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心情抑郁卻不知為何、戀人失約而孤單一人,抑或因長途跋涉而磨破了靴子,奧地利作家阿登伯格會建議你去咖啡館!如果你夢想當大作家,身邊的一切卻不如愿、甚至走投無路,那么他依然會建議你去咖啡館! 另一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常說:「如果我不在家,那么我就在咖啡館。如果我不在咖啡館,那么就是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咖啡館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引得西方世界的文人墨士紛紛「涌向」呢?而在不同的國度,咖啡作為一種飲品,又扮演著怎樣不同的角色呢?這一切或許先從幾個國家的咖啡文化入手了解。
意大利人的熱情和奔放,直接映射到了它們的咖啡文化上,又香又濃的 Espresso 就是意大利人熱情奔放的寫照。
Espresso 一詞意為「快速」,從制作過程到品味,處處體現(xiàn)著「快」的精髓。一份僅 50cc 的 Espresso 制作耗時數(shù)十秒,用兩三口即可飲盡。因此意大利街頭隨處可見不設(shè)座位的咖啡小店。

浪漫的法國巴黎在 20 世紀初的咖啡館,就像一個個藝術(shù)與思想的「孵化器」,為藝術(shù)家與文人提供信息與思想交流的平臺。那時候進行思想交流,除了需要你是個文人外,還要支付一杯咖啡費用,以及付出自己的時間成本。
如徐志摩所說的,如果巴黎少了咖啡,恐怕會變得無一可愛。
美國人的咖啡,喝的是一種「率性」,喝的咖啡都體現(xiàn)著他們的「自由」與「民主」。美國人杯中的咖啡并沒有太多條條框框約束,咖啡卻融入了他們的生活,每年喝掉近全球三分之一的咖啡。
一般美國人的生活并不像歐洲人那般愜意,相對忙碌緊張的生活里,身旁的咖啡杯裝著的常常是一早煮到晚的大壺咖啡,水多而味道略淡。 人們聊到咖啡文化,我們似乎并不太把英國放在眼里。事實上除了其獨特的茶文化,英國還是世上最早進口咖啡的國家之一。

個人認為英國的咖啡文化悠閑而不厚重,少有歐洲其它國家深刻的意義,更多提供休閑和消遣。英國的咖啡館為國人逛街歇腳、朋友聚會、客戶會面等場景提供了「天然」的場地,有些英國人甚至能將自己整個下午的時間都奉獻在咖啡館中。 說到英國這種悠閑的咖啡文化,是否讓人覺得有那么一點熟悉呢?沒錯,中國如今形成的咖啡文化正與英國咖啡文化有幾分相像。
據(jù)史料記載,中國第一株咖啡樹種在 19 世紀 80 年代的臺灣地區(qū),而內(nèi)陸最早的咖啡種植始于 20 年代初的云南,咖啡文化萌芽于當時上海租界洋人與上等華人出沒的場所。
直至 20 世紀 90 年代改革開放后,咖啡才漸進入尋常百姓生活,開始形成了中國的咖啡文化。

「味道好極了」- 當時某速溶咖啡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語,至今速溶咖啡增速早已放緩,以「速溶咖啡」為主的中國咖啡文化漸漸過去,現(xiàn)磨咖啡已經(jīng)成為了中國人消費咖啡成品的主要對象;到咖啡館點杯咖啡也從當初的潮流、小資行為,演化至今日再正常不過的日常行為。 就這樣,咖啡館也漸漸地成為了中國百姓逛街歇腳、約見客戶、聚會聊天,甚至消磨周末午后時光的去處。國內(nèi)除一些著名的連鎖咖啡館外,還誕生了不少高品質(zhì)的非連鎖獨立咖啡館。

無論何種咖啡文化,事實上它們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反映了時代,映照出生活的態(tài)度。 而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一些有條件的家庭甚至樂于在家中打造一個專屬的「咖啡館」,人們還為它起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名字 -「一平米咖啡館」。

只需占用家居一平米不到的空間,桌面擺上一臺咖啡機、一臺打泡機、一個咖啡壺,周圍放上幾個自己喜愛的咖啡杯,架子上的幾個瓶罐裝著自己喜愛的幾款咖啡豆,再放上幾件自己喜歡的小擺件;旁邊的冰箱里放著用以制作 Cappuccino、Latte 的純牛奶。 一平米咖啡館中,你隨時可以利用自己的咖啡制作知識,親手為自己或家人好友調(diào)制一杯美味的咖啡成品。

若桌面上擺的是全自動咖啡機,連打泡機、咖啡壺的位置都能省下了。無論是熱情奔放的 Espresso,還是口感層次分明的 Cappuccino,抑或是口感柔順的 Latte Macchiato 都能輕松獲得。無需繁雜的制手動作工序,制作出媲美專業(yè)咖啡館的咖啡成品,而咖啡機前的你只需短時間的等待。 家庭專業(yè)級的全自動咖啡機既能解放雙手,其有嚴格的制作程序,又能保證出品的穩(wěn)定。

如果說咖啡廳是社交活動的載體,出行歇腳、朋友約會,咖啡有音樂與環(huán)境的襯托,那么「一平米咖啡館」就是專屬自己私密空間的享受。 周末時光,窩在家中制作一杯摯愛的咖啡,手捧最愛的那本小說,窗邊坐上一整個午后。抿一口醇香,翻一頁故事,咖啡由舌尖滑入喉內(nèi),咖啡的濃郁闖入鼻腔,更回蕩在字里行間 – 這何嘗不是一種專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二十世紀初葉世界上第一臺咖啡機誕生后,咖啡的制作隨即提速,也進一步推動了咖啡文化發(fā)展進程。
如今咖啡文化早已不是當初單一功能的文化,現(xiàn)代咖啡文化也不僅僅局限于咖啡館文化,更滲透到了家居咖啡文化等方面。
如果說全自動商業(yè)咖啡機的誕生,壓縮了咖啡館制作咖啡的時間成本,增強商業(yè)運作能力的同時能保證出品;家庭專業(yè)級全自動咖啡機,則解放了原本忙碌的現(xiàn)代人,高品質(zhì)的咖啡成品在閑暇的日子里變得唾手可得; 從咖啡豆的摘取、烘培,到咖啡機的萃取、成品,一款咖啡經(jīng)過的步驟鮮有改變;但咖啡背后承載的文化、不同國家社會的影響卻多樣 – 這也是咖啡這一飲品超脫于自身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