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溫;味酸、辛、苦;歸脾、胃經(jīng)。 功效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于: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結(jié)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 禁忌體虛久病及孕婦慎服。 枳實,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變種或甜橙的干燥幼果,主產(chǎn)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蘇等地。5—6月間采摘或采集自落的果實,自中部橫切為兩半,曬干或低溫干燥,較小者直接曬干或低溫干燥。用時洗凈、悶透,切薄片,干燥。生用或麩炒用。 該品呈半球形,少數(shù)為球形,直徑0.5—2.5cm。外果皮黑綠色或暗棕綠色,具顆粒狀突起和皺紋,有明顯的花柱殘跡或果梗痕。切面中果皮略隆起,黃白色或黃褐色,厚0.3—1.2cm,邊緣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質(zhì)堅硬。氣清香,味苦、微酸。
枳實的作用 枳實和枳殼所含的成分大致相同,將其藥理作用合并在一起討論。
對胃腸平滑肌呈現(xiàn)出雙重功能,既能興奮胃腸,使蠕動增強,又有降低腸平滑肌張力和解痙功效。其水煎劑灌胃能興奮胃平滑肌,對離體腸平滑肌起抑制作用,明顯降低其張力,抑制收縮。本品在高濃度時對腸平滑肌起抑制作用,低濃度時對腸平滑肌先短暫抑制,后出現(xiàn)興奮作用。
其水煎劑對家兔離體或在體子宮,已孕或未孕子宮,均有顯著的興奮作用。收縮力、張力均增強,甚至出現(xiàn)強直性收縮。 其生物堿對兔子宮有收縮作用,除去這些生物堿則子宮松弛。
其注射液靜注能收縮外周血管,有明顯的升高血壓的作用,能使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其升壓作用迅速,維持時間較長,且未見快速耐受現(xiàn)象。其有效成分為對羥福林和N一甲基酪氨。 對羥福林能直接興奮α受體,有收縮血管、升高血壓的作用,并有強心作用。N一甲基酪氨是通過釋放去甲腎上腺素而興奮α和β受體,增強了心肌收縮力。 其水煎劑對蟾蜍血管略有增強作用。 本品及其有效成分對羥福林和N一甲基酪氨具有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搏出量,改善心臟泵血功能,提高總外周阻力,從而導致左室壓力和動脈血壓上升的作用,這是枳實強心、抗休克的藥理基礎(chǔ)。 本品的有效成分能收縮胃腸黏膜血管,胃腸吸收甚少,或易被堿性腸液水解,所以枳實水煎劑口服很難達到有效的血藥濃度,故抗休克時,是采用注射劑給藥的。
枳實提取物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 能使小鼠安靜少動.無催眠作用,但與戊巴比妥催眠有協(xié)同作用.枳實提取物能使小鼠因醋酸引起的疼痛反應減輕.能降低家兔由傷寒菌苗引起的體溫升高.亦有報告指出, d-檸檬烯有中樞抑制作用。
枳實和 N-甲基酪胺給犬靜脈注射均有明顯增加尿量的作用,同時血壓與腎血管阻力明顯增高.該利尿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腎小管重吸收等其他作用而產(chǎn)生, 與腎血流量及腎濾過量的變化無關(guān).亦有報告認為,枳實通過強心、收縮腎血管、增高濾過壓而發(fā)揮排鈉利尿作用。
枳實水煎液0.1g/ml體外試驗,均有明顯抗血栓形成作用。
枳實水提物100mg/kg靜脈搏注射,對大鼠被動皮膚過敏反應(PCA)有抑制作用,50μg/ml對大鼠腹腔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有抑制作用。
(1)保護血管:其所含橙皮苷和柚皮苷具有維生素P樣作用,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脆性。 (2)鎮(zhèn)痛和退熱:本品能抑制小鼠的痛閾而有鎮(zhèn)痛作用,尚有退熱作用。
【臨床應用】
【傳統(tǒng)應用】 枳實主治胃腸積滯,氣滯濕阻,脘腹飽脹,腹痛便秘,泄痢不暢;痰濕內(nèi)阻,胸腹痞滿等病癥。 枳殼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脘腹飽脹,胸腹痞滿,噯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等病癥。
此外,本品尚可用治胃擴張、胃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臟器下垂病癥,可單用本品,或配伍補中益氣之品黃芪、白術(shù)等以增強療效。 枳實的功效 【性味】 苦,寒。 ①《本經(jīng)》:'味苦,寒。' ②《吳普本草》:'雷公:酸,無毒。李當之:大寒。' ③《別錄》:'酸,微寒,無毒。' ④《藥性論》:'味苦辛。' 【歸經(jīng)】 入脾、胃經(jī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脾二經(jīng)。' ②《本草經(jīng)疏》:'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破氣,散痞,瀉痰,消積。治胸腹脹滿,胸痹,痞痛,痰癖,水腫,食積,便秘,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
【古籍記載】 ①《本經(jīng)》:'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除寒熱結(jié),止痢,長肌肉,利五臟。' ②《別錄》:'除胸脅痰癖,逐停水,破結(jié)實,消脹滿,心下急痞痛,逆氣,脅風痛,安胃氣,止溏泄,明目。' ③《藥性論》:'解傷寒結(jié)胸,入陷胸湯用;主上氣喘咳。腎內(nèi)傷冷,陰痿而有氣,加而用之。' ④《珍珠囊》:'去胃中濕熱。' ⑤《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訣》云,主心痞,化心胸痰,消食,散敗血,破積堅。' ⑥《本草再新》:'破氣,化痰,消食寬腸,殺蟲,敗毒。' ⑦《現(xiàn)代實用中藥》:'治咳嗽,水腫,便秘,子宮下垂及脫肛。' 枳實附方
