括相關(guān)內(nèi)容? (二)作者用不同人的眼光,很有層次地刻畫出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tài)風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評點林黛玉的三處肖像描寫。 (三)本文對寶玉的描寫,主要有哪三個重點?請從文中找出概括。 (四)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黛玉與寶玉初會的段落,演讀寶黛初會(寶、黛、賈母、探春:“外客沒見就脫了衣裳了——仔細你娘知道”) 思考: 1、寶黛初會,兩人的表現(xiàn)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2、寶黛相見時,寶玉是又說又笑,引經(jīng)據(jù)典,能侃善論,但為什么聽說黛玉沒有玉時,“頓時發(fā)作起癡狂病來”摔掉佩玉?
(五)請研討作者安排這段對白的用意?黛玉道:“……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
(六)思考:寶黛愛情有“木石前盟”的“還淚誓約”“寶黛初會,就第一次還淚了,你覺得是在課文中什么情景之下?
四、學以致用:運用塑造人物方法中的肖像描寫為主塑造其性格,描述班中的一個同學。大家能猜出是誰就成功了。 詳案備用:
《林黛玉進賈府》導學案
一、明確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通過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并能在寫作中借鑒運用。 二、學法指導
1、“貼著人物寫”
人物都有其自身的生活邏輯和情感走向,做什么樣的事說什么樣的話,都是由人物的身份與性格決定的。作者只有尊重人物,體貼人物,才能把人物寫好?!百N著人物寫”,一是貼著人物的心理寫,直接深入人物內(nèi)心,在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這個狹小的區(qū)域里展開,寫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一是貼著人物的言行寫,以人物自身的言語和行動來刻畫人物,使作品具有更強的動作感。 2、言為心聲,相由心生,心從境升
《行為心理學》:是什么出賣了我們的性格?是什么暴露了我們的隱私?是我們的行為,是我們的言語,是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們的行為被什么東西左右著?被什么東西決定著?是個性。 言為心聲:言語是思想的反映,從一個人的話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
相由心生:一個人的相貌由形和神兩部份組成。形貌純屬生理特征,神貌既包含生理因素,也取決于后天修為。生活中的一舉一動一思一念,日久天長就會凝固于人的臉上,可謂“有諸內(nèi)必形諸外”。心念即生,必然作用于身體,如果內(nèi)心平和寧靜,神清氣爽,達觀寬厚,磊落光明,便會氣血調(diào)和,五臟安寧,功能正常,身體康健,必是滿面光華,神采飛揚,讓人看了心情舒爽,自然樂于親近交往。
3、“點評”就是圈點并批評,評點法是一種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叭c”指在需要評論的地方圈點,做些符號?!芭u”指對所讀內(nèi)容作番評論,評論的內(nèi)容可以是字詞或句段,也可以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對人物進行點評,同學們可以從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外貌等方面入手?!八拇竺u點”:脂硯齋評點《紅樓夢》、金圣嘆評點《水滸傳》、毛宗崗評點《三國演義》、李卓吾評點《西游記》。
三、情景導入:播放音樂《天上掉下一個林妹妹》(演唱:零點樂隊)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上節(jié)課我們借林黛玉的俊眼看到了賈府環(huán)境的宏偉、生活的驕奢,更見識了王熙鳳在漂亮外表下的逢場作戲、刁鉆與狡黠。今天要欣賞林妹妹眼中的寶哥哥是怎樣的一種人,大家更想知道林妹妹自己的風采吧!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用評點法認識欣賞林黛玉與賈寶玉。 評點法舉例:
怎么評點人物呢?評點時要注意什么呢?我們看看著名作家王蒙對課文中人物的評點。(原文)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ㄔu點)黛玉的氣韻神情與眾各別:“罥煙眉”,清、淡、秀;“含情目”,性靈之光;“愁、嬌、淚”,使人頓生愛憐,并暗示其悲劇命運。
現(xiàn)在請大家根據(jù)評點法,結(jié)合下列探究題,對課文中寫到的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內(nèi)容進行評點。
合作探究要求:全班四個共分成8組(前面的為甲1組,后部分為乙1組,甲2、乙2類推),每組確認一位組長,給組員分工并綜合組員的思考成果,討論后共同完善問題。
每兩組合作一部分內(nèi)容,甲組派名代表板書和講解、補充本組探究的問題;乙組對結(jié)論進行點評和補充。甲組要求板書簡明大方,講解精辟到位;乙組要求點評甲組的板書講解是否正確,提出質(zhì)疑或幫助完善。
四、合作學習與問題探究
(一)課文一開篇就告訴我們,林黛玉的性格特點是什么?課文如何刻劃這些特點,請對概括相關(guān)內(nèi)容?
