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常我們寫字一般不會超過三分筆(筆鋒著紙面一般不超過筆鋒長度的一半)。寫小楷其本上只用一分筆,即筆尖部分。小楷的大小在1.5cm左右,此時選 筆的出鋒長度大概在2-2.5cm,以狼毫、兼毫為佳;如寫中楷5-7cm的字,一般用出鋒4.5-5cm的兼毫為佳;如寫大楷10左右的字,以出鋒6-7cm的兼毫較合適;如寫更大的榜書則用斗筆了。 如寫篆書中長鋒兼毫較合適,此筆含墨較多適合寫長線條,而兼毫又有一定的彈性也適合表現(xiàn);如寫隸、行、草、楷兼毫實際上是最合適的選擇。當(dāng)然,這只是大概率的事,不能作為唯一標(biāo)準(zhǔn)。因個人用筆習(xí)慣的不同,選哪種毫的毛筆也因人而異。林散之不是喜歡用雞毫寫行草,張海不是用長鋒來寫隸書與行草嗎。 宋以前基本都是硬毫,羊毫宋朝才開始出現(xiàn)。這也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寫字用什么筆作了一個參考,但絕不能生般硬套。因古人寫以實用為主,字一般都不大,用硬毫可以很好地表現(xiàn),而現(xiàn)在寫毛筆的字的主要功能發(fā)生了變化,字都朝大了變化,如都用硬毫使轉(zhuǎn)肯定有問題。之所以說兼毫是萬能筆,意思是說兼毫筆可以拿來寫各種大小各種書體。但我們不能鉆牛角尖,要根據(jù)實際書寫對象及個人習(xí)慣來具體對待。 |
|
|