枳實的副作用 【現(xiàn)代研究】
【副作用】 (一)傳統(tǒng)文獻 《本草綱目》:枳實、枳殼無毒。 《得配本草》:枳實“大損真元,非邪實者,不可誤用”。 (二)毒理試驗
說明毒性很小。 (三)臨床觀察 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 脾虛泄瀉病人腹脹用了枳實有時會感到脹氣加重。枳實是破氣藥,所以一般用于實證氣滯腹脹,而不用于氣虛腹脹。枳殼一般也以用于實證氣滯腹脹為宜,虛證腹脹也可使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diào)涂或炒熱熨。 【注意】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 ①《醫(yī)學入門》:'虛而久病,不可懼服。' ②《本草備要》:'孕婦及氣虛人忌用。' ③《得配本草》:'大損真元,非邪實者,不可誤用。' 枳實的食用方法 (一)養(yǎng)生藥膳
原料:牛肚250克,枳實12克,砂仁2克,鹽適量。 做法;牛肚洗凈,切條備用。 鍋中加入適量水,放入砂仁、枳實和牛肚后大火煮沸,然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煮約2小時。 食用時加入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 藥膳功效:本湯有健脾補氣之功效,尤其適用于脾胃不調(diào)、脘腹脹滿、胃下垂等患者服用。
原料:枳實10克,白蘿卜、蝦米、植物油、蔥、姜、鹽各適量。 做法:枳實以水煎汁,濾渣后備用;白蘿卜洗凈,切塊;蔥、姜洗凈切絲。 鍋中加入適量油燒熱,下入蝦米、蘿卜翻炒片刻,澆入藥汁,煨至極爛。加入蔥、姜、鹽調(diào)味即可。 藥膳功效:本菜有潤腸通便之功效,尤其適用于食欲不振、便秘者服用。 (二)方劑制劑
【處方】枳實(去瓤,麩炒)15克,厚樸(姜制,炒)30克,大黃(酒蒸)甘草(炙)各9克,桂心(不見火)7.5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腹脹發(fā)熱,大便秘結(jié),脈洪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棗2枚,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嘔者,加半夏30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枳實45克,菊花、蛇床子、防風、白薇、浮萍、蒺藜子各30克,天雄、麻黃、漏蘆各15克。 【制法】上藥十味,研末,蜜和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風熱侵襲肌膚,癢痛如疥,搔之汁出,遍身痞癗如麻豆粒,年年喜發(fā),面目虛肥,手足干枯,毛發(fā)細黃,肌膚不光澤,鼻氣不利。 【用法用量】五歲小兒飲服10丸,加至20丸,一日二次,五歲以上者,隨意加之。兒大者,可為散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五
【處方】枳實不拘多少(面炒黃,切片,去粗皮)。 【功能主治】治遍身白疹,瘙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酒浸少時,去枳實,但飲酒最妙。用水煎枳實,洗患處尤佳。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引《簡易方》
【處方】瓜蔞(去殼)、枳實(麩炒)、桔梗(去蘆)、茯苓(去皮)、貝母(去心)、陳皮、片芩(去朽)、山梔各3克 ,當歸1.8克,砂仁、木香各1.5克,甘草0.9克。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理氣止痛。治痰結(jié)咯吐不出,胸膈作痛,不能轉(zhuǎn)側(cè),或痰結(jié)胸隔滿悶,寒熱氣急,并痰迷心竅,不能言語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煎,人竹瀝,姜汁少許,同服。 痰迷心竅,不能言語,加石菖蒲,去木香;氣喘,加桑白皮、蘇子。外用姜滓揉擦痛處。 【摘錄】《萬病回春》卷二
【處方】枳實四枚,厚樸四兩,栝蔞一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 【功能主治】治胸痹心痞,胸中滿結(jié),脅下逆搶心。以膽胃上逆,胸膈填塞。枳、樸、薤白,破壅塞而消痹結(jié),栝蔞、桂枝,滌濁瘀而下沖逆也。
【處方】枳實、芍藥等分。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癰膿,以大麥粥下之。 【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腹痛,煩滿不得臥。以產(chǎn)后血亡肝燥,風木克土,是以腹痛。肝脾郁結(jié),則膽胃壅塞,而生煩滿。芍藥清風而止痛,枳實瀉滿而除煩也。 枳實和枳殼的異同點 相同點: 枳殼、枳實均味苦、酸,性微寒,為破氣藥,有破氣消積,化痰消痞的作用,臨床多用于實證。 不同點: 枳實為未成熟果實,形小皮厚,心實而氣寒,性急善于達,能破中焦之氣,氣結(jié)在胸以下者用之,尤多用于腸玻枳殼為已成熟之果實,形大而薄,中虛而氣散,其性也緩,常用于治高位氣滯,可破上焦之氣,偏于治胃、胸中氣滯?!侗静菅芰x》云:“枳實、枳殼,一物也。小則其性酷速,大則其性和而緩。 枳實利胸膈,枳殼利腸胃。然張仲景治胸痹、痞滿,以枳實為要藥,諸方治下血痔痢大便秘寒,里急后重,又以枳殼為通用,則枳實不獨治下,而枳殼不獨治高也。” 臨床上,氣在胸中用枳殼,氣在胸下用枳實;體質(zhì)虛者用枳殼,體質(zhì)好者用枳實;消食破滯用枳實,行氣寬中用枳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