“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細心、多慮、自尊
1、拒絕邢夫人留飯:這話說得十分得體。先表示對邢夫人的尊敬與感激,再說明原因,表現(xiàn)出自已顧全大局,懂禮節(jié),足見黛玉之聰明,更說明她待人處事“處處留心”。
2、王夫人房中讓座:敏感多慮、懂禮節(jié),行事格外謹慎。
3、賈母房中用飯讓座
4、有關(guān)讀書的回答:第一次賈母問她,是實話實說;第二次寶玉問她,是謙虛的說法。她改口這樣快,是因為聽賈母說眾姊妹“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因而自覺失言,這里可見黛玉是個謙恭得體、多慮敏感之人。
(二)作者用不同人的眼光,很有層次地刻畫出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態(tài)風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來越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評點林黛玉的三處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
1、眾人眼中的黛玉: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tài)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strong>只做初步勾畫。可見眾人關(guān)心的是她的身體:體質(zhì)病弱和不足。
2、王熙鳳眼中的黛玉:“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薄?/strong>描寫進了一層,突出林黛玉容貌的標致和氣質(zhì)的不俗。
3、賈寶玉眼中的黛玉:細看形容,與眾各別: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strong>五個對偶句抓住她的弱不禁風、多愁善感的性格特點,工筆細描,細致地表現(xiàn)了黛玉無與倫比的姿容、神韻和風采,繪出了一幅精美的風流俊逸的病美人圖。而這一形象只有寶玉的眼睛能看出來,其他任何人都是無法發(fā)現(xiàn)的。
妙眉:淡、輕、秀!脫俗、多情、體弱、嬌美、聰慧。脂硯齋評:“從寶玉目中細寫一黛玉,直畫一美人圖?!敝廄S評點云:“不寫衣裙裝飾,正是寶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見。黛玉之舉止容貌,亦是寶玉眼中看,心中評。若不是寶玉,斷不能知黛玉終是何等品貌。
——(三次疊加的筆法):舉止言談不俗,聰慧靈秀;自然之美,脫俗飄逸,病態(tài)纖弱,
小說通過不同角度、很有層次的描寫,使林黛玉既有朦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肖像描寫即描繪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飾、打扮以及表情、儀態(tài)、風度、習慣性特點等。肖像描寫的目的是以“形”傳“神”,刻畫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tài)
具體地描繪出來?!?/strong>
動作描寫(觀察打諒、遵禮謙讓):知書達禮,有教養(yǎng),謹慎小心 心理描寫(納罕、忖度):小心謹慎
語言描寫(應對、改口):識禮儀、揣摩對方心理 細節(jié)探究:
1、見賈母:“方欲拜見時,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摟入懷中……一時眾人慢慢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strong>
2、見王夫人、邢夫人、李紈:“黛玉一一拜見過”
3、見“三春”:“黛玉忙起身迎上來見禮,互相廝認……”
4、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5、見賈赦:(虛寫)聽得是貢赦的話,“黛玉忙站起來,一一聽了”
6、見賈政:(虛寫)與王夫人讓座,在聊天中第一次引出了賈寶玉。 細節(jié)探究:林黛玉說話的小心謹慎。
王夫人叮囑林黛玉不要理睬寶玉,不要沾惹寶玉。同學們,你們看,如果我是林黛玉能不能這樣說:“舅母,我可不能不睬他,他是我的寶哥哥,我可要和他玩的啊”?
看看林黛玉是怎樣回答的,大家一起來讀讀。
但事實是?兩人共處一室——林黛玉住在碧紗櫥里,而賈寶玉住在碧紗櫥外而已!就為以后的情怨埋下了伏筆!
7、見寶玉。
分析人物的基本思路:找出人物的言行表現(xiàn)等——聯(lián)系特定環(huán)境——揣摩內(nèi)心世界——確定角色地位——分析性格特點。
(三)本文對寶玉的描寫,主要有哪三個重點?請從文中找出并概括。
1、出場前的側(cè)面勾勒
2、出場后的肖像、語言、動作描寫
深度挖掘:寶玉突發(fā)“癡狂病”而摔玉,你如何看待這個“古怪”的情節(jié)?
對天命的反抗,對世俗的鄙棄,對平等的追求!
(1)在黛玉這樣的美的化身面前,寶玉自慚形穢——他認為只有像黛玉這樣的人物方配得上這樣“通靈”的“罕物”,像自己這樣的“粗蠢之物”才真的不應享有它。遷怒于玉實際上是對黛玉的崇拜之情及對自己的自卑。
(2)這也是他“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
(3)古怪的情節(jié)生動的描繪出寶玉與眾不同的放誕、不羈,極形象的刻畫了寶玉性格中的核心——“癡”。
3、《西江月》二詞的總結(jié)
“草莽”、“愚頑”、“偏僻”、“乖張”、“無能”、“不肖”這些貶義評價,是從封建正統(tǒng)立場作出的;對于一個對這樣的正統(tǒng)具有顛覆性的人而言,這又正是其作為封建叛逆者思想、性格高度的概括。
寶玉“于國于家無望”,因為他厭惡仕宦道路。他稱熱衷功名利祿者為“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嘲弄假道學所鼓吹的“文死諫,武死戰(zhàn)”是胡鬧;他對封建正統(tǒng)的精神支柱——孔孟圣賢之道嗤之以鼻。這就是他“癡”的內(nèi)在核心——傲岸倔強、叛逆性格——的寫照。這樣的人,當然只能成為這個朽腐社會中不被容忍的“廢物”。該詞運用了似嘲實頌、似貶實褒、正話反說的手法。
(四)有人評價說,賈寶玉的出場作者煞費苦心,運用了先抑后揚(一抑再抑、一揚再揚)手法,并將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手法融會在內(nèi),從而神完氣足地塑造出了不同凡響的賈寶玉形象。細讀文本,你怎樣認識這個問題?
一抑:王夫人“囑咐”——
再抑:黛玉母親交代——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nèi)幃廝混
一揚: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的肖像描寫 (思考:《西江月》二詞是抑還是揚?)
再揚:“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飛。’”——
(五)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描寫黛玉與寶玉初會的段落,演讀寶黛初會(寶黛賈母探春 思考:
1、寶黛初會,兩人的表現(xiàn)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13段】黛玉見寶玉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多慮謹慎 【14段】寶玉見黛玉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strong>
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里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亦未為不可?!薄毖圆恢M,無所顧忌
脂硯齋評:“一存于中,一發(fā)乎外??梢娢挠谙鹿P,必推敲的準穩(wěn),方才用字?!?/strong>
2、寶黛相見時,寶玉是又說又笑,引經(jīng)據(jù)典,能侃善論,但為什么聽說黛玉沒有玉時,“頓時發(fā)作起癡狂病來”摔掉佩玉? 賈寶玉語言是否不得體?
他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不太顧及別人的想法。比如他一見面就問黛玉是否有玉,當黛玉說沒有時他就把自己的玉摔了,讓黛玉很難堪。
他一見到林黛玉就問黛玉是否有字,當黛玉說沒有時就要給黛玉送字,也很不合適。古人的字不是隨便取的,要么父母師長賜題,要么自己取。而寶玉第一次見別人就要送字,并且還說了一段送字的緣由,顯得有點輕浮。在一出場時,林黛玉初遇寶玉,寶玉說“這位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這個時候說了:“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這可又應了王夫人說的,寶玉有時瘋瘋傻傻,有時有天無日,只休信他。
寶玉是賈府的命根子。如果說賈母是賈府的老祖宗,寶玉就是賈府的小祖宗啊!從這番話里,你除了看出寶玉身份高貴之外,還能看出他什么個性?
蔑視功名利祿,放蕩不羈。他一看林黛玉沒有玉,自己也把玉摔了,在這一摔之中,體現(xiàn)了他的平等思想,并且在給林黛玉送字的時候,對古典知識信手拈來,可見他很有才氣和靈氣,純真聰慧。
有沒有同學覺得賈寶玉會說話?賈寶玉送林黛玉字,夸林黛玉像仙人一樣,很會討女孩子歡心。賈母要把寶玉安排在自己的住處,想把黛玉單獨安排在碧紗櫥里,寶玉想和林黛玉住在一處,又不好直白地對賈母說,寶玉是怎樣說的?
——當下,奶娘來請問黛玉之房舍。賈母說:“今將寶玉挪出來,同我在套間暖閣兒里,把你林姑娘暫安置在碧紗櫥里。等過了殘冬,春天再與他們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罷?!睂氂竦溃骸昂米孀冢揖驮诒碳啓煌獾拇采虾芡桩?,何必又出來鬧的老祖宗不得安靜?!辟Z母想
你看這話說的,讓賈母是不是心頭一暖啊,真是沒白疼這孫子,一點小事都處處考慮到自己,其實寶玉是想和誰在一起?。苛主煊?。
語言得體不僅是語言的藝術(shù)問題,還關(guān)乎人的生存能力。我希望大家做到不要圓滑世故,但語言要得體周全。
請研討作者安排這段對白的目的、用意——
黛玉道:“……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他又說: 悲劇無可避免,宿命:
“不許聞哭聲”——
“不得見外姓親友”——
思考:寶黛愛情有“木石前盟”的“還淚誓約”“寶黛初會,就第一次還淚了,你覺得是在什么情景之下? 第三回未節(jié)錄:黛玉因之流淚:“倘或摔壞了玉,豈不是因我之過。”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這首曲子寫寶、黛的愛情理想因變故而破滅,寫林黛玉的淚盡而逝。曲名《枉凝眉》,意思是悲愁有何用,也即曲中所說的“枉自嗟呀”。凝眉,皺眉,悲愁的樣子。
五、學以致用:運用塑造人物方法中的肖像描寫為主塑造其性格,描述班中的一個同學。大家能猜出是誰就成功了。
六、反思學習與高效評估 學案四練習題 七、疑難求解【預設(shè)疑難】 作業(yè):
閱讀課文中有關(guān)賈母、王夫人、“三春”的描寫,思考作者如何塑造這些人物形象的,并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人物運用“點評式讀書法”進行點評。
期望:《紅樓夢》可以讓我們看到那二百五十年前的社會和其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感知它,認識它,開闊眼界,了解生活,分辨真、善、美與假、惡、丑,提高思想境界。從另一方面講,盡管有的同學看過《紅樓夢》電影或《紅樓夢》電視連續(xù)劇,但那都經(jīng)過編導的改編,演員的再創(chuàng)造,其中高低優(yōu)劣不讀原著是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因此,希望同學們能在課余讀一讀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達到古代小說高峰的《紅樓夢》。
一個女人若沒讀過《紅樓夢》的話,簡直罪不可恕,理由很簡單,只有看過《紅樓夢》,才會明白原來女人可以這樣哀婉動人,這樣儀態(tài)萬方,這樣楚楚可憐,這樣冰雪聰明……身為女人,不可不讀《紅樓夢》。一卷在手,曹雪芹會熏陶你如何成為女人中的女人。豪邁如史湘云,也有醉臥芍藥的嬌憨;聰慧如薛寶釵,也有花間撲蝶的雅氣;也惟有幽怨如林黛玉,才有掩埋落花的閑情……《紅樓夢》讓我們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領(lǐng)略什么叫做"水做的骨肉"。即使勢利狠毒如王熙鳳,她的八面玲瓏、處變不驚還是值得今天的女性學習的。
在百花斗妍的女兒國大觀園里,有嫵媚豐美的薛寶釵,有風流嬌艷的史湘云,有文采精華的賈探春……黛玉的魅力在哪里?
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純真;不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小性兒;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飄逸;不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病態(tài);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清高;不喜歡黛玉的人說黛玉傷感……一萬個人心中有一萬種林妹妹。
愚以為,黛玉之美美在其貌,美在其才,美在其思,美在其純,美在其情,美在其愁。曹雪芹把中華民族的審美積淀進行新的熔鑄和創(chuàng)造,把楊貴妃式的豐美賦予了薛寶釵,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給了林黛玉,從而使林黛玉的形象具有一種嬌花照水、弱柳扶風絕美;
曹雪芹筆下的黛玉,是一個詩化了的才女;她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不但讀《四書》,而且讀腳本雜劇《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等;對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隱、陸游等人的作品,不僅熟讀成誦,且有研究體會。她善鼓琴,且亦識譜。曹雪芹似乎是有意將歷代才女如薛濤、李清照、葉瓊章、李雙卿等的某些特點,融進林黛玉的性格。別人寫詩,總是苦思冥想,而她卻“一揮而就”;每次賽詩,她的詩作往往為眾人所推崇,所激賞,因而不斷奪魁。
“可嘆停機德,堪嘆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黛玉的一生,是視情為唯一的一生;黛玉的一世,是以淚洗面的一世!著名紅學研究家王昆侖說:“黛玉之前,中國原有著千千萬萬的局部的林黛玉;到了黛玉出現(xiàn),那許多不完整的人物之情、之才、之貌、之思,就都匯流在這一個人的身上。脂硯齋評林黛玉:以蘭為心,以玉為骨,以蓮為舌,以冰為神。 資料補充:
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葉瓊章,名小鸞(1616—1632),瓊章是字名,一字瑤期。明末吳江(今江蘇吳江)人。容貌秀美,工于詩律。許配昆山張氏,未嫁而卒,時年僅十七歲(虛歲)。七日入棺,舉體輕盈。家人咸以為仙去,有《返生香集》。 失敗分析:
1、第一次模仿杜郎口模式上的高效課,讓學生分組討論,前后黑板上演示。課前下發(fā)了導學案,學生預習準備不充分,在演示環(huán)節(jié)花了很多時間,導致課沒有上完。說上課就是缺憾美可以作為平時的借口,但在有評委評比的課上則是重大失誤。
2、老師的作用沒有傳統(tǒng)的課堂上那樣顯現(xiàn),雖然在課前設(shè)計導學案花了很多時間,但——
3、校內(nèi)的課都只有三等獎,以前三次評優(yōu)課都是一等獎,以前都是傳統(tǒng)課堂,以我講為主。
4、不知何去何從,何為高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